浅谈初中音乐课的创新教学

时间:2022-09-22 03:41:57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创新教学

音乐课作为中学审美教育的重要科目,在当今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课程改革后初中音乐课的创新教学理念及实践方法,并对音乐课的情境创新教学进行了探究。

初中音乐课 新课程改革 创新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的中学音乐课,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都做了全方位的改革。它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强调音乐课教学的创新与整合,这也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做了一个全新的注解。

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人的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新课标》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价值写入前言中,并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进一步体现。而课堂教学是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它不仅能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初中音乐课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和谐、宽松、自主、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音乐教育的主导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对于音乐课来说,良好的氛围往往对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动感地带》中的歌曲《幸福快车》时,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欣赏歌曲然后学唱,而是先播放《幸福快车》的伴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启发学生,让大家畅所欲言:“你生活和学习中曾经遇到过哪些烦恼的事情呢?你是否感到过不幸福呢?你觉得你经历过的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很多同学精彩的发言都博得了大家的笑声和掌声,课堂上充满了愉悦的氛围。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收住了话题,导入歌曲正题,并结合同学们的感受一起欣赏歌曲《幸福快车》,很多同学都随着轻快的音乐唱起来,欣赏一遍歌曲之后,我请爱跳舞和喜欢表演的同学自由结组上台表演这首歌曲。同学们当场根据歌曲主题和内容自己设计舞蹈动作,两三分钟准备之后,表演开始:三组同学伴着歌曲尽情地表演起来,课堂里再次响起了由衷的笑声和掌声以及其他同学拍手的伴奏声。由此我感到,如果按照一成不变的旧的教学模式单纯地机械地去学歌曲,未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课堂氛围和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彻底摒弃“唯师是从”、“唯师独尊”的专制性师生观,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心理空间。对学生持宽容态度,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决不强迫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让他们心情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大胆想象,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音乐教师在创新设计教学环境时,应注重音乐教学环境的布置,创设音乐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多媒体等手段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地场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我在讲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二单元《船歌声声》中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简单的课件,配以动感的音乐背景向学生展示出几幅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图片,同时还找到了通俗歌手傅笛声在十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原唱表演的光盘影像资料让同学们欣赏,这样就更增强了音乐情境的感染力。而对于问题情境的创立,我在欣赏之前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完成:我请一位同学尝试折断一双筷子(普通的一次性方便筷),这位同学很轻易的就完成了;我又拿出一把(十双左右)筷子让大家尝试,同学们(尤其是男同学)争先恐后的举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结果游戏在班里腕力最大的男同学的尝试失败中结束,教室里笑声和加油声此起彼伏,此时我将问题及时抛给了同学们,请大家说出这个小游戏的寓意和哲理,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也很精辟。紧接着我将主题引入,介绍并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嘹亮有力的歌声中,我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看到他们眼中期待的目光,我感到自己也深深地融入到歌声当中……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的画面形象,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实施游戏情境,通过游戏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动力和保障。

三、在创新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引导”,即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充分反映他们思维的活跃程度。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一单元《奥运情怀》时,我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的活动主题,让同学们自编自创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的歌词,配合以《奥林匹克号角》、《奥林匹克风》、《红旗飘飘》、《黑头发飘起来》等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即兴创作并演唱自编的歌曲,大家都很快行动起来,全班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临时成立了演唱组合,小组之间展开了竞赛,整堂课都是在紧凑而又新鲜的氛围中度过的。尽管同学们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在内容和形式上还稍显稚嫩,但却感情真挚而饱满,充分表达了大家期盼奥运为祖国喝彩的热切心情和美好祝愿,歌声、乐声、笑声、掌声,更融入了我们共同的心声――“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让我们教师多给学生以宽容、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课堂上创新,在活动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让我们师生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携手并肩,让音乐课“活”起来,让每一个音符都“动”起来,一起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如何上好中职美术欣赏课 下一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