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间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22 01:18:07

河南省民间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长期以来,民间融资被视为“地下钱庄”,并被冠以“高利贷”、“不合法”的帽子。然而,由于多元化市场的强劲需求,各地民间融资却十分活跃。而民间融资作为筹措资金的一种形式,对引资难度大、资金十分紧缺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允许民间融资公开发展,对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作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民间融资;融资体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179-03

一、河南省民间融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民间融资增长较快,在促进经济增长、活跃城乡市场、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河南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 469 .57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增速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 700.11亿元,增长31.6%,增速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 769.46亿元,增长26.3%,增速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民间融资仍趋活跃,潜在风险日渐显露,有待关注。

二、民间融资面临的问题

民间融资是游离于法定金融体系以外的资金融通行为,生于民用于民,伴生经济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容忽视的规模作用。因此,在国家经济转型时期,注重金融核心调节作用的同时,必须关注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问题。

(一)民间融资体制与机制面临不公平竞争

一是政策环境上,民间融资得不到公平竞争的保障。河南作为内陆省份,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意识影响,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重点支持国有经济,把大量有限的资源配置在国有经济上,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监督、融资部门对非公有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对私营经济的歧视性政策和社会偏见没有在短期内消除,市场准入制度门槛高,民间融资领域狭窄,融资发展空间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的拓展和融资积极性。

从市场准入政策看,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相比,政府有关部门对民间融资资格的认定、注册资本的方式、用地指标的落实、经营范围的划分、融资项目的许可、贸易渠道的开放、产权转移与企业兼并等诸多环节实行更多的“前置”审批,导致民间融资手续杂、管卡多、效率低、费时长。

从产业进入看,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进入广度(目前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的十六大类行业看,都有民间融资进入),但进入的深度明显不足。民间融资在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中的比重还很低。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民间融资在将近30个中类行业存在着实际上的“限进”情况,而这些行业往往都是由于部门垄断、进入壁垒过高和所有制歧视等,导致民间融资进入深度不够。至于具体到小类行业划分的产业,民间融资不能进入的更多。在这样的歧视性安排下,民间资本的融资机会事实上是很有限的。根据世界银行在较大范围内统计的私人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显示,私人部门30% 分布在电力领域,28%分布在电信领域,18%分布在供水、卫生设施,8%在道路港口,6%在天然气,5%在水路运输,3%在机场建设,2%在铁路建设。可见,民间融资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上空间巨大。

二是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融资回收没有保障,造成融资浪费,融资成本加大。比如,十几年来河南省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密不可分,但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基层政府缺乏宏观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把握,以追求地方经济利益为目标,大部分是靠资源型、粗加工、小规模项目支撑经济发展,在企业还没有进行有效的原始积累时,国家开始大力度实施关停“十五小”,使得其原始积累丧失殆尽,再行发展面临着资金、市场和技术的种种约束,困难重重。一方面,政策不稳使他们对自己拥有的资产所有权没有充分信心;另一方面,政府缺乏保护民间融资合法利益的可行措施。政府缺乏信用,起因于政府的行为不受任何约束,它是市场失序的最深层次、最本质的理由。民间融资,在融资阶段一般比较顺利,但在收取回报阶段难免要出问题。据调查,从民营经济发展外在环境看,在一个地域内,为数不多、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靠个别因素获得临时性优惠待遇。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基础制度保障,尤其突出的是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

三是缺乏政府指导下的为民间融资提供的各种服务。目前,我国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技术监督、环保、市容、街道等行政和经济监督机构,再加上其他行业性主管部门,总计约20多个单位,但却缺乏一个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特别是在项目融资方面,没有一个融资主管部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办法。主要表现是:缺乏对私营经济进行宏观引导的经济法;缺乏为小型融资服务与融资建设相关的具体操作政策、工程设计、工程咨询、质量监理、担保、仲裁、公证、法律等;缺乏人才的提供,私营企业很难得到技术精良的员工,因为私企难以提供有保证的岗位和社会保障,包括户口、医疗、子女上学入托等;缺乏为民间融资提供的各种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系统等。

