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

时间:2022-09-22 04:34:36

浅谈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

浅谈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 文章作者:xiaoxiao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2日22:6 早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早期实行的教育,或者可以说是学前教育,但并不等于知识教育。现在,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越来越普遍,而且关于早期教育的杂志与专家也越来越多,观点太多,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的家长该如何因材施教呢? 最近我看了一个有关外国早期教育的片子,这个片子着重讲述了外国的父母为了使孩子变得更聪明,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利用“温室养育”的方法,让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就要进行一系列的知识教育。当时看到一岁多的孩子看到那些卡片看到哭时,我的心为之一颤,为何要进行这样的早期教育呢?在中国,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教育呢?我通? 作为父母者,不要把早期教育当作知识教育,而是让幼儿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不要老是依赖父母。这样才会对孩子今后有所帮助。 3、不要过度地约束孩子 从婴儿落地开始,他就具有求知的能力,并且像一块吸水的海绵,能吸收无限的知识。好奇就是驱使孩子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正因为有了好奇心,孩子什么都想去探索,都想去尝试,难免会有一些危险。而父母就是担心这“万一”才会有了诸多的约束、干涉等。比如不允许孩子玩泥沙,因为太脏了;不允许孩子去碰剪刀、锤子等一切锐利的东西,原因是太危险了;当孩子对某种小虫感兴趣时,兴致勃勃地看,却引来家长这样的一句话:“这有什么好看的,回去看看书还好一点,快走吧。”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大人们的麻烦,方便管制。可是,这样的约束使得孩子智力的发展禁锢了,探索世界的主动性削弱了,孩子的个性也束缚了,反而会培养出一个性格暴烈和软弱混为一体的孩子。 家长要切记:早期教育不是越多越好的,它有一个最低的输入量,而且这种教育经验与一个儿童或一个主体的主动参与有关,并不是灌输性的经验。在幼儿时期,父母多与幼儿进行双向的情感交流,创设一个较好的环境,让您的孩子健康、开心地成长。

上一篇:县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心得体会 下一篇:识字教学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