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大地,我说的是乡村

时间:2022-10-29 12:29:51

你说的是大地,我说的是乡村

在早年文化人的审美描述中,或者在中国古代诗歌典籍里,乡村是一个何其典雅的词语。陶渊明有官不做,回到乡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乡村成了一个适合诗歌创作和心灵栖居的美妙所在。盛唐以降,诗人们纷纷对乡村歌之咏之,在古代诗人们的眼里,月亮是乡愁的标志,大雪是吉祥和美的象征,就连村民的劳动场面,也是值得欣赏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杨万里《插秧歌》)在画家们的眼里,乡村就是渔夫垂钓樵夫砍柴牧牛晚归处处可堪入画的画廊,在乐师的耳中,乡村就是民歌嘹亮鼓乐齐鸣的天然舞台。

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因为在中国古代,乡村这个概念就是和大地拥抱的。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其实是把乡村当作大地来崇拜的。月亮梅花炊烟云彩小桥流水……这些反复在诗文中被歌咏的天象地理之物,其实是大地的原象,而乡村,正好成了大地的文化载体。

不过世道变了。自从城市化现代化向乡村推进,乡村逐渐从大地这一原始物象中剥离出来。许多青壮年农民跑到了城市打工。面临新的环境,他们因为农民身份所背负的苦难并没有减轻多少,他们为生存所付出的成本是城里人难以想象的。而乡村多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很有文化意味的东西正面临失传或者已经消失,民俗和伦理正面临困境。据我所知,江西抚州最具有图腾意味的傩舞表演,因为青壮年大多已经去了城里打工,眼见着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在我老家某乡镇任职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他们镇上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被人害死,可时间过去很久了,凶手一直逍遥法外,原因是警察到来之前尸体上的犯罪痕迹已被破坏,查无证据。而女孩的父母都在城里打工,闻知女儿死讯,他们匆匆回家掩埋了女儿,又回到了打工的城市……在这个故事中,打工这个词反复出现,伦理、法律、教育等等都变成了新的困扰乡村的问题。

所以,请不要用牧牛晚归炊烟袅袅这类词来指认现在的乡村了。我只能说,你所说的其实是大地,而真正的现时代的乡村,已经不是古代诗文里描述的乡村了。

上一篇:地下室的风景 下一篇:纯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