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三角贸易”看国际贸易对出口国制度的影响

时间:2022-09-21 07:40:25

从“黑三角贸易”看国际贸易对出口国制度的影响

摘 要:通过著名的“黑三角贸易”分析国际贸易对出口国制度的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贸易本身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制度变革;国际贸易增长通过影响国内收入分配进而影响制度发展;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制度演化的内容。同时贸易对制度的影响还依赖于贸易各方的初始制度条件,并从中总结“黑三角贸易”对当代国际贸易尤其是中国出口贸易方式转变的启示。

关键词:“黑三角贸易”;国际贸易;制度;出口商品结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64-02

制度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比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合约制度、产权制度等。在具体的研究中,大家往往会根据需要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比如Levchenko A.(2007)认为制度应包括合约强制执行、产权及股权保护制度,而Nunn(2007)则把制度具体化为合约实施制度。

对制度的研究正成为经济学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热点和前沿。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制度的效应,包括贸易效应、投资效应以及增长效应;二是制度的决定及演化发展。主流国际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制度效应,主要集中在讨论人力资本、R&D、市场开放、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制度对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制度的构成非常复杂,其发展演变缓慢且易受很多经济以外的因素影响,所以制度的决定和演化发展方面的研究不多。

“黑三角贸易”也叫大西洋三角贸易,主要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并开辟了新航线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开始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的同时,肆意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种植园主开始买进非洲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这为欧洲奴隶贩子打开了道路。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欧洲商人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制成品,在非洲交换成奴隶沿着新航线把奴隶运往美洲,换成糖、烟草、稻米和金银等原材料返回欧洲,在欧洲又把这些原材料加工成制成品运往非洲,如此循环往复。在欧洲西部、非洲几内亚湾附近和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黑三角贸易”由此而来,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共持续了近四百年。

一、贸易本身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制度变革

在“黑三角贸易”中,各参与方都经历了大规模的远距离国际贸易,这需要一系列制度做保障,因为在这种远距离贸易中产生了很多需要靠制度解决的问题。假设一个商人要从事国际贸易,首先,他出发时会带着其他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投资者的资本不在自己的控制和视线范围内,需要所在国制度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比如产权和合约制度,因此商人所在国的制度是激励他们积极从事贸易的基础。其次,商人到达了由其他君王统治的外国土地,外国政府可能会没收他们的商品,此时需要制度来保障商人的利益,比如产权制度,因此目的国相对完善的制度是商人在该国从事贸易的基础。第三,这个商人会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商人建立合同关系,有些商人可能行骗后逃跑,此时需要制度来保障这些商人各自的权益,比如合约制度,因此目的国的制度是该国商业繁荣的基础。

二、贸易增长通过影响国内收入分配进而影响制度发展

贸易增长会影响贸易利益在本国的分配,进而影响参与国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竞争并导致其相对力量的变化,正是这种利益团体相对力量的变化推动了制度变革。国际远距离贸易使一部分商人获得了巨额财富,与此同时,远距离贸易伴随的风险也使得这些商人集团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行政进行约束并推动有利于本集团的制度变革,为其更好地从事贸易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当建立了有利于本利益集团的制度体系后,他们又会形成强大的力量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在美洲,三角贸易使其专业化于种植业和采矿业,比如糖、烟草、棉花以及银矿业,这些生产活动需要占有大量土地和强制劳动政策,部分欧洲在美洲的殖民者因此富裕起来,进而使得少数种植业主和矿主能主导政治,保护他们以免受到经济和社会竞争的影响,这种保护使得美洲的一些地区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制度停滞不前,比如扭曲土地所有权、虐待劳工等。在英国和荷兰,贸易改变了政治权利的平衡,使社会更加关注商业利益而皇家利益。由于代表商业利益的商人希望有较好的产权保护和合约制度保护,他们利用其新的政治关系推动君利的制度改革,比如1688年的“光荣革命”。

三、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制度演化的内容

在“黑三角贸易”中,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商人和企业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欧洲专业化生产制成品,比如枪支、火药、盐、布匹、朗姆酒等,美洲专业化生产初级原材料,比如糖、棉花、烟草以及金银等,而非洲专业化出口奴隶。

