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运动中非持拍手技术的应用及作用

时间:2022-09-21 10:48:44

网球运动中非持拍手技术的应用及作用

摘 要: 本文作者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学有关理论,结合在网球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分析总结了非持拍手的作用和技术要领,指出将非持拍手技术合理地融入到网球教学和训练的全过程,对提高网球技术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现代网球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 网球运动 非持拍手技术 要领 作用

网球(tennis)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长期坚持网球活动,青年人能够保持青春活力和健美的形态,老年人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推迟衰老。网球最早在欧洲流行,尔后在美国普及并形成高潮,网球是隔网的对抗项目,没有身体接触,安全、文雅,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成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球类运动。19世纪后期网球传入我国。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网球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教学书籍[1-3]和研究论文[4-7],为初学网球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料。

在网球教学和训练中,人们对握拍、引拍、击球点、重心、脚步移动等都特别重视,我们在网球场上经常可以听到教练员提醒学员“早引拍”、“侧身转肩”等指令,然而对非持拍手技术动作的要求不够明确,往往一带而过。事实上,许多业余网球爱好者或学员之所以击球不稳,发力不畅,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非持拍手动作不自然或不规范。相反,那些击球稳定有力、动作优美舒畅的职业网球选手在击球的同时,一般都是有节奏、流畅地运用了非持拍手而充分发挥了其技术作用。因此,正确地认识非持拍手的作用,并将其技术要领融汇贯穿于网球教学的过程,必将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网球技术。

一、非持拍手技术基本概念

在网球比赛中,经常看到众多的球员打法各异,就正手击球而言,不外乎东方式击球和西方式击球两种。由于日常生活习惯和身体的运动生理特点等因素,很多初学网球的学员常常选择由东方式正手击球开始学习网球。东方式击球是采用正手握拍,其左手即非持拍手[1、6]。无论是东方式和西方式击球,如果说运动员的正手是用右(左)手握拍完成击球动作,那么他的左(右)侧手和手臂包括肩部皆称为非持拍手。进而言之,所谓非持拍手技术,指的是在击球过程中非持拍手应完成的一系列规范动作和技术要求。

二、非持拍手的作用和技术要领

1.帮助维持良好的身体平衡

众所周知,身体的平衡在现代网球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身体平衡是稳定而有力地击打来球的保证,同时也是快速回位、迅速。在整个击球过程中,非持拍手的合理位置和运动轨迹可以使身体保持平衡。

保持身体平衡和肩膀水平位置,是底线击球的基本条件[1]。有些学员容易犯的错误有:身体后倾,击完球后退,左肩高而右肩低,经常把球打飞等,这都是没有利用非持拍手调整身体平衡的结果,因此也就很难打出稳定的正手击球。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有两点:一是在正手击球时,左臂要自然放松,抬起置于身体的侧前方,随挥动动作完成时位于身体同侧;二是单手抽球和削球时的瞬间,非持拍手要同时向后、向上随挥,直至让身体呈飞鸟状[1]。

另外,发球时抛球手的动作对击球方向和球速都有影响。对于发球来说,抛球无疑是关键,例如,达文波特在发球时,每次抛球都很自如,发过网的球几乎都能达到理想的区域。但初学者往往左手抛球后习惯过早地落下,肩膀也会不知不觉地打开了,这导致身体随挥时丧失了平衡,发球就失去了有效攻击性。因此,发球时要求左手抛球后应留在原位,直到击球前瞬间才向下落,并迅速收于体前卷曲在腹前,手臂抱着身体,以求最大限度地缓冲身体的前冲力,维持良好的身体姿态,随挥时将感觉到更平衡,发球质量便能得到改善。

同样,如果在击球后能够保持身体有良好的平衡,则能为击球后的回位赢得更多的时间,让每一拍击球间的衔接更为紧凑合理,可以打出稳定的正手击球。

2.帮助预测来球的距离和判断击球点的位置

将球准确有力地打向对方场地,准确的击球点是基础。

在正手击球引拍时,教练员应着重指出非持拍手的动作要领,使学生注意发挥非持拍手的作用。特别是在东方式正手击球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大多数初学者都是从东方式正手击球开始学习网球的[1、3、6]。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学生在徒手挥拍这一教学环节中,一般能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在击打反弹球时由于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球感,往往因为找不到合理的击球点而又急着要将球打过球网,慌乱中忽视了击球的技术环节,于是很容易造成击球的动作变形,以致击球失误。这时教练员应该及时提醒学生,要求其非持拍手向前或向侧前方伸出,指向来球的方向,用来判断、预测球与身体的距离远近,从而决定何时向前挥拍击球。

