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不同自尊结构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9-21 11:44:50

抑郁与不同自尊结构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蒙若B(1987-),女,心理学硕士,广州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咨询。

摘要:抑郁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从自尊水平来研究,包括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外显与内隐自尊的差异与抑郁的关系;二是从自尊稳定性角度来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外显水平的自尊稳定性上,缺少内隐水平自尊稳定性的研究;三是结合自尊水平和自尊稳定性的角度来研究,但从这个取向进行的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关键词:内隐自尊,外显自尊,自尊稳定性,抑郁。

1.前言

关于抑郁和自尊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抑郁和自尊之间有密切关系,ICD-10就把抑郁定义为缺乏自信心或自尊,不合情理的自责。有学者提出抑郁的认知理论,他们认为个体在信息加工、期望归因及自我评价上的消极偏向是导致抑郁的高危因素。但抑郁与自尊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至今仍无明确的结论。这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一是关于自尊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二是抑郁和自尊的因果关系难以得到证实。

2.自尊结构与抑郁的关系

对自尊结构的研究,仍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刘皓明和张积家(2004)曾指出自尊结构的研究有四个主要方向,一是内隐自尊研究;二是从总体自尊到具体自尊的研究,三是从自尊的稳定性角度进行研究,四是注重自尊的跨文化研究。由此可见,自尊结构尚未确定。因不同结构的自尊的测量方式和定义的方向的不同,对于不同结构的自尊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也无法确立。目前,从自尊角度来研究抑郁主要有两个取向,一个取向是从自尊水平出发,另一个取向是从自尊的稳定性来进行研究。

2.1从自尊水平来研究自尊与抑郁的关系

首先,从自尊水平的取向研究抑郁主要包括了两大类: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外显自尊及内隐自尊的差异,还有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不一致性对抑郁症的影响。

2.1.1抑郁与外显自尊的关系

关于抑郁症患者的外显自尊的研究,目前得出的结果比较一致。认知易感理论强调了三类消极认知能够导致抑郁,其中一种就是对自我的消极看法。抑郁无望理论也认为低自尊与抑郁伴随出现,消极归因的个体倾向于对稳定的、普遍发生的消极事件进行内部归因,从而降低了自己的自尊水平,也容易产生抑郁。还有大量研究结果都支持抑郁症会使患者减少对自我的积极看法。

2.1.2抑郁与内隐自尊的关系

对抑郁症患者内隐自尊的研究则得到了与外显自尊不一致的结论。Gemar等(2001)采用内隐联想测试检验了前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在负面情绪诱发前后的内隐自尊水平。结果发现,前抑郁症患者的内隐自尊水平更高,在负面情绪诱发后,其内隐自尊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有更大程度的下降。Franck等(2008)采用相同的研究程序进行验证,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为了排除特定研究方法的影响,De Raedta等(2004)采用内隐联想测试、名字字母偏好、外显情感西蒙任务这三种不同的内隐自尊的研究范式进行实验,结果也表明了抑郁症患者存在与正常人相似甚至更高的积极的内隐自尊。这说明了在潜意识的层面上,抑郁症患者并没有看低自己,而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评价。

2.1.3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不一致性与抑郁的关系

这种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不一致性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此,有研究者提出内隐自尊代表的是理想我的自尊水平,而外显自尊代表的则是现实我的自尊水平(Franck,2007)。抑郁症患者在内隐自尊上的水平与正常人相同,甚至更高,即他们的理想我是积极的。但是他们在外显自尊的水平上较低,认为现实我是消极的。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可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所以,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之间的差距被认为是预测抑郁的最佳因素。Schroder和Rudolph(2007)研究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不一致性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之间交互作用的预测效应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低外显自尊的被试中,如果内隐自尊越高,那么越倾向于用消极的归因方式;而在高外显自尊的被试中则没有显示这种差异。还有研究发现,外显和内隐自尊上的差异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愿有影响。低外显自尊和高内隐自尊的抑郁症患者比外显和内隐自尊都较低的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更多的自杀意愿(Franck,2007)。

2.2从自尊稳定性取向来研究自尊与抑郁的关系

自尊稳定性取向是研究自尊与抑郁之间关系的另一种理论取向。自尊的不稳定性指在不同时间点,自尊会随日常的压力和推力有相对较大波动(Kernis,1993)。自尊稳定性一般由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个体自尊得分的标准差来决定,标准差越大,自尊稳定性越低。从抑郁的病因理论素质应激模式(周雅,2010)来看,抑郁产生的基本原因是消极事件和易感因素。由于每个人生活中出现消极事件的机率是相近的,因此,易感性对个体是否会得抑郁症的影响更大。而自尊稳定性类似于一种易感性,自尊越稳定,个体的自尊受消极事件的影响就越小,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