在非洲,奴隶贸易使制度迟滞不前。对非洲来说,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是最恶性的资源开采:奴隶。许多研究发现,奴隶贸易是至今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那时的非洲,朋友之间、亲人之间、邻居之间经常会出现欺骗、绑架并把对方作为奴隶贩卖,这种奴隶制贸易带来了广泛的社会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在美洲,其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是种植业和矿产开采,由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使得一些种植业主和矿主极力维护对其有利的制度,并试图改革对其不利的制度。通过Dell(2010)对西班牙在波托西(今天的玻利维亚)的银矿调查研究后发现,贸易利益的驱动使得强迫劳动制度在这一地区流行,这种制度用来招募和管理奴隶在波托西的银矿工作。另外,Naritomi,Soares and Assuncao(2012)研究了“黑三角贸易”对巴西制度的影响,他们发现糖业的殖民专业化与今天的不公平制度有关,金矿开采专业化与今天巴西糟糕的政府行为和产权制度有关。

在欧洲,与贸易有关的制度改革积极有效地开展。在“黑三角贸易”中,欧洲的经历不同于美洲和非洲,有来自美洲廉价的原材料和制成品稳定有效的非洲市场,欧洲商人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初级制成品。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西欧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制度,比如现代公司制的前身,这些公司由非亲人组织而成,被各个地区的民事法规合法化并推动了后来欧洲一系列相关制度的改革。

四、贸易对制度的影响依赖于贸易各方的初始制度条件

一般来讲,制度体系是相对稳定的,制度的演化发展存在着路径依赖,制度系统会在相当程度上顺从惯性并遵循相对稳定的路径缓慢演变。换句话说,今天的制度约束了其未来的发展,因此贸易对制度的影响也依赖于制度的初始条件。比如“黑三角贸易”使加勒比一带的种植业主富裕起来了,然后这些精英利用他们的财富把工人排除在政治权利、教育和其他公共物品之外。在欧洲,三角贸易也培育了一批新兴商人,他们利用财富推动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在非洲,奴隶生产专业化导致了国内制度的恶化。

Acemoglu et al.(2005)对西欧的崛起进行了跨国和跨城市的研究后认为,1400—1500年间国内制度较好的国家,三角贸易使其制度得到了更大的改善,比如产权制度和合约制度朝着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发展。

在新古典贸易模型中,有利的贸易模式转化成积极的需求,积极的需求转换成工人的高工资收入。在“黑三角贸易”中这种收入增加也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制度的改进。然而这一变化不能在强制性社会中实现,比如在非洲,因为罪恶的奴隶贸易根植于扭曲的制度,所以无法使制度得到积极的改善。Dippel et al.(2012)验证了1838—1914年间糖价波动和14个加勒比甘蔗殖民地的强迫性劳动对工人工资的影响,最后发现贸易没有改善强迫性劳动制度。对此,我们的观点是,由于初始劳动制度就不利于劳动者,种植业强大导致很少有人能自由地保有土地,因此工人别无选择。

五、“黑三角贸易”对当代国际贸易影响出口国制度的启示

在“黑三角贸易”中,奴隶贸易使非洲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美洲国家其次,而欧洲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带动了其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制度的完善并使制造业在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继续升级换代,可以说是贸易的最大赢家。

从这一历史证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非互利共赢的贸易制度无法持续,这也是“黑三角贸易”被废止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之一。第二,国际贸易对出口国制度的影响依赖于生产结构使国内哪个阶层变得更富有,那些支持商业制度而限制君主制度的欧洲商人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制度也朝着更有利于商业利益的方向发展。第三,靠牺牲资源和环境的贸易制度不能长久,比如非洲的奴隶贸易。这对于当今中国转变出口贸易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政府应制定切实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杰,李勇,刘志彪.制度对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的影响:来自中国省际层面4分位行业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0,(2).

[2] 黄汉民,郑先勇.大国崛起中的贸易政策取向及对中国贸易政策启示——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思考[J].国际贸易,2010,(10).

[3] 肖利平,郭熙保.制度质量与追赶型增长——基于中国省域经济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1,(9).

[4] 丁辉侠.制度因素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视角的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2012,(1).

上一篇:基于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冲突研究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