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职业性和发展性努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时间:2022-09-21 07:00:50

把握职业性和发展性努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摘要:职业教育既不能忽视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教育,应该把握职业性和发展性,为人的“生存、发展、幸福”服务,既要考虑学生的近期就业,也要兼顾学生的远期发展,更要让学生具备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理想和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性;发展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9-0057-05

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一类教育,它既具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职业的特性。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谋求普遍的“教育性”和特殊的“职业性”之间的一种平衡,不能把职业教育当作普通教育而忽视技能的培养,也不能片面强调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的发展教育。笔者所在学校不断深化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坚持从职业性和发展性出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系统化的创新培养举措实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分析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宿迁市工业经济早期规模扩张阶段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技能人才的数量上予以了较好的保障。随着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扩大,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大型企业投资落户;本土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逐步开拓国外市场;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并日益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日渐显露,因此,必须积极分析并破解职业教育当前所存在的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问题,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的演化与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逐步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一批专门支持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先后出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观念也在不断演化,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实践的变革。

1.改革开放后,以“培养具有普通高中教育的文化水平,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者”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职业学校以“职业高中”的形式,作为对普通教育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由于缺乏专业课教师,缺乏实训设备,文化课占主体,专业课也以理论课教学占主体,强调学生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着毕业生顶岗能力不够,参加工作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和学习期等问题。

2.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企业生产的扩张,技能人才需求的剧增,需要学生毕业即能顶岗,要缩短学生向员工转化的学习期和过渡期,因此“就业导向,技能培养”就成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职业教育强化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注重技能培养,提高了顶岗能力。十几年来,职业教育一直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了或缓解了社会上用工荒、用工难的问题,但也存在着毕业生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较为缺乏等问题。

3.近年来,“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传统精细分工的简单岗位工作正在被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取代,劳动者在综合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整体发展”[1]越来越重要。这促进了大家对职业教育的重新思考。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一类教育,应该为人的“生存、发展、幸福”服务,既要考虑学生的近期就业,也要考虑学生的远期发展,更要让学生具备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理想和能力。

(二)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纠结”

1.实训室的技能与产品生产、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相脱节。学生在学校实训室训练养成的技能往往是“院校式”的技能,生产工作中遇到工程问题“办法不多”或“束手无策”,“院校式”的技能没能形成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在考高级车工时,能顺利完成双头蜗杆的加工,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修复不了一个单头蜗杆;汽车专业学生考工时,汽车二级维护操作“有模有样”,实际维修中面对一辆汽车无法点火却不知如何下手。

2.缺乏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校学习了较为完善的专业知识,掌握了主要的专业技能,但没有形成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表现在知识与技能、一种技能与另外一种技能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更没有内化成其自身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校学习时,学生学了冷菜、热菜、淮扬菜、鲁菜、营养卫生等课程,练就了煎、炸、烹、炒、雕刻、面点等诸多技能,会做“霸王别姬”“龙凤呈祥”“鱼跃龙门”等大菜,但家人过80大寿,却做不出一桌得体、适宜、营养互补、色香上乘的生日宴;C620车床的一只挂轮损坏,需修配一只,但挂轮上的模数被磨掉,我们一个具有技师证书的毕业生就束手无策,无法修配。

3.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不高。虽然近十几年来,职业教育一直在围绕“服务”二字做文章,许多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对接产业,在学生培养上对接就业,在人才培养上对接岗位,简单一句话就是职业教育围着用人单位“转”。但是,职业教育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较高的满意度,用人单位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职业教育的形象没有因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提升。学生继续学习能力薄弱、悟性不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更多的是做“呆事”,思考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空间不大等问题困扰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问题的思考: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

无论是职业教育毕业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生产一线的脱节,还是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其实质,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学生主体、学校管理、环境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课程、模式、师资、实训基地等。