(二)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度较大

统计资料表明,民间融资利用银行贷款比重在明显下降,越来越倚重自筹资金,其他直接融资渠道几乎为零。主要成因表现在:

一是银行对优势大企业贷款过于集中,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融资相当困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体制改革和防范融资风险措施的相继推出,商业银行出现了一些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集中化倾向。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机构在集中,业务也在集中,基层分支机构存多贷少,更多的资金是简单的向上级行上缴了事。随营资金向上级银行尤其是省级银行和总行集中,信贷投放也越来越向大城市和资金本来就充裕的大企业集中。各个商业银行竞争性地向大企业、大项目尤其是上市公司、优势企业以及邮电、通讯、电力、交通等垄断性行业贷款,贷款偏好度几乎为100%,使得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也不得不让出一片天地。与此同时,对大多数的小企业资金支持明显弱化。

二是储蓄向融资转化机制不畅,民营中小企业投融资基本上靠自我融资、民间借贷和拖欠款等非正式融资渠道满足资金需求。2010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为3 634.5亿元,比2009年底增长14.6%,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增加311.44亿元,增加额占储蓄存款增量的67.3%。全年新增各项存款为792.5亿元,新增各项贷款为534.31亿元,存贷差为258.19亿元。这说明河南省虽然人均储蓄水平不高,但总量水平还足以支撑经济发展,进一步说明民间融资还存在大量的增量资源,民间融资增长的潜力较大。

(三)民间融资主体比较单一,有局限性

目前,民间融资主体自身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自身在项目的选择、论证、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期行为严重及可行性研究重视不够、技术合量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集体、个体私营融资项目存在着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或短期行为严重的问题。有的项目只是到外地考察一下,就盲目上马。照搬别人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标准,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现象较为普遍。在加工业中,大部分项目使用的是落后工艺和大企业淘汰的二手设备,加上管理人员素质差,使产品质量差,销路有限或生产周期短,最后被迫停产反而带来沉重负担。

第二,民间企业体制和机制自身很难改革和创新。多数个体、私营企业是家族式企业或合伙企业,虽然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初期,由于企业的规模小、人员少、产权单一、管理简单,其企业制度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切实有效的。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管理关系的日趋复杂,特别是在产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的情况下,企业又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制度发展和创新,否则就会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企业衰败。

第三,民间融资主体普遍缺乏信用和财务公开。目前,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很多,但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所为;民营企业之间出现三角债最多又最不宜解决;财务不透明,做假账少缴税等等;这种信用环境大大缩小了企业活动空间。而信用风险所导致的贷款难、吸引外来资金难、签订大合同难、其他融资主体和其合作难等,是目前民间融资主体资金短缺、发展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推进河南省民间融资的政策建议

“十一五”时期,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融资计划年均增长13%。为了支撑固定资产融资的持续稳定增长,启动民间融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民间投融资机制,寻求新的融资增长点已是刻不容缓。

(一)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融资主体

国家“十一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取消一切限制企业和社会融资的不合理规定,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进出口等各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这为我们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融资政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为此,为了把政策落到实处,我们建议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舆论宣传,切实改善民间融资的政策体制环境,真正落实有关文件和法规的要求,为民间融资打开方便之门。打破“唯成分论”的观念,破除思想和体制上的障碍,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和引导民间融资。

二是立法保护社会融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融资者的信心。对于民间企业和个人财产权利给于制度上的合法保护,是鼓励民间资本积累的根本方式,“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财产权利受到保护、财产运营安全,个人才能积极积累和融资。

三是全面清理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尽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民间融资进入的政策法规。对过去的政策法规,凡是不符合十七大报告和《宪法》修正案要求的,要尽快修改、完善或废止实施。尽快出台《河南省促进和引导民间融资实施意见》。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放低民间融资进入门槛,降低民间融资成本,提高民间项目融资回报率,真正为其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法规环境。

