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李鸿章

时间:2022-09-22 06:49:23

构思了好久,本来是打算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儒家思想,因为我一直都很喜欢儒家的仁爱思想。但今天上网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给他发了一份文件--《百年前李鸿章接受纽约时报采访实录》。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他会接受国外媒体的采访呢?是因为卖国吗?

看到"卖国"二字,我的心里突然有一根弦被拨动了。从中学的课本中,就一直告诉我们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界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我们谁也无法回到过去,所以历史这个小姑娘只能任人打扮。我没有想要为李鸿章的意思,也没有那样的能力,只想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谈谈自己对李鸿章的一些想法,仅此而已。

晚清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原以为"天朝物产丰盛"的清王朝被蓝眼睛、黄头发的文明人用廉价商品、坚船利炮打开国门,面对着陌生的世界,带有半殖民地色彩的中国近代史也拉开了帷幕。在这个"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下,李鸿章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终。在李鸿章头上,始终戴着一顶"千古罪人"的帽子。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第一,李鸿章在军事战略上采取了一系列退让政策,希望通过列强的干涉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李鸿章在对外的态度上总是一味地妥协。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他不愿意与日本直接进行军事实力对抗,希望通过退让的方式来保存实力。即使和日本交战失利的情况下,他仍然幻想能通过英俄等过的调停来缓和矛盾。

第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晚清"卖国贼"的代言人。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为例,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承担了两亿两白银的巨额经济损失,也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放各个通商口岸。至此,清王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是,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其实李鸿章无法承担清王朝失败的后果,也无力改变帝国迟暮的命运。我在想,假如没有李鸿章,中国历史是不是就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能够战胜西方列强,不必签订不平等条约呢?恐怕未必。

作为一个有思想觉悟的外交家,李鸿章对当时的外交有着自己的认识。"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必终败"。当冷兵器遇上热兵器,长矛大刀在洋枪洋炮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李鸿章正是在意识到中西方军事实力没有可比性的情况下才采取了妥协政策。其实我想:难道在战略上,主战即爱国,妥协即卖国吗?我并不赞同这种想法,我觉得这种想法只是一种朴素简单的道德诉求。愤懑不能代替科学技术,在胜算不大的情况下,主战势必造成老百姓没有安宁之日,而战败的后果也是由老百姓来承担的。如果一时的妥协能换来暂时的安宁保存实力也未必不是良策。但是战略上的守势不等于每次具体战役都要以守为主,如果没有一个个局部战争的胜利,战略上的守势也是无法维持的。

关于"卖国"之事,李鸿章确实是签订了不少的条约。但是,仔细想想,他也不得不签。首先,签条约的人是要外国人点名的,人家掐着脖子要李鸿章,大清政府敢不从吗?再次,李鸿章签条约是完完全全由他自己做主的吗?大清皇帝不点头,朝廷不同意,李鸿章根本就没有拍板的权力。哪怕他就是不想签,也不得不签。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单纯地看历史结果,不是硬性地拿一把功过尺去衡量。我们后人无法去还原过去的事,谁都不可能真正了解到过去的真相。所以我们在看待前人的历史时更多地是要把特定的人物放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评价,也要考虑那个人物的立场。假如当年代表清政府签约画押的人是我,我会怎么做呢?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带有他所处时代的色彩,李鸿章也不例外,如果把外交上所有过错都归咎于他的头上,恐怕不妥。

外交不是治国之本,它只能作为一种策略。虽然李鸿章的"外须和戎"的政治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外国侵略势力的气焰,但是与"外须和戎"相对应的"内须自强"政策却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在带领北洋舰队与列强的交战中,李鸿章感受到了西洋军舰的威力,便开始了早期的洋务探索。事实上,"内需自强"和"外须和戎"的政策是分不开的。他的本意是让"外和"为"内强"服务,想通过外交上以夷制夷来换取和平的环境,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实力。尽管"外和"和"内强"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洋务运动还是有其成就的。

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提到"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就是用火和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现代化,顺应世界的潮流"。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晚清的大臣中,他也算是比较懂洋务的。他不仅创办了像江南制造总局等一系列的近代军事工业,也意识到了政治上的软弱是因为经济上的没底气,所以大力举办了第一批的民用企业,像轮船招商局等。这些"自强"的举措,一方面解决了自己国家军事工业面临的资源短缺的困难,打破了对外国列强的依赖,像轮船招商局就能与洋人争利,另一方面也对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洋务运动也让更多的人开始接触了西方的思想。

在从事洋务的过程中,李鸿章也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面对当时社会新式人才的极度缺乏,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效仿西方但是没有必要全部都任用西方的人,最佳的办法就是打开自己的国门,勇敢地拥抱世界。为此他积极地主张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为国效力。

对教育的改革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壮举,李鸿章能冲破数千年的文化束缚,也是对当时教育体制的冲击。李鸿章对教育的重视,我是比较认同的。历史证明,一个王朝的衰败,经济必定会先。但我觉得,经济的衰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整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力给彻底地摧毁了,经济可以重新建设,但是文化的修复需要多长的时间啊!尽管鸦片战争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使得整个民族再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原本以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多么地具有生命力,多么地博大精深,但是列强的冲击使得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体系被彻底地否定了,于是一系列的变革就开始了。我在想,如果当年我们的历史不是由外力的压迫,此时的中国大地又会有一番怎么样的景象呢?

从洋务运动的成就来看,李鸿章算得上是勇于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先锋,其开放的程度也算得上是当时能达到的最大程度。但归根到底,李鸿章所主张的变法只是认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从主观上说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对于当时已经内外交困的中国来说,也许这是唯一的出路。

评价历史人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过错,也会有时代的局限性。事实上,我们很难说李鸿章先生是不是在"卖国",因为当时中国的现状实在不是我们现在的后人能想象出来的,也许它的现实会比我们想象中还可怕。我们不是他,我们不可能完全地站在他的立场上去想问题,我们也无法感受到他的感受,也许他在面临那种无力回天的窘境的时候,他也在哭泣,他也想挽救社会,他也不想成为千古罪人……

窗外雨珠不断,远远地,我好像看见一身素衣的少荃先生,伫立在我眼前的是他孤独的身影。他好像在诉说:蒙于我身上的一切终究会被冗长的岁月所消逝,也有一天,我头上的帽子也会被涤清,未来的路会慢慢明朗起来,这一切,都交给后人吧!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好多人,想起了商纣王,想起了秦桧,想起了袁世凯……如果少荃先生不是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许他会成为治世的能臣。望着窗外的雨珠,我想看看哪滴是少荃先生的泪水……

记于 2011年6月29日

上一篇:浅析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下一篇:由概念整合理论看对幽默言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