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带来的影响

时间:2022-09-22 01:53:05

浅谈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带来的影响

摘 要:本文主要从昆虫群落以及植物这两个角度来对封山育林后林区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封山育林后,林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性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以便能够进一步的对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

关键词: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影响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对于林木的砍伐量也在逐渐的增多,这就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锐减,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的绿化面积得到有效的增加,改善我国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大力开展了封山育林工作,而随着封山育林的开展,我国林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性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下面本文就主要以昆虫群落以及各种林木层次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

1 封山育林对林区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就相关的调查数据可以了解到,封山育林的过程中,需要对林木进行区域的划分,而针对整个群落以及各个分群落来说,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指数都相对较高,在各种昆虫群落中,采取封山育林后,昆虫数量以及种类多会随之增多,而不同的昆虫种类其增加的数量也会不同,而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蜘蛛以及各种寄生类的昆虫群落会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的量分别为28%以上、40%以上。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封山育林对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昆虫群落及各类群的多样性在各类型林分中的变化趋势是,随时间的延续而趋于增加,9月为最高峰,10月突然下降。

昆虫群落多样性在时间过程中的这种变化,体现着昆虫群落复杂程度增加的情况。就变化的幅度来看,仍然是封山林分变化大,而未封山林分则相对较小。说明封山育林使昆虫群落随时间变化而更加复杂了,这与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就各类群多样性的月变化来看,较突出的是天敌类群多样性在封山林分随时间的变化而稳定的增加,其中尤以寄生类群为甚,5月至9月平均增加了29.1%。而在未封幼林中天敌昆虫各类群多样性则增加不明显,而且在10月份下降的幅度又明显超过封山林分。说明了封山育林不仅使昆虫群落中天敌类群种类更加丰富构成更加复杂,而且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种类数量更加均匀,从而使群落的稳定性增强。

2 封山育林对林区昆虫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在群落结构中,群落的稳定性是其中的主要特征之一,群落的稳定性,反映出了群落整体对于外界的抵抗性能,群落的稳定性,使得群落可以针对外界的各种干扰实现干扰,针对群落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先对群落内部的种群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了解,并针对群落种群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总结得出群落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在实施封山育林后,林区的生物稳定性所受到的影响。根据相应的计算可以得出全年生物所产生的平均种类以及个体的数量,两者之间的比值为群落的稳定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以昆虫群落为探究的主要实例,以昆虫群落相对稳定性的变化来分析得出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稳定性的影响作用。

一般来说,昆虫群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关的生物学家也在长期对这种相对稳定性进行研究和深入的探究。但是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以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使得昆虫群落相对稳定性的解释以及定义也不相同。如果将昆虫群落作为研究的重点,以昆虫群落的生活环境以及条件作为严重的辅助项目,则得出的全年昆虫群落种数以及总数两者的比值就可以用来表达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程度,另外,天敌昆虫群落种数与植食昆虫种数的比值也可以用来表达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程度。

每月都进行一次昆虫种数以及个体数量变化的调查,依据所调查的数据来对昆虫群落相对稳定性程度的静态比值进行合理的反映,同时也是对全年的昆虫群落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当昆虫群落种数与昆虫群落个体总数的比值较大的情况下,则反映出昆虫群落的种数较多,而昆虫群落的个体总数较少,这就说明了生物种类的增多受到数量的制约。而当天地昆虫群落种数与植食昆虫种数的比例较大的时候,则说明,生物群落内部的事物网络关系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而这一复杂性会出现相互制约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变化较为突出。

由此可见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在封山林分中明显地增强了。封山幼林和封山成林比未封幼林比值分别增加了127.85%和92.45%。这说明了封山林分中昆虫群落种类较多而个体数量相对较少,没有突发性;天敌类群所占比例增加,从而使得群落内网络关系更加复杂,内部制约机制更加深刻,进而使得群落增加了对外界扰动的缓冲能力,使稳定性增强。

3 封山育林后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以某林区为例,对其封山育林后植物多样性变化进行研究,得出封山育林后乔木层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封山育林后乔木层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及香农-威纳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5164.0.5535及1.0568,而未封山育林林分对应的值分别为0.4206,0.5363及0.82400实施封山育林措施后乔木层辛普森指数平均值、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及均匀度平均值均出现增长。

总体来说,封山育林后乔木层的生物多样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说明封山育林对乔木物种的定居、生长和繁衍有积极作用。封山育林后乔木层生物多样性下降,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可能是由于群落中建群种的明显优势影响了其它树种的生长,同时未封山育林林分乔木层有轻微的砍伐现象,中度干扰使生物多样性提高,导致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及香农-威纳指数相对较高。

另外,封山育林后灌木层辛普森指数平均值、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及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总体上来说,研究区封山育林后灌木层生物多样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说明封山育林对灌木物种的定居和生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较为严重,本文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法来对封山育林所具有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究,从昆虫群落以及植物的稳定性以及多样性的变化情况,来侧面反应出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的深刻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实施封山育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林区生物的多样性,而且还能够有效保障林区生物的稳定性。但是本文的探究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相关的人士能够进一步的对其进行补充,从而使得该课题能够更加具体和全面。

参考文献

[1]任立宗,王淑芬.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及其时空结构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1(4).

[2]万方浩,陈常铭.综防区和化防区稻田害虫-天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研究[J].生态学报,2012(2).

[3]武国强,项亚飞,夏亚军,冯学全,黄大庄.森林旅游对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9).

上一篇:浅论优化空调系统 提高生活居住舒适度 下一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