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 第8期

时间:2022-09-22 04:04:45

单说遏制人类的贪婪吧,乐观的理由就少,悲观的根据越来越多。森林消失,草原沙化,河流干涸,海洋污染,天上破着个大窟窿而且越来越大,但人类还在热火朝天地敲诈和掠夺。这差不多已经成了习惯,真能遏制吗?令人怀疑。比如我,下了好大决心,也只抗拒了羊绒衫的诱惑――据说那东西破坏植被,但更多的诱惑只在理论上抗拒。人类也真是发明了很多好玩意儿,空调,汽车,飞机,化肥,农药,电脑……丰富得超过有用的商品、新奇得等于屠杀的美味、舒适得近似残废的生活……人能齐心协力放弃这样的舒适吗?还是让人怀疑。就算有九十九个人愿意放弃,但剩下一个人坚持,舒适的魔力就要扩散,就会有二、三、四、五、六……个人出来继承和发扬。

常能读到一些“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的精彩理论,赞叹之余一走神儿,看见生活自有其不要命的步伐。魔法一旦把人套住,大概就只有“一直往前走,不要朝两边看”了。

有时候,我会觉得我的国家就像是一个突然被推入现代世界的迟到者,她步伐慌乱,她把中山装换成了西装,用Michael Wang取代了王有才,早餐上吃的是橙汁、火腿而不是豆浆、油条,从胡同、弄堂搬进了“东方曼哈顿”……她总是想模仿别人,却从不相信自己的生活。

但她自己的生活又是什么?那些一心要恢复传统文化、试图复苏古老典籍的人显然是错了,对于如今的中国人来说,《大学》与《论语》的确并不一定比莎士比亚的名言更亲切。文化传统从来就不是僵死的,它不断变化,接纳新元素。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一直是一个被动的消费者,她消费外来的技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甚至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都是来自于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二十世纪初的俄国……

电视把一切都变成了娱乐。新闻是娱乐。电报使用之初,梭罗即已讽刺地指出:“我们满腔热情地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可能却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今天我们通过电视能够更迅速地知道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然而,其中绝大多数与我们的生活毫无关联,所获得的大量信息既不能回答我们的任何问题,也不需要我们做出任何回答。作者借用柯勒律治的话描述这种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但我们好像并不感到痛苦,反而在信息的泛滥中感到虚假的满足。看电视新闻很像看万花筒,画面在不相干的新闻之间任意切换,看完后几乎留不下任何印象,而插播的广告立刻消解了不论多么严重的新闻的严重性。政治是娱乐。政治家们纷纷涌向电视,化妆术和表演术取代智慧成了政治才能的标志。作者指出,美国前十五位总统走在街上不会有人认出,而现在的总统和议员都争相让自己变得更上镜。教育是娱乐。美国最大的教育产业是在电视机前,电视获得了控制教育的权力,担负起了指导人们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样的人的使命。

许多人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要不就被难住吓住,成天埋怨工作环境不好,要不就想琢磨点具体手段。有些人会想得非常琐碎甚至低下,去寻找《厚黑学》这样为人不耻的权术指点迷津。各种现代版的所谓“观人术”、“处人术”也都粉墨登场混淆视听,结果问题没解决,反倒污染了思想。或者似乎暂时把事情搞定了,久之反而关系更加恶化。或者是此处的脓包挤了,彼处长出更多的脓包。

上一篇:纯洁的力量 下一篇:巨富裸捐与虚幻的美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