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金婚》和《奋斗》创作的成败得失

时间:2022-09-22 11:33:28

浅议《金婚》和《奋斗》创作的成败得失

[摘要]《金婚》在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上获得几项大奖,《奋斗》一奖末得,这引得多方热议,《奋斗》编剧石康更是点名批评两大赢家《金婚》和《士兵突击》,舆论一片哗然。笔者试图从两个电视剧创作真实与否、代表性、完整性等各方面解读《金婚》和《奋斗》创作的成败得失,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给观众带来惊喜。

[关键词]电视剧;创作;解读;1成败得失

在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上铩羽而归,一奖未得的《奋斗》编剧石康不客气地点名批评两大赢家《金婚》和《士兵突击》,舆论一片哗然。对此,众多观众各自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其中有大量批评之声,也有为之抱不平的。其矛盾产生的根源很明显,就在得奖与否,这一点石康本人也不讳言。试想一下,假如给《奋斗》也安排个什么奖项,我想石康就不会有悲愤激昂,恶语相加的讨伐,至少不会那么激烈,毕竟《奋斗》中的俊男靓女确实让一些人眼睛一亮,对石康来说, 《奋斗》就是他艰难奋斗的成果。

石康的话是直白的,不虚伪的,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其实从主题歌词上我们就能够分析出两剧的得失与成败。

一、真实与虚幻的不同代表

《金婚》的歌词唱道:“爱是天意,天意,把我交给了你,一年一年,斗转星移,只想一爱到底”,“不求一生,惊天动地,只想一爱到底”,这种假托天意的爱情,演绎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个时代的人生,我们看不到虚幻的成分,品到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五味杂陈,勾起了几代人涩涩的回味,那种感觉早已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难忘的瞬间,弥足珍贵的爱情或某种感情。上了年纪的看到了自己曾经年轻的过去,中年人则激发了他们幼年时苦涩而又难忘的记忆,青年人感觉到了父辈,甚至爷爷辈不一样的生活。于是,它拥有了众多的观众,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赞誉,获奖也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了。

《金婚》是真实的,真实到几乎就是我们自己的缩影。夫妻间的那份保证书,佟志不洗脚的坏习惯,需要算计的拮据的生活;从斤斤计较的婆媳关系到相亲相敬一家人的演变,从夫妻二人感情上的偏移错位,到与叛逆时期儿女的恩怨,那几代人谁没有见过?现代人也不能说没有其中的影子。《金婚》播出后,引来一片热烈议论,有人说:“很多剧情和我们家的情况很相似!我父亲和佟志一样是一个工厂的王人,更相似的是,我爸也做过车间主任。”“我母亲是一位教师跟文丽一样,个人感觉她们的脾气都很相似,虽然在跟我妈交流的时候她说,文丽比自己要‘坏’多了。”也许是这么的相似,从一开始,我就把电视里的一些剧情和我家里的一些情况做一些对比,越看越想看,这种为生活,为情感默默奋斗、维护、守望一生的过程是每个人似乎都经历过或将经历的,只是略有不同罢了。《金婚》是根植于生活土壤之上的一棵大树,似乎每个人能在这棵大树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叶子。

《奋斗》故事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几个吃喝不愁的人(高强除外),实际上大学里更多的是一些家庭并不富裕的学生,大家毕业后就是想着怎么找个工作先养活自己再说,故事人物的定位就脱离了群众基础。剧中一帮流氓和学生喝酒打架,进了派出所,竟然没人挂彩,看起来就很假。

奋斗是写出来的,金婚是长出来的。奋斗里的很多台词似乎很有被人转载复述的机会,但放在电视剧里似乎是主角早想好了憋着要说似的,金婚的台词很普通,可放在那个情景下就是那么合适,透着凉丝丝的幽默。

然而,也有人有不同的评价,《奋斗》的编辑石康在博客里评论道:“比如那个《金婚》吧,我怎么觉得应该改名叫《扭曲的一生》啊,――既无理想,还不努力,那日子过得有什么意思?――给他们发奖,这不是在提倡消极琐碎的生活嘛。”我们不能同意这样的观念,说这样话的人似乎生活在真空里,或者他还没有真正活过一次,比如大海上面的泡沫,不会知道海底世界丰富的内涵。

我们也看到网上的反击之声,有人直指《奋斗》别糟蹋了“奋斗”两个字,是酸葡萄心理在作怪,更有人指出:“这个家伙就是个二百五!拍个《奋斗》,实际就是《纨绔子弟颓废记》,别再诋毁80后的奋斗了!”

