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大数据构建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22 03:07:48

浅谈BIM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大数据构建中的作用

摘 要:文章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基础数据的定义、构建基本条件、数据构建难点及BIM在其中的作用分析,阐述了大数据时代,BIM系统在施工企业基础数据构建及行业、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BIM系统;基础数据;施工企业

大数据时代,建筑行业无可回避。那么,大数据对建筑行业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大数据”的标签已经开始引领建筑业。但“大数据”的真正含义是什么[1],它如何影响建筑行业?在最简单的形式中,大数据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数据集的集合。管理数据的能力成为关键。许多建筑公司开始为业务和技术进行大数据定义,将大数据与BIM结合,管理与BIM相关的数据和其他协作流程[2]。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在于借助于专业软件,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建筑行业是数据最多的行业,但也是数据最不透明的行业。建筑行业中,掌握数据能力强的企业,必然产生极大的竞争优势,并形成核心的竞争能力。那么,大数据时代,施工企业该如何构建企业的基础数据库?企业基础数据又该如何利用呢?

1 建筑施工企业基础数据定义

施工企业在施工全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将其电子信息化后产生的数据,就可以成为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预算数据,建筑施工模型,企业定额,企业指标库、企业知识经验库;其中,企业定额库是企业所独特的,通过设计阶段的建筑实物模型得到的计划量,根据各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不同,资源实际的消耗量也不一样。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材、机、税、费、技术、消耗量、价格等,都属于施工企业的基础数据中的预算数据。对于施工企业来讲,最核心的基础数据就是企业定额。通过搜集、分析、归纳、反馈、再收集这一循环来制定一个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施工企业的基础数据有很多种类:工程数据、企业消耗量指标、价格库、构件库等,只有工程项目本身的数据来源于设计,其它的数据另有解决方案来收集、处理、共享、应用。

2 基础数据构建基本条件

2.1 共同平台,相同规范

上下层级协同归集,创建一个共同开发的平台;最好能有一个和清单计价规范一样的整体分类;建筑企业基础数据要在BIM平台发挥使用价值,首先要归集成大家认可的企业定额库、指标库等。平台的构建是关键,一定要由懂得施工流程与控制相关的专业人员和系统软件建立数据库。

2.2 需求出发,部门配合

首先要从需求出发,再分析自己的需求应该来源于哪些数据;由对应的各部门提供,专门部门管理;基础数据库要开发对应的应用,让数据流动起来。

2.3 做好规划,管理先行

做好大数据规划,信息细度的划分等数据管理规范是基础数据库的基石。在管理手段上提出符合专业数据的要求;在技术手段上和云、BIM等先进系统软件结合;在理念上基础数据是需要的;在制度上规定必须用;在技术保障上推广BIM等手段[3]。

不同的建筑数据来源,必定对应不同的管理出处和管理目标,整合是关键,但还要进行必要的区分和归类;基础数据协同、共享的基础是数据的结构化;建筑企业的目标是将项目流程化,模块化,规范化。这样整理出的大数据,才能为行业所用;建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数据,都要能自动化、低成本、高效率收集起来,并能将数据尽可能结构化,并与行业业务系统对接,可随时再利用,并可分享给全行业。

3 目前存在的数据构建难点

3.1 数据难以收集

建筑企业长期处于手工时代,基础数据都存放于业务人员的大脑中。

3.2 数据无法实现共享

尤其是中小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数据,都是为自己部门服务,没有统一口径的数据;企业编码不统一,建筑企业信息化数据难以共享,缺乏一个大的数据平台。

3.3 基础数据库对专业要求太高

数据库的专业化程度太高,非数据专家不能应用;建立数据库考验企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基础数据库的创建与运维,考验信息化部门的信息管理能力。最关键的问题是,建筑行业管理层次的困难,就是对这海量数据的掌控能力不够,因此必须要借助BIM这样的工具。同时基础数据库需要一个缓慢积累过程。

4 BIM系统在基础数据构建方面的作用

4.1 基础数据提升管控力度,改善管理效率

基于BIM的基础数据库,数据被处理后的信息,是支持决策的关键,可以派生管理所需的信息;数据的归集主要是将数据结构化,管控就是通过对结构化数据的应用,完成特定的任务与工作;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实际是可以认为是我们施工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提升管理的效率。

4.2 借助基础数据,提升经济价值

基于BIM的基础数据库,为我们规范管理,带来经济利润的提高;基础数据可以归纳、分析、提炼出一些KPI指标,应用于企业内部的考核和外部沟通;还能促进建筑工厂化建设,减少耗材和浪费,控制人工支出等。

4.3 实现数据共享,提升项目和企业协同能力

轻松管理软件资产,过程数据留在企业数据服务器,不再担心数据流失;工程问题照片实时收集和监管处理;知识积累和共享、建立企业标准:企业指标库、企业自动套、企业定额库、企业构件库,让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能成为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建设,全公司员工共享,大幅提升团队专业水平;共享、协同、应用:轻松建立基于BIM的企业级项目基础数据库,实现BIM图形数据、报表数据共享,实现产值统计、生产计划、材料用量分析、成本分析等多项企业应用。

5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BIM技术不仅在处理项目级的基础数据方面发挥了作用,在支撑企业级海量数据方面,同样具备强大的能力。建筑业项目管理主流模式至今还是以承包制为主,集约化运营难以做到。其根源就在于企业级数据集约化还无法实现,但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借助于BIM的企业级项目管理系统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将不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46-169.

[2]侍干霞.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7).

[3]王代兵,谢吉勇.BIM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4(4):5-7.

作者简介:张静(1982-),女,工程师,工作于宁夏房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程管理、监理安全。

上一篇:浅析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网新线接入运营组织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