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有方向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2-09-21 09:45:31

给孩子有方向的数学课堂

【教学背景】:

二年级(上册)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有两个内容:一是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便于学生在生活中更具体、细致地了解物体所在的位置。二是会看简面图中的路线,作为方向知识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方向感。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初步总结,也是进一步学习用方向和距离这两个要素确定物置的基础。

【教学片断】:

师:“四面八方”的四面指哪四面?

生:东、南、西、北。

师: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后面是什么方向?左边呢?右边呢?

生: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

师:把这四个方向画在纸上,应该怎么画呢?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出示例图。师:图中有哪些建筑物?你能根据图中已给定的北的方向,说说其它三个方向吗?

生边指边说:东、南、西。

师: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些什么?

生: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分别有少年宫、电影院、火车站、汽车站。

师:超市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生: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中间。

生: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所以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师:根据超市的方向,你能说说公园的位置吗?

生:因为公园在学校的西面和南面之间,所以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

师:你知道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

生:人民桥是在学校的西北面,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小朋友,你们又认识了哪些方向?

生: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思考与分析】:

1?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新课的导入很重要,一上课就能抓住孩子的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我是以情境导入,还是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导入好呢?

导入要有数学味,让学生有方向感。在备课时,我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喜欢形象、有趣的事物,为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第一次我设计了情境导入,找到一篇《有趣的司南》,通过数学小故事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司南,还设计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仪器的神奇。但这样的导入耗时过长,容易喧宾夺主,孩子会把注意力都放到司南上,数学味淡了,反而不利于新课的学习。于是,我还是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导入。从成语“四面八方”开始,请学生说成语中的“四面”指哪四面,从而引出了东、西、南、北,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如何来辨认教室中的这四个方向,通过学生说一说、指一指,让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物体的位置初步有了方向感。再过渡到:如果我们把这4个方向画在纸上,应该怎么画呢?然后又以某学校为背景图,说说学校四周建筑物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确认东、西、南、北这4个方向,为新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2?郾因为生活中的方向与平面图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将平面图上的方向正确引入到生活中,这是一个关键。平面图上的“八方”与生活中的“八方”怎样形成一致性?

(1)借助旧知,认识四个新方向。

要将这两者建立起联系,形成一致性,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清晰地辨认平面图上的“八方”,以及生活中的“八方”。在新课之前提问学生,平面图上怎么确定东南西北的呢?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指一指这些方向,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虽然学生以前没学过东南、西北、东北和西南这四个新方向,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方向已有所了解。因此,我以情景图为教学背景,让学生尝试发现东南西北、东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在此基础上,我抓住一个方向,在演示、讨论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新方向的认识,即通过完善指南针图、制作方向板,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要把生活中的方向和平面图上的方向进行整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什么,找一找我们学校的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是什么。

(2)用肢体语言认识生活中的八方。

组织学生以肢体语言来当方向板,在教室里指出“八方”,如学习方向操:“左手指东,右手指南,两手中间一拍,是东南……”通过生动活泼的形体教学与数学相结合,调整课堂气氛,强化学生的方向感。

(3)用肢体语言将平面图上的方向与生活中的方向建立联系。

在学生完成方向板的制作后,要让学生利用方向板说一说各个方向是什么。因为生活中的方向与平面图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将平面图上的方向正确引入到生活中,这是一个关键。为了将平面图上的方向与生活中的方向建立联系,学生可以手拿方向板,将图的方向与生活方向转到一致,将两者融会贯通、形成一体。学生由扶着方向板过渡到在自己头脑里建立一个方向板,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3如何引导孩子由具体走向抽象,认识方向的相对性,学会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呢?

为了使学生理解位置与方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课中我变换中心位置说周围建筑物所处的方向,加深对方向的认识。改变原来例题平面图上的中心位置,由学校换成电影院,辨认四周建筑物的位置,并结合两幅平面图的对比,抓住关键问题提问:“为什么刚才火车站在西面,现在在西北方向了?火车站的位置变了吗?”同一幅情境图,由以“学校为中心”到以“电影院为中心”的改变,让学生体会在确定方向时,所选定的标准不一样,则方向也不一样。而要准确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老师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如:因为( ?摇 )在学校的( )和( )之间,所以( )在学校的( )。在学生在说方向时,教师要时常提醒学生完整说出谁在谁的哪一方向。在教学青山乡水果种植情况时,我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想描述哪些水果园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更自由、更开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选两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用“( )在( )的( )面,( )的( )面是( )”这两种不同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观测地点,促进学生在开放的思考中逐步学会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上一篇:生成的课堂需要智慧的引领 下一篇:谈谈如何给初中数学课堂“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