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羽毛球课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22 11:35:59

高校羽毛球课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针对在高校羽毛球课中学生羽毛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教师运用分层教学可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对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可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校羽毛球教学 分层次教学模式 研究设计

通过对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方法的研究设计与实践探讨,我试图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体育教学改革和推动羽毛球教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常州工学院06级羽毛球选项班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整群随机抽取60名学生分成2个班作为实验班,其余60名学生也分成2个班作为对照班。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基础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测试指标平均水平非常接近,经统计学检验,2个班在多项测试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对比要求。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体育教学、体育理论、体育统计、体育测试与评价理论等文献和著作,较全面地了解了本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这些研究和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1.2.2实验测试法

对羽毛球分层教学方法进行了为期2年的教学实验,采取了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的办法,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时间安排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实验班在教学中采用将60名学生根据其羽毛球运动基础水平的差异分级进行教学,而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不分级的教学形式。在学习结束后,采取双盲法,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混合交叉在一起进行测试评定,将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我院制定的羽毛球专项课考核标准中的部分项目进行测试。

1.2.3问卷调查法

向实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获得了学生对羽毛球分级教学的认可度,羽毛球分级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影响等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依据。

1.2.4数理统计法

所有测试数据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出各项指标均值、标准差。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指标进行前后成对T检验,比较其差异的显著性,并对该教学训练法进行分析。

1.2.5分级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相同类型的选项体育课上,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技术水平、个性特征与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分级教学的基本原理就依据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与指导。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在知识储备、能力和能力倾向、学习风格、身体条件、运动素质、技术水平、个性特征、志向抱负等方面互有差别。学生的这种多样性必然也要求教学条件和环境具有多样性。因此,根据学生差异情况,对学生划分层次,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使每个学生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很难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容易造成有“一刀切”现象。而适应学生的多样性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条件的准备程序之一,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起点上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分级教学,强调因人而异,不搞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而消除由于运动水平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各尽其能,为实现自己的锻炼目标而努力。由于各层次学生具有各自相同的目标,这些目标是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来确定的,使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班里,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就更容易,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团结的课堂氛围,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把注意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学生完成了适合自己水平的任务后可向更高一层目标迈进。

2.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初始阶段比较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羽毛球基本技术初始阶段成绩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大多数学生没有羽毛球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学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生动直观地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所学技术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技术的掌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所学技术的认识程度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开始有所侧重,实验组学生开始练习技术的衔接发小球上网扑杀、2点攻1点等。对照班组学生强化基本技术练习,如连续正手击球、多采用多球练习法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快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并通过自身的体验进一步巩固已获得的运动技能。从2年时间进行的实验结果看,“分层次”教学训练对促进学生掌握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分层次”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避免学生在课堂中练习的盲动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表2显示,实验班在技术成绩上明显高于对照班,表明“分层次”教学对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有非常显著效果。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测试成绩比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分层次”教学训练符合现代教学思想,符合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心理特征。

3.1.2“分层次”教学训练与常规教学训练相比,能较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体育教学原则,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作用,有利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价,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目标管理。

3.1.3“分层次”教学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全面发展,对他们增强自信心和挑战自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1.4“分层次”教学训练对学生增强体质,促进专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顽强的作风,增强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2建议

3.2.1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确定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形态、运动素质、技能及心理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将教学对象根据羽毛球专项技术、体育基础等因素,按递进的关系划分,教学层次的划分,要灵活地随着教学的进展或学生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3.2.2各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任务、要求等要符合各层次组的具体情况,符合学生的承受力,实行“优升劣降”制,调整人数不宜过多、过频,1―2个月时间调整1次为宜。每次调整后应有小结。在“分层次”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应进行全程跟踪,及时调整学生班次和小组,形成竞争强化优势。

3.2.3分层可能产生“标签效应”(特别在起始阶段),需要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积极创设和谐的集体心理氛围,开展多维立体的交往活动,如组间、层次间的互动,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等。必要时采用非指导性技术鼓励或指导学生弄清楚概念,再掌握技能,在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时,无条件地给予认可和关注,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由分层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3.2.4加强羽毛球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将对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少清,郑定明.体育课层次教学的探讨闭[J].湖北学校体育,1990,(3):23-224.

[2]张荣国.大学“分层次”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0,(2):19-220.

[3]路明,杨太兴,冯远胜.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研究闭[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3):63-264.

[4]詹建国.“分层合作学习法”在跨栏跑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100-1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太极拳美学内涵探究 下一篇:赫哲族民间体育\民俗体育\传统体育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