也有人坦言:“超级喜欢你这种直白精神。”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直白”不代表真实,不代表可爱,“直白”不能说明任何东西。贪财者说:钱是好东西。很直白吧,只是并不值得褒扬。

当然,本人虽不认同石康的观念,但并不愿看到对石康的过激言辞,毕竟石康奋斗过,而且取得了某种成功,只是奋斗出的作品过于虚无缥缈,如无根的云朵,名为《奋斗》表现得却是那么信手拈来,轻松挥霍,仿佛机会永远为了他们而存在,为了他们所谓的爱情(不如说是追逐)而准备着,这哪里是生活在中国的你我?即便是,也只是白领中的白领,模特中的模特,凤毛麟角之类。

二、传统观念与前卫思想的代表

《金婚》主题曲的歌词写得好:“这一生我和你说过爱,直到今天情未了,哪怕岁月淡忘了春天,花香还在你怀抱,用心呵护每一秒,爱的世界不会老,――哪怕风雨吹皱了眼角,也不让爱情哭了。”“红颜已退白发飘,这一生还是你最好,谁也改变不了……”

歌词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恋人结婚了,他就要精心的呵护,哪怕生活的艰辛,岁月的消磨,情感的诱惑,直到“红颜已退白发飘”也至死不渝。这样的故事有点凄美,在现代某些人看来过于保守,委屈了自己,甚至有点不人道,然而,那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反思一下,假如我们任着自己的性子来,完全不约束自己,我们可以离婚,可以无数次离婚,那么是否就是人道了,更有意义了呢?也许真爱就在你的不经意间就已经流失了。白发苍苍蓦然回首时,谁更有值得回味的纪念呢?所以感情的坚守,相互的呵护,相互承担,不失为一种美德,你可以说它是保守和传统,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活方式,是主流。

金婚是五十年纪念,五十年中不可能没有各种诱惑和动摇,就如同佟志,他要面对海伦的死缠烂打,要面对年轻的徒弟李天娇青春魅力诱惑;女主角文丽也和男教师险些迷失了自己,然而正是源于传统的道德底线,二人都没有走得更远,夫妻的感情才那么“真”“正”“贞”。当然我们决不赞成缺乏感情仍然勉强捆在一起,但也决不赞成见异思迁,恣情放纵,美好有时是需要坚守,需要付出的,而放纵意味着更多的困惑和遗失,一味的放纵最终将一无所有。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是真爱就值得追求,就需要用心付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就不能轻言放弃。《金婚》向我们展示的是那代人婚后为了生活和爱情的延续真实的奋斗,它是一种以家庭和家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这种一生一世的期待和责任至少让我们惊叹、羡慕和嫉妒。

《奋斗》歌词唱道:“无论历尽几次浪,无论受多少风霜,无论再要奋斗几次,才共你到得彼岸。为你实现万千美梦,令你样样事心愿能偿,宁愿奋斗到百千次,创出幸福快乐乡,――献出千般爱心与痴情。一切都奉上。”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追逐爱情的故事,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故事,一个不顾一切、似乎只 为爱情而活着的年轻大学生的故事。《奋斗》重要主人公陆涛有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他有一种理想,却导致另一种现实。他有一种最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停地折腾。