目前从自尊稳定性来研究自尊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还较少。Franck和De Raedt(2007)的被试为前抑郁症患者、当前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让其在连续一周内每晚作答一份相同的自尊问卷。结果发现,前抑郁症患者和当前抑郁症患者的自尊稳定性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正常人。同时研究还发现,自尊稳定性与自尊水平也存在一定联系,自尊水平越低,自尊越不稳定。但Knowles等(2007)以缓解期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缓解期的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为被试,采用上述相同的量表和方式,结果发现缓解期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自尊稳定性显著低于缓解期的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而缓解期的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自尊稳定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2.3结合自尊水平与自尊稳定性的研究取向

自尊水平的取向和自尊稳定性的取向是当前关于自尊与抑郁之间关系研究两个重要方向。还有一批研究者试图整合这两种研究取向。有研究者提出了高自尊异质性假设,即高自尊存在多种类型,如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安全高自尊指个体的自尊是架构良好和安全的,与广泛的心理调节和幸福指标正相关;脆弱高自尊同样反映了积极的自我感受,但它容易受到威胁信息的损害(杨昭宁,2009)。

Virgil Zeigler-Hill研究了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自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高外显自尊的个体中,内隐自尊越低自尊越不稳定;低外显自尊个体中,内隐自尊的高低不影响自尊稳定性。杨昭宁等人以中国学生作被试,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都高的个体的自尊稳定性最高。

Franck等人研究比较了自尊水平和自尊稳定性对抑郁症状的预测作用。他们发现在自尊稳定性上,前抑郁症患者和抑郁症患者无显著差异,但两者都显著低于正常人。同时,自尊稳定性与自尊水平有关,自尊水平越低,自尊越不稳定。研究还比较了自尊水平和自尊稳定性对六个月后抑郁症状的预测程度,发现自尊稳定性对六个月后的抑郁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有研究表明,内隐自尊的预测作用要好于外显自尊,而Franck的研究只采用外显自尊水平来代表自尊水平,因此,他们的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

3.自尊与抑郁的研究不足和展望

3.1目前自尊与抑郁的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

从上述总结可以看出,目前有关自尊和抑郁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首先,现有研究达成的唯一共识就是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都高的个体最不容易抑郁,他们对自己的实际评价与对自己的期望是一致的,自尊稳定性也是最高的。但除此之外,其余类型的自尊与抑郁的关系还不明确。

其次,自尊本身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自尊与抑郁关系研究的重要因素。回顾之前的研究,学者们对自尊究竟有几个维度,应有几个考察标准还没有达成共识。自尊对于抑郁的意义研究是伴随着自尊结构的发展而进行的,自尊结构没有得到确认,自尊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也很难有一个解答。

最后,关于抑郁和自尊的研究方法、统计方法及被试上也有一定的局限。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对外显自尊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是量表法,内隐自尊的测量采用内隐联想测试、姓名字母偏好范式等内隐实验范式,对自尊稳定性的测量主要是重复的测量问卷形式。这些方法本身均存在一些问题。在统计方法上,主要有多层线性回归和用二分法划分不同组别这两种方法,这可能影响结果的一致性。在被试上,一些研究使用的是一般的学生人群,另一些研究使用的是抑郁症患者,这两种群体本身的差距也会对结果有影响。

3.2自尊与抑郁关系的研究展望

结合有关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与研究的主要不足,未来自尊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可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更好的结合自尊水平与自尊稳定性两个维度来研究自尊与抑郁的关系。如先前所述,当前的自尊稳定性仅仅是从外显自尊的自尊稳定性着手,而没有考虑内隐自尊的自尊稳定性。因此,可以考虑结合两种自尊稳定性已经两种自尊水平来研究。

其次,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可以考虑更多的引进ERP、FMRI等方法来说明问题。但由于这些研究方法本身,可能会使被试量、实验次数及时间等受到限制,所以还是需要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来说明问题。(作者单位:广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皓明,张积家.(2004).自尊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心理科学进展,12,567-572

[2]杨昭宁,槐玲玲,王晓明,(2009).内隐和外显不一致自尊与自尊不稳定性的关系.心理科学,32,1352-1354

[3]周雅,刘翔平,苏洋,冉俐雯,(2010).消极偏差还是积极缺乏:抑郁的积极心理学解释,心理科学进展,18,590-597.

[4]De Raedt,R.Schacht,R.Franck,E.& De Houwer,J.(2006).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revisited:Implicit positive self-esteem in depressed patient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44,1017C1028.

[5]Franck,E.De Raedt,R.&De Houwer,J.(2008).Activation of latent self-schemas as a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factor for depression:The potential role of implicit self-esteem.Cognition and Emotion,22,1588-1599.

[6]Gemar,M.C.Segal,Z.V.Sagrati,S.& Kennedy,S.J.(2001).Mood-induced changes o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n recovered depressed patients.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10,282-289.

上一篇:让每一朵花都美丽绽放 下一篇:为“儿童影视分级制度”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