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

时间:2022-09-22 11:50:04

浅谈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

摘要: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确保给水管道质量安全、可靠,并保证不出现渗漏、二次污染情况, 必须从设计、施工和维护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只要设计合理、材料合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并加强使用过程的维护管理,根治渗漏、二次污染还是可以实现的。本文简单的论述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存的问题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给水管道 施工质量 问题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的发展需要,市政给水管道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市政给水管道属于城市地下永久藏工程设施,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市政给水管道技术是一个迫切需要提高的重要问题。

一、有关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一些给水施工单位的不断壮大,有的成为了总包给水施工单位,这些总包单位很容易出现在分包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经常会发生的给水管道漏渗水,回填土不密实,水压试验弄虚作假,管材构配件质量差,管道附属设施施工不规范等施工问题。另外还存在一些给水施工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只有采取挂靠方式,还有一些质保体系不健全以包代管。

2.管道渗漏水, 水压试验不合格,由于管道基础的不均匀沉陷, 管材配件和附件以及管道接口施工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管道渗漏水,此外管道支墩位置不准确以及重心偏离、基础处理不合格、砼浇筑强度不达标等原因, 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也会造成给水管道渗漏,从而导致水压试验不合格。

3.管道接口施工质量差,管道接口施工质量管段与管段接口质量,阀门及给水附件与管道的连接质量。管段与阀门的连接质量。这些连接质量不能保证, 管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损和接口即容易开裂。

4.回填质量差,导致覆土沉陷,影响管道安全。管道胸腔回填不密实, 不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完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5.施工质量意识淡薄,因为管道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些给水施工单位以各种理由拒绝进行质量检查,有时还会出现不注重质量仅注重工期的情况,从而会经常出现蛮干和抢干的情况。在建设中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各段的责任主体在思想上存在麻痹,不能很好地熟悉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执行不严格,从而造成质量的下降。在市政建设中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一些给水管道各段施工主体出现工程与工程资料不同步现象,经常出现后补资料、表格不统一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出现虚假资料的情况。

二、有关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给水施工中的管材安装

埋地给水管主要承受的是外压的荷载,包括管顶土自重荷载和地面上汽车带来的活荷载等。敷设的条件和质量对于其是否能够安全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工程成败常常取决于敷设。目前,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一系列埋地给水管道技术规程,这些规程对相应管道的设计和施工,包括管道施工的沟槽、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沟槽回填等都有明确要求,尤其沟槽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很高。总之,技术规程是设计者和施工人员重要的参考资料,只有设计者和施工人员严格按技术规程的要求设计和施工,就一定能保证各种新型埋地给水管的正常使用。

2.管线的土方回填

由于管线工程完成后即进行道路工程施工,所以回填质量是把握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是施工的重点。管线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施工,且回填尽可能与沟槽开挖施工形成流水作业。为了避免井室周围下沉的质量通病,在回填施工中应采用双填法进行施工。即井室周围必须与管道回填同时进行,待回填施工完成后对井室周围进行2次台阶形开挖,然后用9%灰土重新进行同填。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用人工夯填,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l5cm,管顶1.5m以上用推土机配合压路机进行回填。施工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回填土高度至路床以下l5cm为止,待该施工段全部管线工程完成后,集中对该部分进行回填压实处理。以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在回填前清除槽内杂物、排除积水。沟槽两侧须同时回填,且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Ocm,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特别注意夯实设备的选用,以防止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为20-25cm.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砖、石块。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头呈阶梯状。

3.管道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的试验方案,其内容应包括: 后背及堵板的设计; 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 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 排水疏导措施; 升压分级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 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和安全措施。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低于 1.5 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 1.3~1.5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宜小于 150mm,使用前经校正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检定证书;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的两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支管上。 试验管段注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充分浸泡后再进行水压试验。预试验阶段: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地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分钟,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口、配件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试压。主试验阶段:停止注水补压,稳定 15min;当 15min 后压力下降不超过规范中所列允许压力降数值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 30min,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

4.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在市政建设中给水管道工程上,要提高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实现质量责任制。市政建设中给水管道施工涉及的单位较多,在以往市政建设中给水管道施工管理,各施工单位各自为政,没有纳入统一管理,施工人员只接受主管单位的管理。因此,在市政建设中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按照要求进行检查,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求市政建设中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政府和专门的职能部门要派专人对给水管道质量进行负责,出现质量问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关于市政给水管道施工通病的防治措施

1.浮管事故的出现及防治措施。在开挖管槽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质地形条件或防护措施不当,浮管事故经常发生,导致已安装好的管道移位、变形、接口开裂脱落,管下淤泥不但影响埋设管道,而且造成事故隐患。造成浮管的直接原因就是沟内积水,积水的来源,一是地下水,一是沟外灌水。沟外灌入水的来源,如雨季施工,未做好雨水疏导工作;农田或水渠附近施工,农田水或河水流入;附近的下水排污道损坏,使废、污水串入沟中。浮管的客观原因是施工排水措施不当,填土不及时等。防治浮管事故的措施有: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施工,采取井点降水方法强制降低地下水位,并且在沟槽回填之前,一直保持较低地下水位。利用抽水设备抽排沟槽内积水,或在槽底设排水沟。当轻微浮管已发生或将要发生,可想管内灌水,增加管重。及时向管道胸腔和管顶回填土,固定管位且增加上部压力。

2.管道渗漏水, 水压试验不合格的防治措施,第一确保管道基础施工质量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前提, 因此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规范来进行管道基础的施工并把好质量验收关。对于管道基础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 要及时进行地质改良或是加固, 切忌因赶工期而忽视实际情况的变化。第二是对于槽底土壤, 要确保其承载力, 如有扰动或遭雨水浸泡, 必须挖除软土, 对于超挖部分要按标准规范进行夯实回填。第三管沟底如为硬质石底时,应在管道下方铺设砂垫层且不小于20cm厚。四是加强对管材、管件和附件质量的管控,从选购、进场、搬运以及存储堆放等各方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确保在各个环节上材料的质量不受影响或损伤; 试压时要将试压段敞口规范密封和禁锢,合理设置排气点,试压时分级升压、逐点检查,严格依照规范完成所有环节。

城市给水工程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所以必须要在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从而为日常养护工作提供质量合格的给水设施。市政给水管道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涉及较广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因必须要在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从而为日常养护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汪健.市政给水管道施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

[2]孙海立.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

究,2011(19).

[3]杨雷.市政给水管道施工存在问题的总结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4]杨芸.关于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技术应用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5]李飞平,李军.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治理措施[J].四川建筑,2010(03).

[6]周世鹏.浅析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01).

[7]刘军涛.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陕四建筑,2009,(11)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下一篇:墙体裂缝渗漏防治中抗裂纤维的作用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