为了保证教学进程和增强学习信心,在进一步加强球感训练的同时,教练员还应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合理的击球点的位置。在教学中对学生非持拍手技术规范的强化要求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如前所述,发球是抛球手在抛球后直到击球前一瞬间才开始下落,抛球手臂在空中停留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目测来球的距离和准确判断击球点的位置。在一般情况下,抛球手手指尖上方就是击球点。在学习高压发球技术时,要求学生非持拍手向上伸出指球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对击球点的判断[5]。

3.有助于充分地转肩

网球场上经常听到教练员在提示学员“侧身”、“转肩”等,正反手击球无论是采用关闭式站位或是开放式站位,对现代网球而言,“侧身”、“转肩”都是为更好地完成向前挥拍而做的准备动作,同时也是为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击球的力量来源于下肢积极蹬地的反作用力,依次经过其膝、髋、肩、手臂最后作用到球上,这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力的依次传导的自然结果。击球时要依靠身体重心前后、左右移动时产生的惯性来对抗来球,而侧身、转肩的目的就是要给向前挥拍加长工作距离,完成超越器械,使击球更有力、更轻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见到有的学生过多地依靠手臂的力量去击球,其动作表象就是肩没有转到一个合理的角度,肩轴和球网的角度太小,于是使击球前应储备的势能打了折扣。有的学生为了将球打快打深,甚至还利用曲肘的力量来击球,其实,在持拍手前摆和击球的瞬间,肘关节的角度应保持相对的恒定(≈100°)[3]。反复多次地利用曲伸肘关节的力量来发力对抗来球和过多地利用手臂的力量击球效果不佳不言而喻,而且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对于很多业余网球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对击球动作合理性的把握是相当有限的,这就需要教练员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在两人对打和多球练习中,学生注重的是尽量把每个球打过网且不出界,或是尽量把球打深打快,而很少注意到自己是否在击球前很好地完成侧身、转肩等重要环节。这样的情景我们在训练中并不少见。但这样经过反复的练习,一个不合理的技术动作很可能就这样被定型了,以后再想纠正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出现了运动损伤就更加得不偿失了。因此,回球的质量固然重要,但击球动作的合理性、科学性更重要。这就要需要教练员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转肩动作呢?方法并不难,只需要求在击球前多留意非持拍手的正确位置即可。根据握拍方式和脚下站位方式,引拍时要求学生非持拍手向来球方向伸出指球,或左右手像被手铐铐上一样同时向后引拍等都是不错的方法。特别是西方式击球时,左手的首要作用就是转动肩膀,其次才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帮助判断球的位置。所以,西方式击球时左手要求靠近右手。有些职业球员的西方式击球,左手很靠近右手,好像戴手铐一样,以此保证能更充分地转动肩膀,从而在击球时增加肩膀的回转力量[1]。单反手击球时,非持拍手在引拍阶段应积极主动向后拉拍,其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快速、充分地转肩引拍,为回击来球争取理想的击球点赢得时间,尤其是在回击对方快速来球时其作用更为明显。

4.帮助加快击球时拍头的速度

现代网球要求拍头击中球的一瞬间的速度应该是最快的,因为此时拍头速度的大小决定了击球力量和球旋转速度的大小。向前挥拍是一个超越器械的鞭打动作,躯干快速有力的转动对击球手臂的滞后运动极为重要[5]。在挥拍前摆早期可拉伸肩部肌肉储存弹性势能,为把储存的势能最大化地传送到球上,除了做到充分转肩之后的有力蹬伸、重心由左脚到右脚转移的流畅之外,关键是向击球方向转髋、转体、转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观察到学生虽经过充分准备,在有力蹬转、挥拍后,拍头的鞭打效果却不尽人意,问题就出现在非持拍手这侧肩的转动时机上。在向前挥拍时,非持拍手这侧肩如果过早回撤,持拍手这侧肩所储存的势能就被过早地释放了,不能最大限度地作用在球上。因此,在用力蹬转的同时,要求学生的非持拍手同侧的肩要沿着挥拍击球方向保持一定时间后再完成转动,这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样,发球也会出现类似肩的转动时机问题。抛球手臂过早下落和肩部过早转动打开,会让挥拍前所储存的能量不能最大限度地传递到拍头上,降低了击球时拍头的速度,发球也就失去了有效的威力[4]。