(二)努力拓宽河南省民间融资领域

国家计委已明文规定: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融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融资进入;在实行优惠政策的融资领域,其优惠政策对民间融资同样适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河南省实际,现阶段引导民间融资进入的重点领域包括:

1.打破国有垄断局面,鼓励民间融资在政府监管下融资、建设、经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从融资范围上看,凡是预期有收益或通过建立收费补偿机制可以获取收益的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都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所有制界限,破除地区和部门垄断,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融资。

2.全面推动民间融资新兴服务业等领域的进入深度。从新兴服务业来说,它包括融资、保险、教育、文化娱乐、卫生医疗、旅游、房地产、邮政、电信传媒、中介、信息咨询、环保、社区服务等。目前,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是外商融资最急于进入的产业,也是民间融资发展空间最大的领域。当前民间融资进入的主要障碍还是垄断,应该逐步放开这些融资领域,让民间资本顺畅进入。

3.收缩国有经济范围,拓宽民间融资空间。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国有资产退出机制。结合河南省实际,在外资经济不会在短期内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只有实行“国退民进”,民间融资参与国有企业的产业调整和资产重组。

(三)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解决民间融资难首先需要转变思维。现实表明,民间融资难表面上是融资渠道狭窄,而深层次原因则是体制、制度和信用存在问题。因此,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和制度调整,强化社会的信用基础应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其次从扩大民间融资的融资渠道看,应该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方面放开民间融资的融资渠道。也就是如何把储蓄存款转化为融资,把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进行融资。从目前情况看,就是发展融资市场和促进融资工具的创新,为居民提供各种适宜的融资资产选择形式,扩大居民的直接融资领域,实现居民储蓄到融资的直接转化。概括起来就是间接融资——增大贷款力度,直接融资——基金、股票、债券、项目融资、产权交易,使民间融资公平地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四)建立健全引导民间融资的市场服务体系

为了激活民间融资,避免盲目融资、重复建设,除了应在解决民间融资的融资渠道、拓宽其融资领域上下功夫外,还要建立权威的融资信息网络和经常性的融资信息制度,发展规范的民间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为民间融资提供完善的信息引导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权威的融资信息网络和经常性的融资信息制度。建议以统计系统庞大的信息源、灵活快速的调查体系为基础,联合计委、经贸委等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尽快建立融资信息制度。内容包括综合、行业、地域等不同层面的融资信息,产品发展目录,通报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情况;公布政府制定的融资政策、融资计划、土地供应计划及城市规划,融资方向指导目录,鼓励、限制及禁止的融资领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接近产业化的技术或项目,为民间融资建立项目库;形式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频率至少每半年一次。

二是建立民间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是实现融资各要素自由流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对中介机构要建立健全管理办法,保证其公平、公正,使中介机构对其行为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三是强化政府服务体系。可以考虑乡镇企业管理局不分所有制,专门负责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扶持,其主要职能包括利用政府资金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向高风险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基金,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知识援助,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和管理水平,引导企业适时进行改革和改造,协助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等。由乡镇企业管理局设立和管理“小企业发展中心”、“小企业技术援助中心”、民营企业培训机构、免费网站等,为民间融资提供一系列咨询、培训和服务体系。要简化政府行政审批手续,创造条件实施民间融资项目代办制,用法规形式,实行“一个窗口进,同一个窗口出”、“一站式”办公的审批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元华.温州民间融资及开放性资本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 晏照华.发展民营银行与中国融资体制改革[J].昆明: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2).

[3] 谢丽霜.民族地区农村融资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 王可为.西部地区经济融资发展探索与研究[M].北京:中国融资出版社,2008.

[5] 张杰.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4,(4).

[6] 魏清.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J].商业研究,2007,(5).

[7] 邹新月.商行信贷风险统计与纳什均衡策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 姚遂.中国融资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下一篇:基于XML的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