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21 11:01:25

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摘要:文章简述了后浇带的功能、分类及留设方式,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结构和功能的需要,以及城市用地的限制,很多工程在高层主楼的一侧周边布置层数不多的裙房,作为网点、配套辅助设施使用。由于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高差十分显著,荷载极不均衡往往造成基础内力与地基反力的较大差异,如果地基基础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为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和解决主体结构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等问题,工程施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施工处理方法即为预留后浇带。

一、后浇带概述

后浇带就是指施工期间,在现浇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适当位置设置一定宽度的临时性的变形缝,等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间的沉降差稳定后,或在混凝土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再在缝内浇筑混凝土填充封闭,后浇成连续整体结构,从而达到不设置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按其所起作用的不同,后浇带可分两种:一种是为调整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问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沉降后浇带;另外一种是为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收缩和温度应力开裂而设置的后浇带称为伸缩后浇带。

二、后浇带的留设

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浇带一般留设在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工程后浇带留设一般有3种形式,如下图(a)、(b)、(c)所示。如果从受力角度来说,(b)、(c)方式较为合理,后浇带与原砼接缝较好。如果从施工方面来讲,则(a)方式较为方便。总之,采用哪种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三、后浇带的施工

(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2)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d;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d。

(3)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浇筑结构砼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砼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d的保温、保湿养护。

四、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地下1层,地上24层,建筑总面积47036m2,楼房总长度121.95m,l~3层为裙房,主体结构为梁式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

(二)后浇带的设计

本工程地下设2道沉降后浇带,3道伸缩后浇带,地上主裙楼间设沉降后浇带,主楼设一道伸缩后浇带,宽度均为800mm。

(三)施工准备

工程施工之前,要针对后浇带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本工程的施工后浇带接缝形式、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接缝收口形式、钢筋处理方式、地下室底板、墙板与两侧混凝土接缝防水做法,同时需明确设计要求的后浇带宽度、间距、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问题。后浇带施工前应对材料、施工时间、现场状况进行检查核对,以确定对设计与规范的符合性,并做好核对记录。

(2)施工前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把关,确保材料质量。掺合料应使混凝土达到预定改善性能的要求或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取代水泥,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取代水泥的最大取代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四)后浇带模板支设

(1)底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底板后浇带采用钢筋做骨架铺双层钢丝模板支护。钢筋骨架做法:竖向立筋采用φ25钢筋,间距200mm;水平筋采用φ16钢筋,间距100mm。钢丝网片板与钢丝网片板之间的接口及下口50mm保护层的接口必须封闭,50mm保护层露口下方遇底板纵向钢筋处将下翻网片剪开,向里平铺200mm(入图1所示)

(2)墙体后浇带模板支设。墙体采用木模支设,先在竹胶板上按钢筋间距锯出豁口,竹胶板背面钉50mm×50mm木方做背楞,宽度为墙宽的2/3,长度同墙高。拆除时先将支撑木方拆除,再拆除竹胶模板。

(3)顶板梁后浇带模板支设。顶板后浇带采用木模支设,做法与墙模相似,但锯齿模采用一块竹胶板制作,竹胶板上下开豁,豁口间距同钢筋间距,背面钉木方做背楞。支设时在后浇内用短木方横向支撑加固。梁后浇带用钢丝网模板支设做法参照底板后浇带。

(五)钢筋绑扎

后浇带处的钢筋数量众多,钢筋的固定是后浇带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按照设计要求,认真进行钢筋翻样,经审查合格后进行钢筋加工。底部钢筋使用定型塑料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正确。接槎处模板按照钢筋位置逐一切槽,使钢筋正确、牢固地嵌入槽内。

(六)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掺加14%微膨剂。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特别是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振捣过程中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浇筑完成1~2h后再抹平、压光,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振动和冲击。

(七)防水措施

后浇带接缝形式与两侧混凝土接缝防水是做好防渗漏的关键。采用钢板止水片防水,则钢板止水片接头必须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50mm,焊接必须4个方向焊接,焊接中必须饱满,无夹渣、咬肉、气泡;在内墙、顶棚后浇带接缝处用柔性腻子涂刷两遍,可避免沉降及伸缩过程中产生细小裂缝。

(八)保护及养护措施

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收水后12h以内应及时覆盖一层塑料布密封保湿,塑料布要搭接严密不得有混凝土现象,并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防止混凝土早期失水过快。养护时间至少14d以上,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进行施工作业。

该工程交工至今,后浇带位置无开裂、漏水现象发生,没有对地下室的设备使用造成任何影响,达到了设计要求,业主对后浇带及防水工程质量很满意。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某化纤厂捻线车间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分析 下一篇:浅谈真空吸水施工工艺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