观察优秀运动员在正手击球时,可以发现他们的非持拍手在完成击球后都是很自然地曲肘于同侧身旁和肩上,例如莫里克的开放式正拍技术精湛至极,妥善利用的非持拍手技术也功不可没。而许多初学者此时非持拍手往往交叉于身前,有的伸肘置于体后。这种不规范的动作对击球的效果都有不小的影响,都会减缓拍头的速度。

在网球挥拍击球过程中,髋和躯干有力转动时,手臂动作的变化也应有相同的作用。前面曾提到,持拍手的肘关节在击球过程中有相当一段时间应该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角度,这样改变转动半径的任务就交给了非持拍手臂。快速曲肘使转动半径突然变小,转动速度也跟着迅速加快,这时产生的角动量也增大,把它作用在球上,击球的力量和球的旋转的转速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5.帮助双手反拍击球更加稳定有力

对许多人来说,很快掌握双手反拍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但如果多注意你的非持拍手的话,你会有一个飞速提高。多数人都认为持拍手更为重要,但实则不然。虽然你的右手更有力,但如果对右手依赖过多,回球的质量却会大打折扣。其实对双手反拍而言,左右手在前挥击球时所发挥的作用和用力比例各有不同。

现代网球双手反手握拍主要有三种握法,第一种即左手东方式右手东方式;第二种是左手东方式右手大陆式;第三种是左手西方式右手大陆式。三种握拍方式各有特点。第一种较多见、较传统,适合交有力量的男子(以阿加西为代表)。第三种以女子较为多见,是比较现代的握拍方法(小威和莎拉波娃为代表)。第二种相对中性(以休伊特为代表)。双手反拍击球以左手用力为主(以右手持拍为例),左手主要起向前推的作用,右手起向上拉的作用。第一种握拍方式,左右手的用力比例是左手占60%。右手占40%;第二种握拍方式,左右手的用力比例是左手占70%,右手占30%;第三种握拍方式,左右手的用力比例是左手占80%,右手占20%。

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习惯,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握拍方法,让学生明确持拍手和非持拍手在击球时的作用和用力的比例,勤加练习,会让学生拥有一个出色的双手反拍技术。

三、结语

在国内各种网球教学中,尚未见到明确统一的非持拍手技术的规范和要求。笔者根据运动技术训练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对非持拍手技术在现代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和规范作如下小结。

1.非持拍手技术在网球教学、训练中不容忽视。

2.非持拍手技术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帮助充分地转肩和保持肩膀的水平;二是预测来球与身体的距离,帮助判断准确的击球位置。

良好的身体平衡是稳、准、深击打来球的保证,也是快速回位完成下一拍攻防转换衔接的关键。侧身和充分转肩则可储存能量、延长向前挥拍的工作距离、加快拍头速度、增大击球力量和球的旋转,提高击球的有效性。

准确预测来球与身体的距离,可帮助决定向前挥拍击球的时间、判断击球的位置、增加击打不同速度和旋转的回球的稳定性。

3.非持拍手技术规范和要求

在教学和训练中,对学生非持拍手的运动轨迹、最后的结束位置和左肩转动时机都应有严格的要求。

(1)自然放松抬起置于身体的侧前方。

(2)以身体躯干为纵轴转动,随挥动作完成时置于身体左侧,而不能在体前双手交叉或直臂置于体后。

(3)击球时左肩不应过早回撤,应在右手向前挥拍的同时。

参考文献:

[1]汪俊著.网球全程点拨[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7-69.

[2]宋强主编.网球发球技术图解[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91-106.

[3]孙卫星编著.现代网球技术教学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50-53.

[4][美]胡安・努诺兹编译.长号・用抛球手抱住自己.网球.《网球》杂志社,2005.9:80.

[5][美]翠茜奥斯汀编译.彭俊.完美高压・网球.《网球》杂志社,2005.9:87-89.

[6]刘泳.网球初级教学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33-35.

[7]周启亭.网球正、反手击球的教学方法[J].体育函授通讯,1994.2:78-81.

上一篇:高职日语精读教学中如何互动 下一篇:几种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日语精读课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