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DL的斗轮撞击形变与性能分析

时间:2022-09-21 11:53:59

基于APDL的斗轮撞击形变与性能分析

【摘 要】 依靠APDL命令流,进行完好斗轮受到撞击的瞬态分析,以及受损斗轮工作状态的预测分析,得到受撞斗轮的塑性变形与使用性能评估。

【关键词】斗轮;撞击;APDL

1 情况简述

某港口卸料场内放置在支撑架上的斗轮,受外力撞击后从架上飞出,碰撞侧旁的铁壁容器与墙壁后落地。经现场检测,撞击位置如图1所示,斗轮圈梁圆度公差

2 完好斗轮受到撞击的瞬态分析

(1)使用APDL命令流建立斗轮体的有限元模型。

(2)施加约束,在撞击位置试加载,循环求解,得到贴合斗轮体实际变形量的集中载荷信息。

(3)进行有限元分析。图2中斗轮体应力、形变云图显示:

①通过反演预测,若斗轮现有的变形量全部来自于外力撞击,则外力对斗轮的撞击力F约为277560N,径向分力约为247030N,切向分力约为126570N。

②斗轮体的最大形变发生在碰撞位置处轮圈与铲斗承载梁的相交区域,变形量12.5mm。

③斗轮体轴孔变形量接近为零,该处应力值20Mpa。斗轮体轴孔与大轴采用胀套连接,不足20Mpa的冲击压强由内、外环吸收,使大轴不受撞击损伤。

3 受损斗轮工作状态的预测分析

一般情况下,判断撞击是否产生内部微小裂纹与晶格变化,需要借助超声波探伤、金相组织分析等手段。为了预测受损斗轮的工作状态,在原命令流中将撞击位置处的一段轮圈处理为壁厚降低的变截面梁(Ⅰ),将撞击位置处的铲斗承载梁处理为两段悬臂梁(Ⅱ),按正常工况加载,查看斗轮体的应力与形变结果。若最大应力仍小于许用强度,那么理论上被撞后的斗轮具有可用性。分析过程如下:

(1)修改梁参数,单元属性保持不变,如图3所示。

(2)计算斗轮在正常工况下的受力。撞击位置处的铲斗没入煤堆时,悬臂梁受力最大,斗轮体最容易受到破坏,如图4所示。铲斗掘入物料中的力学模型十分复杂,为简化分析,可以从能量角度估算煤堆对最底部铲斗的反作用力F。

(4)施加约束和载荷,分析斗轮体应力、形变云图,得到如下结果:

①工作载荷引起的最大形变发生在悬臂梁上,形变量

②最大应力值

③对照斗轮受到撞击的变形图,工作状态下斗轮圈梁的变形量反而减小,形位误差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

4 结语

(1)根据仿真分析及现场工况判断,该斗轮理论上是可以使用的。

(2)撞击造成斗轮体产生较小的塑性变形,使圆弧挡料板与斗轮间隙方差增大,降低了取料效率、增加了圆弧挡料板的局部磨损。

(3)大轴未发生塑性变形,撞击对大轴的使用寿命未产生影响。

(4)受煤料离散力的作用,斗轮的不平衡度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参考文献:

[1]文豪,杨玉娴.无格式斗轮取料机斗轮直径计算方法的研究[J].山西机械,2001(2).

[2]詹万成,吴云果,吴士金.ANSYS在冲击(撞击)荷载作用下桥墩应力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13(3).

[3]秦琴,陶津平,邱峰,蔡国华.基于ANSYS APDL的复杂载荷加载法[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9(2).

上一篇:转载点导流设备的改造与应用 下一篇:高职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