《奋斗》展示了青春,却没有展示青春的灵魂。我们不得不承认演员的青春、靓丽和精神饱满,比如佟大为饰演的陆涛很白马王子,马伊俐饰演的夏琳很漂亮,李小璐饰演的杨晓芸很能折腾,但我们看不到他们内心世界,仿佛一束鲜花,虽然鲜艳却无根基和营养。虽然名为《奋斗》,我们并不能感觉到主人公是如何奋斗的,是为何奋斗的。是为爱情吗?仿佛虚意推诿一番并不给人什么奋斗之感;为了生活?优越的家庭背景,众多且待遇丰厚的岗位加上灯红酒绿,这种奋斗是如此轻松。《奋斗》的语言很逗,枪适虑榻诤芾茫没有生活基础,充满幻想,一味的调侃听多了,最后也很没意思。

三、完整与局部人生的演绎

看完《奋斗》我做了个梦,梦见在一个华丽的鱼缸里,几只美丽的热带鱼相互追逐,互相配对,美丽的、长长的尾巴费力的划着水,为了美丽的异性而追逐,他们不必为生存烦恼,唯需追逐的对象。醒来时,我想还是把《奋斗》改为《追逐》更为合理。那不是全部人生,只是片断,人生青春的、充满幻想的片断。

《金婚》写的是佟志一家人的生活,表现的是多个时代环境下众多小人物从年轻到年老的喜怒哀乐。《奋斗》表现的是几个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面临的工作和爱情纠葛。显然《金婚》所选择的人物以及人物生活空间跨度更广、更全面。

在《金婚》中一群社会最普通的民众,为生活而烦恼,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枉费心思,同时也不忘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大事的关注。那个年代人价值观都崇尚听党的话,为社会主义增砖添瓦,实实在在活了一辈子,《金婚》里的主人公虽不能说是为了主义,为了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族,至少他们是对家庭、国家关心思考的一代。《金婚》里的生活就像一棵树,一棵久经风雨洗礼的苍老的大树。

《奋斗》讲的是80后年轻人大学毕业踏上社会后努力奋斗的过程,但是剧本在很多地方都很牵强,感情戏占了很大一部分,剧中主人公眼里只为了房子,为了钱,为了得到所谓的爱情。华丽的外表,靓丽的生活,流光溢彩的画面倒成了电视剧表现的重点和闪光点,生活是如此的轻松,世界是如此的美妙,艰难轻描淡写,奋斗倒是那么微不足道。生活成为树上一朵花,一朵并不真实的花。有人说《奋斗》没有激烈的事件情节,一群年轻人大学毕业,马上就面对剧烈的生存压力。在这个追逐财富的时代,《奋斗》比以往的青春偶像剧更接近现实生活,主人公敢于直白的追求财富,不虚伪。《奋斗》的一见钟情马上上床,忍受不了父母的压力自杀、友谊和爱情的冲突等等都很自我,有个性,本来对80后我们认为也就这样,可是一场四川大地震我们忽然发现,这几个主人公不是他们的代表,80后有很强的奉献意识和社会公德心,《奋斗》选的这个代表还不具代表性。

四、凝重与轻松的不同释放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一段话:年轻人应该看看(金婚)这部片子,就可以看到自己将来的婚姻生活;老年人应该看看(奋斗)这部片子,就可以回忆自己年轻充满幻想的青春。

《金婚》把生活写得真实厚重,把佟志的孩子一个个结局写得很悲惨,由于真实,拥有了众多的观众,给人以教育,教人如何为人。可以说不完全属于娱乐的剧目,因为它有太多的责任和承担,是严肃的人生。

有消息说《奋斗》在北京地区收视率排行榜上,以6.03%的收视率拔得头筹。而据《法制晚报》近日报道,《奋斗》引起了高校大学生的共鸣。在某高校网上看到,该校学生还建立了《奋斗》迷群组,有3.5万名大学生参与热议。

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惊讶,两剧在它们特定的观众群都找到了感情释放的受体。只不过《奋斗》观众群体要小得多。

《奋斗》台词中大量使用了80后的流行用语,很能抓住了年轻观众的心。漂亮的画面,青春的形象,《奋斗》令很多人眼前一亮,这也是该剧最大的亮点。它可以让人身心轻松,原来生活可以幻想,可以放下,可以不需承担许多。这一点倒是很适合快节奏的、忙碌辛苦的现代人释放压力的需求。

上一篇:韩剧中的服饰特点研究 下一篇:论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审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