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的定位

时间:2022-09-22 08:41:0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的定位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也应运而生,由此也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了教师角色的定位。

关键词:教学模式;网络;教师角色

收稿日期:2007―12―25

作者简介:郭炎鑫(1963―),男,汉族,广东省揭阳人,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和网络技术研究。

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开放性、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的下的教学,是适应新世纪教育的需要,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国际教育技术界在总结近十几年网络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给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Blended Learning(结合式学习)赋予新的含义, 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例如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的学习方式或是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实质上,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

由于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是一切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指引的作用,所以当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教改试验等等在内都将受到当时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学习(CAL)、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ITC)三种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第一种模式,该模式主要是让计算机扮演导师的角色,只讲计算机教育,还没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计算机辅助学习模式(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即CAL)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第二种模式,产生于2O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逐步从辅助教转向辅助学,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同时,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使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Integrating IT into theCurriculum,即IITC)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的。它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这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第三种模式。其融会了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多种教学理念。其主要特征是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且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学的深化改革,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创建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模式特别重视信息技术的拟物作用,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成为CAI软件开发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生事物,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存在,可看作为书籍、视听、媒介等教育媒体的自然延伸,不但可代替传统教育媒介而存在,功能与效率方面也更强,网络教学这一概念,可以视为教学的工具或媒体。其次网络教学是开发和利用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网络成为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则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最后网络教学还意味着把网络作为教学的一种环境,正如传统的教学发生在教室之内,网络教学则视网络为一个大的教室,只不过这个教室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大得能覆盖全球。因此网络教学概括起来就是: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网络作为教学的资源,网络作为教学环境。

(二)网络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是集多媒体的长处于网络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思想性。教育技术带来的教育效果受使用者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教改潮流都朝着建构学习化社会的方向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步替代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个性化教学方兴未艾,协作与交往的学习模式崭露头角,认知交往理论渐成流行时尚。

(2)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课件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

(3)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

(4)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5)先进性。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6)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

(7)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

(三)网络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分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些以群体辅导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光盘服务器功能,使每个学生机都能享受CD-ROM,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光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张光盘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

三、网络教学教师角色定位

(一)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教师为了适应网络教育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变教学模式上下工夫。网络教育既有实时性又有非实时性的特点,教师授课可以按着自己喜欢的时间安排,学生学习也可按着自己的时间安排。但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同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及时反馈”。

尽管网络教育的特点是鼓励学习者主动学习,但是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通过主持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网上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层次、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学习者同在一个网上,在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之中,它比一般的学校教学更为复杂,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有全能型的教学素质。

(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网络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途径以达到自身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些优点是传统教学教师难以达到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寻找有效利用的网络资源,这就需要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如何确定自己在网络教学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1)教师是网络生态教育者。Internet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全民性的生存生态空间,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类似的是,先不谈人对环境有什么保护、贡献,但至少是维持现状,即任何网络行为至少应该无损他人、无损于网络,这是评价网络行为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从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在自由和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欢畅地遨游时,必须把他人、把网站视为平等的主体,清楚他人也有与自己平等的权利。尽管教师在网络时代作为知识源的重要性有所缩小。但一个顺应新时代的新角色也油然而生,即教师是网络生态教育者这个角色旨在引导学生融入“健康环保的”的网络社会,教育学生网民不做网络上的“害群之马”,自觉摒弃网络垃圾,抵制有害信息,使自己的行为与网络系统的健康有序保持和谐统一。

(2)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可能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取比教师更多、更精确的知识。因此,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更多的体现在“导”上,帮助学生决定适合个体需要和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动机,培养健康的兴趣,发展学生认知、判断、选择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教师与学生建立开放型的合作关系。计算机网络使课堂全球化,支持地理上分离的学校,研究单位和个体间的合作,对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公平、开放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加开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自己的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进行各种问题讨论,在这种环境中相互尊重与信任是合作基础。

(4)教师应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信息时代里,学科领域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教师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决定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什么,以一系列新技能为基础来改组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积极规划课程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课程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5)教师要成为一名积极学习者。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成倍加快,面对这一现实,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对他们的以后教学是不够用的,必须不断更新和改造自己知识和技术,需要教师成为一名积极的终身学习者,并以这种态度来影响所教的学生。

(6)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网络上,学习的进度难度都要由学生个体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去组织、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发展形成适合自身方面的学习方法、习惯等,不断激励学生向前,保证某个阶段的基本发展要求达标。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0~14.

[3] 张鸿.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中心的转移[J].教学与管理,1999,(9):5~6.

[4] 周耀威,王伯廉.教师角色新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23~25.

上一篇:生命教育内涵之综述 下一篇:成人教育教材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