(一)理念与目标

理念和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一直有两种声音,“注重基础,培养技能”与“对接岗位、突出技能”,前者是既要学好文化基础课,又要掌握一种技能;后者是强化技能培养,文化课以“够用为度”。近10年,我们的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强化了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操作的培养,突出了学校教育与岗位的对接,使职业教育的“职业性”逐渐凸显出来。但是,这样的观念却容易掩盖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在某种程度上忽视职业教育作为一类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功能。如果只强调学生作为操作工具的培养,那么培养出的人就很有可能会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创新思考能力,缺乏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二)课程与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做的设计与规定;课程体系是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所构建的一系列课程的逻辑组合。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是围绕“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两个中心建立的。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多门学科科目和相应的技能训练科目构成,多以学科知识为主线,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逻辑性,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存在一定差异。专业理论课程多是对学科内容进行简化,以“事实”和“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视理论知识的再现、验证、记忆与理解;专业实践课强调动作技能和技巧的习得,由于缺乏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综合性学习,无法形成高层次的职业能力。

传统的课程优点是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理论上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缺点是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与生产实景有一定差异,忽视了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得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学生的能力往往是院校式的、单体式的,与岗位要求有较大的不同。

要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让学生获得那些在职业工作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相对割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必须通过对课程体系、课程的改造,“设计学习内容的适合载体,让学生不但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3]。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谁来培养人(培养的主体)?培养什么样人(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怎么培养人(过程与方法)?教育部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不能关起“门”办学,要吸纳、邀请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双主体,要引入行业企业生产场境、文化,要引入行业企业产品,要把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要把知识、技能学习嵌入到工作过程中去,以培养具有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各个地方、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着“学校院墙”推不倒、行业企业“引不进”、职业教育自己唱“独角戏”的情况,人才培养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难以实现培养目标。

虽然近10年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但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落后,通常仍然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知识教学模式,满堂灌输现象严重,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式的讨论。实践技能课也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很少采用现场教学、模拟上岗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使学生真刀真枪动手的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程度低,教师头脑中的“软件”与现代信息技术“硬件”缺乏有效交融。

(四)师资队伍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一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的“双师”队伍。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通过一定的技巧方法把全部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乐学、善学、易学的多元项目。但是,目前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本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经验,缺乏实践工作经验,缺乏前沿知识、“四新知识”;不能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选择适于学生学习的项目,只会照本宣科;单凭经验上课,不会或缺乏对课程的整体与单元设计;习惯于间接知识的讲授或讲解,不会进行行动引导等等。

(五)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学校进行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素养养成的重要场所。目前,很多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都已经具备相当规模,质量也大幅提高,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一些设备已经接近现代企业的先进设备。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实训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的问题,如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课程衔接不够,一些先进设备缺乏课程支持,训练项目与企业生产脱节,设备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管理仍是院校式等等。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课程对接、与生产对接,要有课程支持、项目支持,要具有企业行业生产一线的场境与文化。

三、问题的探索:

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实现人的综合素质提升

(一)完善顶层设计,确立“两为”“三一切”的培养理念

学校以观念创新推动跨越发展,不断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2012年笔者所在校在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尚德、善技、致和”的办学理念,把“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宿迁经济加油”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都希望通过学习拥有实现梦想的能力,因此,把“成才”写进校训,把“善技”融入理念,把培养良好的综合能力作为实现“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宿迁经济加油”的核心手段,赋予学生追求人生理想、创造幸福生活、积极回报社会的综合能力。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一切贴近学生”的生本理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展开,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展开,在能力培养方面努力做到不落一个、不偏一面、不离实际,实现人人有提升、面面有提升、提升为现实。

