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有效的课堂反思

时间:2022-09-21 06:19:56

浅谈几种有效的课堂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为思考对象,对其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来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有效的反思方法,将使我们总结得失顺利达到目的。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下面我们来分享几种教学中常用到的有效反思方法。

(一)随笔反思

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备课和上课是两个互相关联的重要环节。在准备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计划好教学目标、设计各个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其合理性只有在课堂实践中获得检验。例如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群体性反应,如他们的接受程度、参与程度、投入水平等表现,教师会得到某种启发。因此,在一节课结束之后,或者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即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并常常进行自问式思考:我的教学过程流畅吗?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吗?它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吗?学生的回答问题有效性是多少?我设计的任务型活动能吸引学生吗?能保证全员参入到活动中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有哪些方面我还可以改进的吗?如何改进?我给了学生们现成的鱼,还是教给了他们如何钓鱼的方法?我始终以严肃的面孔对待学生吗?

这种反思方式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陈述水平,并带动认知成分的延伸,帮助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二)行动研究反思

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教师的个体反思、实际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因此,有时为了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借以探索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需要与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这种反思方法称之为行动研究法。美国研究学家勒温认为“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位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研究探索活动这种相互支持、交换意见、取长补短的合作,使得实际工作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研究的基础和来源,研究的成果又将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集体反思

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授课,详细讨论他们上课的情景,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在我工作的学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的气氛很浓厚。课后,教师之间坦率地交换意见和建议,对课堂中的教学过程进行热烈而细致的讨论。授课者和听课者之间的这种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发现许多教师自己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

(四)教研讨论式反思

在地区级的教学研究会上,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能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并以此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小学英语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地区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体会和方法,但教学中总是存在一些共性的难题。早在2001年1月,教育部就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应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小学英语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在这些方针的指导下展开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它的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当前,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活动中,提出了“教师即为研究者”的重要理念。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际能力,而且提倡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反思,形成了良好的教师教学与反思一体化。教师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而且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在行动与研究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这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

责编 / 董 璐

上一篇:读书\科研和写作:教师职业生活的新方式 下一篇:老师,不妨学会放一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