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家庭与培育跨文化的友谊

时间:2022-09-21 09:03:08

寄宿家庭与培育跨文化的友谊

寄宿家庭是指一名外国留学生或来访者在东道主国的一个家庭里逗留一晚、一个周末、一周、一月或一年。

早在2012年4月,我的一篇题为“寄宿家庭”的文章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妇女》英文月刊发表。我提到罗伯特·金(Robert King)和夫人慷慨解囊将1.5亿美元捐给斯坦福商学院。金氏在过去的40年中在斯坦福大学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寄宿家庭的善举启发了我。特别是,中国国家副主席在他访美的4天当中,特别提出拜访他27年前为他提供寄宿家庭的东道主。这两件事告诉我寄宿家庭多么奇妙、有力地影响双方,是一种多么自然的方式来培育双方跨文化友谊。这让我回忆起当年我15岁时从中国上海到美国菲利普斯安多佛学院,后来到耶鲁大学就读的时候,寄宿家庭对我的帮助,无比感激之心,激起我推动越洋寄宿家庭的愿望。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将会访问中国,我愿鼓励更多的中国家庭提供家庭寄宿,学做优秀的东道主,让人永远难忘他们的慷慨和关爱,他们是给人带来喜悦的朋友。

我希望中国广大读者能了解跨文化友谊是基于人民的意愿和相互的信任和思想的开放。我相信中国人民都是热情友好的,但也有不少人仍然有些羞怯或不习惯于将他们的家开放给并不相识的人,但是中国人也会很快地适应现代的做法。作为一个民族,在当今世界中,中国可能是最易于交往、最忠实和值得信赖的朋友。

我希望中国从事文化交流、教育和国际交流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重视寄宿家庭的活动。我个人希望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建立起愉快的、持久的跨文化友谊与友好的联系,消除恐惧与猜疑。因此,我开始对这个问题作了些业余的研究,收集了一些信息,愿和我的中国朋友们分享。以下一些机构如美国战地服务团(AFS)、一学年海外留学项目(SYA)、(斯坦福大学)国际学生社团委员会(CCIS)和加拿大汤姆森河大学国际教育培训开发部(TRU World),国际友谊大军(FFI)都从事寄宿家庭活动,有关它们的详细内容可在网上查到。

上述的这些机构都有丰富的经验,并有专业人士和广大的志愿者的支持。美国战地服务团每年送出和接受的学生数以千计。这项工作依靠全世界4万多该团志愿者的奉献。我的母校菲利普斯安多佛学院每年送出60名公立或私立学校的高中二年级学生到中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越南。学生们通过寄宿家庭扩大了眼界,认识了世界,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对他们访问的国家及其人民和文化有了更深刻了解和正确评价。在他们的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访问学生与宿主家庭之间的交往,对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关系到他们长期的生活态度、行为与观点。我和耶鲁大学的学生、前美国名誉大使克拉克·郎德特的女儿克莱-郎德特通信。她读中学的时候,参加了SYA的项目,寄宿在一个中国家庭,家中有一小孩也在北师大第二附中学习。克莱说:“住在北京最好的经历莫过于我的中文学习,我在寄宿家庭的经验是坐在客厅里与宿主祖母谈话,听她谈自己的童年。一件难忘的事是我和宿主家庭成员一起回到他们老家湖南去过年,我们放烟花,收红包,拜访亲友,并且吃好多美食。当我从学校回家时,我和我的寄宿家庭的姐姐和奶奶聊天,她们帮我做作业,带我出去玩,教我做饭,讲述她们看的电视的内容等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是,去年冬天假期我的男朋友访问北京,我给他们介绍我的男友。我的寄宿父亲不断地对我的男朋友夸我好极了。我对我寄宿家庭没有任何不满的地方。我住得很舒服,宿主家庭十分好客。这一学年我回北京时,我时常去看他们,他们见到我特别友好,十分高兴,我知道并不是所有有过寄宿家庭经历的人都像我这样成功。”斯坦福大学的贝克特尔国际学生中心为国际学生、高级研究学者及其家属在斯坦福大学停留期间提供杰出的服务。目前,将近4000个国际学生、学者参加国际学生社团委员会的活动,其中最多的人来自中国。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英语活动”,每周一次,在该委员会志愿者和外国学生之间进行一对一的英语对话,我的一些近邻朋友作为志愿导师参加这项活动。这种独特的经历产生了深厚的个人友谊。国际友谊大军自1977起成为一个全球组织,在58个国家有365个俱乐部(分会),面向各种年龄的普通人,他们都有传播善意、增进不同文化人民的相互了解、重视做朋友的愿望。在很多地区都有FFI的项目,如加拿大、欧洲、拉美、中东、非洲、南太平洋、亚洲和美国。在亚洲包括印度、印尼、日本、韩国、尼泊尔、新加坡等,但是我感到惊讶的是名单中没有中国。我深信中国今天不妨认真地考虑加入这个以建立友谊为宗旨的全球性组织。

当然,寄宿家庭如果办得不好,可能会引起误会。上个月,一位来自中国大学生告诉我,她要换一个寄宿主,因为寄宿妈妈似乎不太喜欢她,她大部分的伙食都是麦当劳的汉堡包或肯塔基的炸鸡。还有一位宿主母亲告诉我,她的外国学生太想家了,每次她往中国打电话给父母后就更加想得厉害。但是,更多的朋友有美好的经历,如今已是祖母的伊丽莎白·蔡写信给我说:“我初到耶鲁时,被安排在离耶鲁不远的康涅狄克州伯兰德福一个家庭里,在耶鲁开学之前我只在那里和他们待了一天。在这个和善的家庭中,主人是一位按摩师,他的太太是家庭主妇,他们还有一个5岁、一个3岁的孩子,他们的住宅在长岛,他们带我乘他们的船,把我送到宿舍。后来,那位太太是参加我的毕业典礼的客人之一。多年以后,我女儿于1988年入耶鲁大学,我们家又到他们家过夜;他们也到华盛顿我家来做客,住在我家。我们继续交往,写信或打电话保持联系,我们的友谊永存。”

本文是为了鼓励我的祖国成为最优秀的主人,因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或旅游者到中国去学习、教学、做生意或仅仅是去旅行。我极力主张中国人民、政府或单位把寄宿家庭看作是一个培育跨越文化友谊的方式。

上一篇:范扬写生 1期 下一篇:文化使命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