(二)实现“开门”办学,实施多方合作、多元融合

学校坚持“立足本地办教育、融入经济办职教、对接企业办专业”,以建立健全多元合作、开放包容的办学机制为目标,努力实现办学的现代化、多元化、集约化、国际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提档升级的实际,紧贴市场,学校每年都到企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政府职能部门、教育部门专家等召开论证会,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已经形成了符合市场需求、行业企业要求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校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专门指导校企合作的开展,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扩大人才培养主体,实现校企之间更为稳固、更加具体、更多形式、更具实效的合作;学校与四十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可成科技、长电科技、中国移动、娃哈哈集团等诸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学校还与京东商城等企业开展人才定制培养,与华夏建设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与江苏富视特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电力线路通信传输研发实验室,与江苏时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半工半读”现代学徒制实验班,积极聘请专家任教、推动企业文化进校园、专业教师下企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打破独自办学局限,积极融入高水平的办学联合体,参与了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牵头组织、73家职业院校和企业单位组成的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促成产教深度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共谋发展。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先后参与“教育部—PPG校企合作项目”、与新加坡AEC College开展合作办学,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切实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打通学历教育层级,探索实施中高职衔接、中职直升本科的现代职教体制。2013年,学校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开展的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计划成为全市唯一入围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也是我市该领域的首个试点项目,打通了中职学生直升大学读本科的渠道。

(三)重构课程体系,开发“工学一体”、行动导向课程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学校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积极开发项目课程体系。项目进行的过程即是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在项目设计运行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按照企业定制人才的培养要求,根据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程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计划和安排,并按实际工作的能力需求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企业课程并逐渐融入教学过程。

(四)打造“双师”队伍,开展“内培外引”“名师引领”队伍建设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精技强、善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师资团队,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国家、省、市、校四级培训体系,强化师资培训。坚持校内培养与校外引进并重、专职和兼职并举的原则,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由学校统筹安排,遴选和培养骨干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制订培养与考核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在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途径,将短期进修、学术交流及推荐国内外访问学者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同时,加大引才力度,重点围绕主干专业引进硕士生、重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提升专业师资水平。建立校外兼职教师人才库,积极从先进学校、行业企业聘请名师、专家、能工巧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把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培养方法引入校园,把企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带进校园。

(五)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实施“立体式”人才培养

学校一直以能力为本,设立学生能力发展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的能力提升统筹工作,制定出台学生能力提升的指导性文件和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学生能力提升的系列活动。在教学方面,学校完善“做、学、教”一体化模式,积极实施仿真教学、展评教学、项目教学等具体改革措施。全面树立“书本学一周,不如动手练一遍”的理念,打破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产、教室与工厂的界限,实现课堂到工厂的转变,推行“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培养模式。规范引导专业课教师将更多的课程搬出教室、搬进工厂车间,把设备搬进教室,用机器零件代替书本教材,用项目实操代替单纯说教。创设尽可能与实际工作场景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中嵌入思想品德教育、技能大赛标准和社会实践要求,强化学生全方位素养的锻炼。每年5月,学校都举办校园技能文化艺术节,通过技能比拼、创意展示、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全面竞技、能力提升、自我展示的综合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搭建生产型实训基地,构建面向“生产”的实训平台

学校坚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着重建好校内、校外两大类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和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合作,在校内共建科技创业园、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引入以博视特为代表的9家企业,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文化培训近1000人次,学生课余时间入企勤工助学超过500人次。自2000年起,学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签订协议,联合开发,先后建成了100多家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和培养要求,建立工学交替、逐步递进的阶梯式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将学生的实习实训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以企业体验为主,主要了解感受企业的生产、管理及文化氛围;中期以项目实训和轮岗实训为主,安排学生在学校、企业、实习工厂依次轮流,逐步增加生产实践机会;后期以到对应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主,围绕实际工作岗位,立足现实生产需要,完成学生向技术工人的转变。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实习实训资源,推行“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成立宿迁市新动力机械加工厂、学府汽车修理厂等校内工厂,将学校超市作为财会专业学生的实习场所,将学校餐厅作为烹饪专业学生的实习场所,将学校的基建工地作为建筑专业学生的实习场所。“校中厂、厂中校”这一模式已成为学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2][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成功教育助力学生、教师、学校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