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学习方式分析

时间:2022-09-22 12:30:29

浅谈高中历史学习方式分析

摘要: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探讨历史规律,掌握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形成从历史学习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研究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现阶段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现阶段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式

历史教材学生粗略都能看懂。在历史领域里,“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得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异。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参考书(《辞海》、教师用教学参考书、教辅书籍等),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浅层式学习方式。

采用浅层式学习方式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由外部产生,为应付教师、考试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主要采取机械学习及一些应付性的、肤浅的、消极被动的学习策略。如:“死记硬背”,它的症结在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结构之间脱节。新知识因缺乏原有知识的支持而不能融入整个知识结构之中,而游离于知识结构之外的知识片段是既无法长时间地保留在记忆中,对许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又是脱离他们的实际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学生对于野史逸闻总是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但当真正考试的时候总是拿不出成绩。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学习就变成了“无意义学习”。 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所以,历史导读的又一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 向联系,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通过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阅读,使学生对历史知 识的认识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整体的,动态的、有联系的,使知识的认识水平能够由表及里逐步提高 。因此,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阅读,采用结构式的记忆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成就式学习方式。

采用成就式学习方式的学生其学习动机随成就产生,主要是为与别人竞争,争取好成绩而学习。他会利用各种学习技能,花费较多的时间和努力遵从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各项作业,努力获取高分。从目前的情况看,采用成就式学习方式来学习历史的学生也是较多的。但这种在自我提高动机下进行的成就式学习,主要是着眼于眼前取得的外来利益(好的成绩、名次),他们对历史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也不会真正意识到这门学科的价值,是不会产生持续而深入学习的愿望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 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 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反复强调和不 断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三、深层式学习方式。

采用深层式学习方式的学生其学习动机由好奇心产生,为满足兴趣、探究意义而自发、主动学习,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编码和有意义的学习策略,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广泛的学习,是一种质的学习概念。类比迁移,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性,不仅有助于解决同类历史问题,而且有助于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其学习结果也是较高的,能认识并监控、管理自己的学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习的“迁移”。 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 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 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 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了阅读对智 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从历史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导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 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 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 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此外,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加强导读也是势在必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 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由于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或不重视,绝大多数学 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依靠考前突击记忆,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因 此,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带着这方面的欠缺,步入高二文科 班,由于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拉大。阅读历史书籍处于机械、无 意义状态的学生往往成为教科书的奴隶,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由于 不具备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 ,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促使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有意义学习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 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并与高中历史教学同步进行。

通过对高中生历史学习方式的研究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造成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教师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许多调查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应当把帮助学生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和学习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把学生是否越来越倾向于深层式学习、主动发展作为衡量历史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的教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