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标准与维度

时间:2022-09-22 06:55:06

浅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标准与维度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促进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最终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犹如一根指挥棒,永远挥动着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它也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导引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是我们的教学取得有效乃至高效的重要保证。

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法有着三个核心的理念,即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文本,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为本,因而,评价一节课有效实施的策略应该首先立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评价标准应该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要看教师,二是要看学生,三是要看课堂。换成比较好理解的解释,也应该是这样三句话,就是让教师走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首要,是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做真正的角色改变,让“师长”变“学长”,让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导,变教为帮,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掌握学生的学习困惑,也才能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只有教师走下来,才能更好地引领、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一同参与到学生的合作、讨论、展示中;也才能起到督促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发挥。

在这里,让教师走下来的关键词的:民主平等、参与引领、合作探究、有的放矢。

其次,是学生角色的改变。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学生的“动”应该有哪些表现呢?首先表现为动脑、动手、动嘴、动眼等等;其次有在教师精巧设计下的合作学习环节和过程,这里的“动”主要表现为形式活泼的明动,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第三,尽管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如果缺乏深层次的思考,那也是在扼杀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课堂的“动”还要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暗动,需要有学生的潜心自读、自悟,要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果仅仅是浅显的活泼好动,那是没有深层次的有价值的“动”;第四,还要给予学生展示和表达的机会,通过表达和展示,充盈起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在这里,让学生动起来的关键词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平台展示。

其三,是课堂功能的改变。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室”变“学室”,让“讲堂”变“学堂”。课堂活起来,应该有这样几个要素:整体的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生合作学习的气氛是否浓厚;还要重要的一点是老师的教学激情是否首先高涨,如果老师没有教学激情,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受到压制。

在这里,让课堂活起来,关键词是:气氛活跃,情绪高涨,合作热烈,教学高效。

所以,评价一节有效的课堂,我们首先要把握三句话:教师走下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三者相互关联,一脉相承。其次,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评价者还要有效把握住六个“度”。

一是教师的亲和度。教学中的亲和度,是指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亲和度取决于亲和力,即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责任感、事业心。教师的亲和度,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重要条件。于漪说过:“人的亲和力不是一时一地的粉饰、做作,而是事业为先,自我加强修养的自然流露。”所以,从深层次上讲,师生的亲和度本质上也是一种爱与被爱的情感,其首要的因素是教师要发自肺腑地爱学生,去真正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亲密朋友,合作伙伴,把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责任,以微笑面对每个学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亲和度还体现为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激情四射的课堂活力。

二是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活跃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度,二者相辅相成。一堂课,是几个学生动起来,还是大部分乃至所有的学生动起来,应该是评价学生参与度的标准。如果仅有几个学生在活动,为教师完成教学步骤作秀,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参与度,这就不是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体验学习经验,享受探究快乐的过程。达成这样的理想课堂,就要让教师走下讲台,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探究。按照钱梦龙先生的话说,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三是自主学习的密度。新课标从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那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如何在课堂上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掌握好自主学习的密度,是我们需要探究的课题。我们既要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营造轻松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活泼的课堂上多合作交流探究,多动脑动嘴动手,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探究去体验,调控好课堂的节奏,将自主学习与教学引导和谐一致,让一节课有张有弛。

四是课堂的活跃度。在老师的导引下,一节课处于一种张弛有度、和谐有序的状态下,做到基本活跃,就算是把握好了课堂的活跃度。反正,或者是一潭死水,课堂寂寥无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亦或者处于一种非正常的亢奋下,教师难以驾驭,活跃程度超出了正常状态,这两者都是一种过失。

五是课堂教学的清晰度。课堂教学的清晰度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师备课认真程度的精确反映。如果教师理念先进,做到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并且认真备学生的层次程度和学习方法,理顺执教思路,设计目标明确、环节井然、时间分配合理的线性课堂教学步骤,这为达成教学的清晰度奠定了基础。

六是训练(检测)的梯度。钱梦龙先生在《请给“训练”留给位置》鲜明地强调了训练的重要性:“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只有在训练过程中才能实现。”正是各种各样的有形或者无形的训练,构筑了课堂教学乃至课外学习的血肉。那么,怎样训练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呢?除了教师善于把握训练的契机,努力让训练丰富多彩,让拓展训练和谐之外,善于分解训练目标——追求训练的层次,也即进行有效的梯度训练,是保证训练扎实有效的重要举措。所谓梯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或动作技能的培养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

在设计练习(检测)时,教师要树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梯度意识,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别,减缓题目坡度,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适当增加“台阶”,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逐级攀升,逐渐提高,就可以使练习(检测)环节循序渐进、自然流畅,环环相扣,练习(检测)的设计具有兴趣性、自主性、探索性和分层性,使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解决优生吃不饱、快不了,学困生吃不下、跟不上的现象,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上一篇:浅谈阿坝州烟草公司信息化办公建设 下一篇: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品牌维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