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竞争与合作学习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22 11:34:37

构建竞争与合作学习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初探

新时代需要的是既要有竞争能力又要有合作意识的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笔者结合了“竞争与合作”学习的要求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如何构建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构建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必要性

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此“能力”的培养应该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无一不体现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新时代需要的是既要有竞争能力又要有合作意识的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竞争与合作学习可以从几方面来理解:1.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和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有竞争意识。有竞争才有活力,有竞争也会增加动力。竞争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2.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和教师在教学当中也都要有合作意识。有合作才会有交流、有配合,对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合作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沟通,学生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共进。3.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不可以割裂来看,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统一起来,克服二者的弊端,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构建竞争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形式与内容的灵活化、新颖化、生活化,引起学生参与竞争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把远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比作“鸟笼式”的教育, 他提倡生活即教育的理论, 这种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国的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初中学生具有年龄偏小、活泼好动和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但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而教师在进行竞争与合作学习时,应结合学生这些特点,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创设若干相互联系的活动模块,利用问题的新奇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初中政治课程中还有许多非常吸引学生的方式:组成兴趣小组、开展辩论赛、综合知识抢答、即兴演讲等。例如,在“礼貌、礼仪”这堂课中,通过小组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和接受正确的交往方式。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根据我校的具置,提出了几种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处罚,情节轻微的尚未触犯刑律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

2.小组学习常态化,养成学生参与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小组学习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但难坚持下去的活动。如果坚持下去,对于教师、学生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对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功不可没。从初一开始,我便着手将学生分成固定的4-5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计分制,一段时间总结点评一下各组表现,内容包括平时上课的小组讨论、课程活动等。

当然,初一的学生并没有很高的合作能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指导后,学生才能自觉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合作方法。在此之前,教师必须给出明确的指导,例如,开展辩论赛时, 由各个组的学生选派代表就某个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要求尽可能的用课本中的理论进行论证;综合知识抢答时,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选择课本理论进行提问,各个小组的学生举手抢答,制定分值来评定优秀小组等。

3.参与的普遍化,普遍提高学生参与竞争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运用竞争与合作学习这种方法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整堂课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在积极地发言,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参与进来,或者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使整个讨论、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活动效果。究其原因,是不是我们的课堂缺乏吸引力?是不是我们对于学生的能力预期过高?

对于这种情况,通常教师应该提供更宽广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和展示自己的看法和能力等,这其中包括许多课堂的设问或者活动的设置。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分工合作,有参与的过程,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也达到了我们竞争与合作的目的和效果。

总之,竞争与合作学习是一种富于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成功地进行竞争与合作的课堂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培养其思想品德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遵循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精心设计竞争与合作的活动,走进学生心理与生活。惟有如此,竞争与合作学习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会学习的人才。

上一篇:圆的切线方程与切点弦方程关系探究 下一篇:刍议SiO2膜在IC工艺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