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铁两用车的牵引系统与维护

时间:2022-09-22 12:13:31

浅谈公铁两用车的牵引系统与维护

摘 要:本文主要目的是简单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专属设备――公铁两用车的牵引系统和日常维护,让大家从它的一个重要系统入手,简单了解一下这种不常见设备。

关键词:公铁两用车;牵引系统;维护

近些年来,随着各省市节能型轨道交通,如地铁、有轨电车的迅速发展,我们也相继认知了许多这种轨道交通的专属设备。据《世界铁路发展史》介绍,1980年正美国车辆协会(American car cor poration)下属的北美车辆制造公司试制成功一种联运车辆―公铁两用车(Roadrailer),既能在铁路线上运行,又能在公路上作为拖车运行。样车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几个月时间的试验之后,证明具有经济便宜、节省能源,方便实用等特点。然后,这种车辆便迅速被各国使用和改进仿造。到了中国后这种车辆便被命名为公铁两用牵引车。

公铁两用车是指可在公路行走和轨道运行的专用牵引车,主要用于轨道牵引、调车作业,也可用于轨道货物转运。目前国内市场上主流产品为柴油机公铁两用车及少部分进口蓄电池公铁车。由于国家对环保、节能的大力提倡,使得客户对环境、噪音等因素的关注也日趋密切。而我们这次所要了解的就是意大利生产的――CRAB 2000 E蓄电池公铁两用轨道牵引车。

CRAB 2000 E公铁两用车的工作方式

在了解CRAB 2000 E公铁两用车(以下简称CRAB 2000 E)的牵引系统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工作方式。CRAB 2000 E有两种车轮。三个公路行驶时使用的橡胶轮胎和四个轨道上行驶时使用的带有轮缘的橡胶轮胎。公路行驶时我们只需要打开液压开关,使用车内的液压系统,提供给车底已收起的公路轮胎架起升液压装置以液压动力。使公路轮着陆,整车起升,升至顶点后,关闭液压开关,便可以开启操作板上的公铁转换档,实现公路行驶,使用方向盘驾驶车辆向你的前方或后方行驶。反之轨道行驶时,使轨用车轮对准轨道,开启液压装置,使公路轮收回,待公铁两用车四个轨用车轮对准病落在轨道上后,便可以开启公铁转换档,实现轨道行驶。

CRAB 2000 E的牵引系统

CRAB 2000 E的牵引系统其实很简单。若说它是小马拉大车,它也是一匹内劲十足的小马,因为它的牵引能力有400吨。CRAB 2000 E采用蓄电池做电源,通过逆变器将蓄电池直流电变为交流电驱动2台并联的异步牵引电机。它的主要动力是功率为80 V 的蓄电池驱动的12 Kw,转速.1060 Rpm的牵引减速电机。另外它自身5000 kg的重量和四个提供了足够摩擦力的橡胶轨道轮,在牵引系统中也是占着主导地位的。

CRAB 2000 E采用的是液压和氮气刹车系统。之所以在牵引系统中提到刹车系统,就是因为这是在车辆牵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功能。因为牵引作业中,在车辆到达指定位置后,由于电客车的惯性较大,刹车会出现很长一段缓冲距离,但是液压刹车却可以保证在最短距离内,配合减速电机产生的阻力使车辆停止。

CRAB 2000 E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由于CRAB 2000 E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所以日常的保养必须要仔细认真的进行。

1、紧固螺栓

CRAB 2000 E每次工作后都要检查一次车体紧固部件螺栓,如车底底盘,驱动电机及固定车轴杆的U形螺栓,还有分配刹车线的螺栓,以及七个驱动轮的螺栓。这些部位的螺栓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松动,若是不及时的发现,将会引发严重事故,所以要认真对待。

2、日常检测:

为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CRAB在启动前应进行例行检查。为降低维修费用和减少停工周期,当有故障迹象时应尽早排除故障。 因此需要日常检查设备所有油、水或燃料泄漏以及松动和缺失的螺栓。检查液压系统的油平面和泄漏。并且注意不工作的和损坏的仪表和线路接插件,从而保证设备在发生一般故障之前就得以解决,甚至小到按一下喇叭,确定喇叭的完好,都可以避免一次小事故的发生。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检查紧固螺栓、螺帽和夹箍和紧固车轮的螺栓。连接装置的螺栓和插销。这些都直接关系着CRAB2000的正常运行,因为其牵引系统200吨的牵引重量对各部位紧固件的牢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这些看似简单的螺栓螺母加以重视。甚至我们在每次的作业前都要试一试刹车效果,保证刹车系统的正常。

以上这些,就是CRAB 2000 E公铁两用车的主要部分牵引系统。之所以还要同时介绍相关维护保养,是因为这种看是普通的设备,其内在的技术含金量很大,我们不小心就会被它普通的外观所蒙蔽,把它视作一个很普通的地铁附属设备,但其实他在地铁的维修和维护中却有着很重要的位置,至关重要。若是因为保养不到位,导致它的损坏和故障,会给地铁的维修和维护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最主要一点是它看似简单的牵引系统却隐藏着很多内在的技术,非常值得我们国内广大的机械工作者去学习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世界铁路发展史》

[2]《铁道知识》,2010年02期

上一篇: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企业文化的有效作... 下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