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构建

时间:2022-09-22 04:07:19

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构建

摘 要: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有效管理社会,兼及国家、企业及公民三方利益的一种积极手段,其在欧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而在我国,涉及有关产品召回制度的目前仅有几部效力不高的法律法规,这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不相吻合。同时,我国近几年的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建立完善的产品召回制度已成当务之急。本文拟根据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现状,谈谈对我国构建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认识。

关键词: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3-98 -02

一、 国外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概述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国家。以美国为例,1966 年美国《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首先创立了该制度,此后,美国逐步在多项关于产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立法中建立了召回制度,比如《消费者产品安全法》、《儿童安全保护法》、《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和《交通召回增加责任与文件》等。负责产品召回的主管部门主要有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和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等。[1]这些部门根据法律的授权负责各自范围内的产品召回。美国政府鼓励企业自觉召回, 但如果企业恶意隐瞒缺陷产品的相关信息,政府可以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强制召回。[2]

英国的产品安全法授权主管机关, 可以命令制造人或供应者就疑有缺陷的产品提供资讯, 且某些情况下可以命令停业经营, 或强制制造人为警告, 主管部门本身不得命令召回。[3]

由上述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产品召回的法律规定来看,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企业实施有效地监管。而从其实施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来看,确实达到了立法的预期目的。我国的产品召回制度完全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设计理念,因为从本质上来看,我们立法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二、 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纵观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产品召回制度主要存在于《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和《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中。这些法律法规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品召回制度明显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产品的召回仍属于无章可循。从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与实践现状看, 目前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一) 缺乏统一适用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真正规定了产品召回制度雏形的几部法律法规,如《上海市消费者保护条例》仅是一地方性法规,其适用的地域限制不言而喻。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和《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仅属于部门规章,从法律体系上看无法对其他部门产生约束力,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这就导致如出现大范围产品质量问题,我国将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二)政府职能部门权责不清,监管不力

我国长期形成的政治体制缺限导致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管理混乱。仅以汽车缺陷产品管理为例, 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出台前, 处理车辆质量纠纷的就有民间机构中的消协,有质检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中国车检中心和天津、北京两个承接任务的国家试验基地。此外海关总署、原外经贸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都可以对汽车召回事件的发展进行控制, 但没有一个部门可以负起全责。[4]而政府职能部门在产品召回制度中,本应发挥较大的作用,因为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相比,毫无疑问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有关产品的一些内部信息消费者一般是无从得知。因此,政府部门必要时应介入,一方面可组织协调经营者进行产品召回,另一方面可告知广大消费者确切的相关信息,切实减少可能进行的诉讼和保险费用。

(三)相关法律法规设定的惩罚措施不够完善,力度不够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中,《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中规定了最高5万元的罚款,这相对于汽车产业的利润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消费者得到的实际赔偿都是较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而现实中,这些赔偿与消费者的损失是不成正比的。产品召回的法律责任如不明确,对经营者和销售者就缺乏足够的震慑力,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层出不穷。

三、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各领域的产品质量问题频繁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召回制度亟需建立。在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召回制度后,笔者试着提出几点建议。

(一)应加紧制定《缺陷产品召回法》

对于如何完善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应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缺陷产品召回的有关规定;也有学者认为,应制定单行的缺陷产品召回法典,以其为指导,制定针对不同种类产品的召回特别法;还有学者认为,应根据不同的产品分别制定单行的缺陷产品召回法。笔者认为,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产品召回制度的重要性,应尽快制定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法》。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缺陷产品存在和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面对形形的产品质量问题,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典是无法妥善解决的。另从法理上看,有学者认为产品召回制度在保护对象和救济程序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从召回制度适用的法律关系、保护的对象、启动的方式来看,该制度兼具公法和私法的双重特点,该制度不能被传统的合同法制度和侵权法制度所代替。[5]所以,我们亟需制定一部完善的专门法典。

(二)理清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建立分工明确的召回管理体系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最早建立召回制度的国家。目前,在美国,机动车辆的召回由美国运输部下设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负责; 食品的召回由美国人类健康与服务部下设的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 杀虫剂的召回由美国环境保护局负责。[6]而我国缺陷产品管理主体混乱,以汽车召回管理为例,有权限管理的政府部门就有五六个之多,但均无一个部门可实施完整的管理权。因此,在建立我国的产品召回管理体系方面,完全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按产品类型来确定主管部门。如汽车、摩托车等相关产品可以交给交通部主管;食品、药品可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负责;而国家质监局可以负责普通产品的召回管理。[7]这样可以减轻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也可以提高处理不同案件的效率。

(三) 明确责任主体,加大惩罚力度,同时推行有效的强行召回制度

如前文所述,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于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惩罚力度较轻,由此导致不少经营者宁可选择交纳一定数额的罚款,也不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的现象出现。而在欧美国家,对于导致产品质量出现的商家,惩罚性的赔偿一般是没有上限的。众所周知的东芝案,该商家在欧美地区和在中国地区解决同样的质量问题,承担的责任是有天壤之别的。东芝在欧美地区承担了数亿美元的赔偿,还需把所有质量有缺陷的产品召回,负责消除隐患。而在中国地区,东芝仅承诺免费更换有问题的零部件,中国的消费者无疑受到了不应有的歧视对待。因此,如要制订《缺陷产品召回法》,必须在法条中对责任的惩罚力度加大,比如可以学习西方国家,对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商家,如存在恶意隐瞒等行为的,惩罚性的赔偿可以不设上限。同时,对于可能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的产品,可以设定期限来强制召回。只有这样,我们的市场环境才会净化,经营者才会主动承担责任,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得到维护。

参考文献:

[1[谢非.美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J].消费经济,2001,4.

[2]周国兵.汽车召回制度向你招手[M].中国质量报,2001,11.

[3]容缨.关于构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司考[M].政法学刊,2004,10.

[4]蒋辰昕.试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M].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5]王利明.关于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若干问题[M].法学家,2008,2.

[6]李学祥.美国产品召回制度及其启示[M].工商行政管理,2005,5.

[7]杨慧. 构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思考[M].行政与法,2006,11.

作者简介:

杨烁,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

上一篇:中职学校女教师职业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