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学生对分数理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9-21 10:33:02

略谈学生对分数理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涉及分数内容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困惑。当单独进行分数概念的学习时,学生总觉得非常简单易学,而一旦进入分数乘除法的学习后,老师们会突然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雨后春笋一样陆续暴露出来了。虽然我们在课堂上想方设法让学生厘清分数的概念,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最近,笔者有意识地关注了这个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一、缘起:从一道高频出错题想起

在五年级教学完“分数的意义”后,学生做“每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这类题时,正确率较高;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学生做“每份是多少米”这样的题目,正确率也很高。但当这两个问题合二为一时,如在练习中经常会碰到这类题目:一根绳子长3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学生错误相当多。下面这题是六年级上学期开学时做的课堂练习,全班48个学生,有17个做错,主要错误如下:

其中有一个学生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免考生,教师问他:“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米,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把1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 求每段长应该是7÷10;不对,是10÷7,噢,不对,不对,应该是7÷10。”这个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仍认为应该是米。看来,错误在学生头脑中真是根深蒂固。为什么学生在建立分数概念时会产生错误呢?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两种意义?

二、剖析:学生出错原因与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从学生、教师角度考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之一是由于这类题目中的两个问题非常相似(特别是所求数量没带单位时),许多学生区分不了这个问题是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是求具体的数量。当然其中反映出来的是学生对分数的两种意义的理解不够透彻,正是认识上的这种不足,才造成学生混淆分数作为一个数量和作为一种关系的根源所在。因此,分数兼具数的性质和比的性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错误多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不透彻有关。

原因之二是学生存在思维定势。在低年级求每份数时,总数总是大于份数,并且能被份数整除。到了五、六年级,在求具体数量且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学生思维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一旦碰到份数比总数大,或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学生解题就无从下手,只能凭感觉行事了。

原因之三是由于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分数意义的教学要点,往往就课而论,以解决本课时的知识目标为重点,忽视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知识结构的逐渐整合,原本隐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三、追溯:教材编排反思

对于分数意义,人教版教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年级上册,主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和直观图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第二阶段是五年级下册,把多个物体或多个图形看做一个整体,概括出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再接着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初步学习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此时涉及分数的两种含义:(1)表示一种关系;(2)表示具体的数量。从教材的编排中,可以看出有诸多不利于学生区分分数两种身份的因素。

1.分数两种意义在教材中的轻重失衡

在第一学段,教材所有内容都是理解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容易使学生根深蒂固地建立起“分数就是部分和整体的一种关系”的思维模式。第二学段虽有1课时来理解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但相对于已建立起强大的“部分和整体的一种关系”来说力量显得过于单薄,在脑海中不能留下明显痕迹。

2.定义分数意义的角度较为单一

分数既然有两种含义,在定义分数的意义时理应都有所涉及,而人教版教材在分数的意义一节中对分数的概念表述为: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可以看出教材对于分数这一概念的解释角度比较单一。

3.不能利用整数中已学知识进行正迁移

教材在编排分数与除法、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特意绕开整数除法中相对应的知识,而用分数表示一种关系去解释,既使学生对用分数求具体数量难以接受,无法理解;又使得整数除法与分数中求具体数量的知识相隔裂,使学生的知识不能发生正迁移。

在对学生和自身进行剖析,对教材进行反思后,我们可以改进教学,从而使学生少出差错。

四、策略:教材把握与教学改进

策略一:有效利用迁移,简化分数的两种认识

在初步接触分数之前,学生已有了在整数范围内求每份数、份数、倍数的基础,分数的意义其实与倍数、每份数的求法相关联。所以在教学分数意义时,应突出分数是对整数的一次扩充,应让学生看到分数与整数的相同之处,充分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对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扩充,完善其知识体系:当我们设定了一个标准后,另一个量与“标准”比较后,结果是整数就是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表示几倍;当与设定的标准比较的结果不足1时,就是现在要学的知识,我们用分数来表示;而当这个标准是自然数1时,分数跟整数一样,表示具体的数。把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数的时候,与整数中每份数的求法一样,只不过因为现在的得数不能整除而用分数表示而已。假如我们能充分利用整数知识的正迁移来指导分数意义的教学,学生头脑中的分数就不再显得那么特别,学生对分数的建构就不会另起炉灶了,因为分数跟学生早已熟知的整数一样,没有什么特别。

策略二: 调整教学内容,整合分数的两种意义

在人教版教材中,分数是以份数定义。其实分数应是两个自然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即商定义。所谓份数定义,只是初步认识时的过渡说法。至于比定义,则是商定义的引申。分数的本质在于“能够表示不能整除情形下平均分以后得到的那个结果的大小”。这就是说,a能整除b(a、b都是自然数,a≠0)时,其商是整数;不能整除时,其商就是新的数,我们称它为分数。

既然分数的定义只有商定义一个,那么我们可以在学生学习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再来学习、总结分数的意义,把分数的两种意义进行整合,明确把分数定义为两个自然数相除的商。如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教师就可以整合分数两种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n份,表示这样的m份,相当于求m是n的几倍,但由于现在得数小于1,所以结果我们不用“几倍”而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这样,把分数两种意义整合为一个后,大大降低了分数意义的难度,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策略三:调节教学轻重,平衡分数两种认识

我们从教材编排中不难看出,更多安排的是求部分与整体的一种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调节教学轻重,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分数表示具体数量的比重,使学生对分数两种意义的理解在认识上有所平衡。如我们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从最基本的测量与分物入手,让学生在刚认识分数的意义时,就留下深刻印象: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

测量:用1分米长的绳子去测量单人课桌的长

(1)学生测量后反馈:5分米多一点

(2)多一点是几分米呢?(引导学生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再测量,学生发现是分米)

(3)说说分米的意思。

也可在课堂上进行分物: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到多少个?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调节教学轻重,适度增加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的讲解,学生在认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重视,而不会忽略某一种。

策略四:拓展题目类型,强化分数两种意义

除了上面几点,我们还可以在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中下工夫。一是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专门设计一节练习课;二是平时每天课后,教师改变题目的情景,让学生适当做几题,如:

1.把12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份是这些月饼的( ),每人有( ) 个月饼。

2.A.把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份是这些月饼的( ),每份有 ( )个月饼。

B.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份是这些月饼的( ),每份有( )个月饼。

C.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3份是这些月饼的( )。

3.(1)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它的,还剩下它的( );剪去米,这根绳子还剩下( )。

(2)1块烧饼的与3块烧饼的( )相等。1千克的,与3千克的( )是一样重的。

通过这样分数两种含义的对比练习课,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分辨此类问题,学生在检测中便不会出错了。

上一篇:开展校际联动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略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