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时间:2022-09-21 08:33:15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会的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与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感触颇深。语言表述要准确、生动、具有科学性和激励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关键词:知识性;科学性;激励性;形象生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09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会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呢?下面,笔者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语言要具有知识性

现代的初中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想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师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上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同时,随着现代学生的知识面加宽,以及学科之间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比如,数学教学中会涉及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问题,教师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和理解,还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的课外新知识,这样既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又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知识渊博,让学生觉得在上这节课的同时可以学到课外的知识,加强了其对40分钟课堂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课堂教学是把知识内容用其语言的形式表述出来,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所以科学性是各科教学课堂语言所具有的根本属性,而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长期以来,由于受数学的所谓“逻辑严谨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偏重逻辑演绎,误以为“精确、严谨、符合逻辑要求”的语言就是唯一科学性的数学教学语言。实际上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演绎,又要适时地穿插能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猜想、类比、归纳及洞察领悟等活动的非逻辑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创造、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现在的初中学生在性格和心理上发育都还不健全,都需要教师点点滴滴的培养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40分钟的时间内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特别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那么,如何实施激励性评价呢?笔者认为:只有把教师的口头语言与体态语言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语言和手势相结合能够帮助把话说得更加明确、更加有力,还能帮助增加说话的形象性,强化说话的感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如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信时,就马上走到他的面前,用手拍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抚摸他的头说:“没关系,大胆地说,你很聪明,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这样评价,既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见,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还培养了他自信的个性品质,更能使他感到亲切,对全体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思维才能变得活跃,解决问题才会标新立异。

2. 语言还可以与眼神相结合。眼神的变化,可以传递无声的信息,维系双方思维的感知通道。例如,教学中如果遇到内容的不同叙述方式、问题的不同解答策略、应用的方法多样化等问题,教师就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吗?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用眼神扫视全体学生,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教师的“注意中心”,使学生感到自己不是“被冷落的人”,从而得到了信任,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促使学生有更大兴趣去探求新知的奥秘。同时,教师可以用严厉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学生,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3. 语言也可以与表情相结合。人的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体验的外在表现,它蕴含着大量的情感交流信息。在课堂上学生都喜欢教师面带微笑地面对他们,即使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不是很出色时,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进行激励或鼓励,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热爱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要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可以激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同时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同时,激励性的语言也要把握一个度: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科学地进行激励,不能是任何学生回答了任何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就给予一些“隆重”的夸奖。这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会听腻,根本起不到任何激励的作用。

四、数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

数学知识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其构成内容、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却以一定的“形”存在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下转第11页)(上接第9页)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通过恰当的生动比喻、通俗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以便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科学证明,人在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正确驾驭课堂语言,尽量用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还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其知识的理解。但是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教师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应与无聊的耍贫嘴区分开,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更不能滥用幽默去讽刺、挖苦学生,这样就起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要讲究一个“度”,这样才能给学生美的享受,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愉悦。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适时恰当地穿插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语言,学生学习不仅要学习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探索生命的价值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成材先成人的道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发挥语言的功能做好育人这一职责。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与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愿更多的教师能关注到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愿合理的课堂语言的应用能帮助你的教学水平不断地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实验中学 014010)

上一篇:浅谈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与措施 下一篇: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2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