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1 05:12:51

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状况愈加激烈,企业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而,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进行不断地财产清查,从而更好了解企业经营的需要。财产清查不仅是会计核算的一种特有方法,也是进行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更好地达到财产清查的目的,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严格遵守谨慎性原则。在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这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谨慎性;财产清查;会计计算;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合理科学地应用谨慎性原则,才能更好地达到保护企业,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的适应能力。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原则,它具有将会计信息真实化的作用。因此,恰当合理的使用谨慎性原则不仅能够真实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还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了企业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需要合理评估谨慎性原则与相关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从而面对企业在经营当中潜在的风险因素,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概念理论

谨慎性原则,也称为稳健性原则,指的是在会计核算时,合理预计将要花销的费用和产生的损失,并予入账,而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将不进行提前入账。这种高估损失,低估资产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会计核算中的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决策,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都需要会计核算提供反映经营风险的信息。此外,谨慎性原则在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均有所体现。

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是以保护企业为首要任务。通过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理论来进行会计处理,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避免风险,减少损失。然而,遵循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容易与企业负责人的短期利益相冲突。谨慎性原则实质上是保护企业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从多个风险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问题。通过在短时间内迅速将资产转化成费用,从而在收益中得到补偿。总之,谨慎性原则是指运用谨慎的会计处理方法改变收入和消费计入的时间和金额分布,并不是直接否定某些收入和费用的发生和存在。

国际上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

有关人士将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定义为:不预计得力,但预计一切损失。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会计人员建立各种渠道,使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评估高估费用和负债,低估收入和资产。但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公允性和真实性,甚至可能形成大量的“秘密准备”。

2决策有用观下的谨慎性原则

决策有用观下的谨慎性原则的代表则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给出的概念和美国的FASB在它的概念框架研究中提出的概念为准。决策有用观下的谨慎性被FASB描述为:谨慎性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个审慎反映,从而确保商业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被充分考虑。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对谨慎性原则具体解释为:谨慎性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所要求的估计时,在判断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便不需计资产或盈利,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准则指定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广泛接受。

3实证研究中的谨慎性原则

实验研究中的谨慎性原则的代表为Basu理论和Feltham和Ohlson的理论。Basu理论指的是会计人员会轻易地将坏消息确认为损失,而将好消息确认为盈利则需要相当严格的证明。由于会计盈余反映坏消息比好消息更加迅速,这种鲜明的对比、不对称性则代表着谨慎性。Feltham和Ohlson则将谨慎性描述为:在长期内报告净资产少于其市值。

二、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应用

1.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1谨慎性原则分析财务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能够尽快地在较短时间内计算出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度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此外,谨慎性原则能够在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时计算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以及产权比率。其中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母应为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固定资产成本中的资本化利息的总和。为了保证企业的最低偿债能力,遵循谨慎性原则则是必要的,可以通过选择企业几年来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

1.2谨慎性原则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投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投资管理的方式,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是确定较为完善的投资结构的前提,投资管理遵循谨慎项原则不仅可以提高投资的效益,还能降低投资的风险。

1.3谨慎性在原则在筹资管理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能够更好的得到恰当的筹资数量,并使筹资时间和用资时间相互适应。企业不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来达到分散筹资风险的目的,还可以采用债务担保和融资租赁的方式转移筹集风险,从而有效规避筹资风险。

1.4谨慎性原则在股利分配中的应用

股利分配政策决定着企业能否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应采用谨慎性原则的理论,妥善处理企业所有者的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只有企业所有者的正当利益受到维护,企业才能够更好地、长期地进行可持续发展。

2.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2.1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对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我国已有明文规定:存货在采用实际成本时,企业应选择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和加权平均法这三种方法之一来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这种规定能够有效防止期末虚增利润,表现出了稳健性原则的原理。由此可见,我国的会计准则对于存货的计价运用了谨慎性原则的原理。

2.2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显示,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时,应该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一般的折旧方法为年数总和法、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工作量法。企业应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此做法不仅能使企业技术得到创新和发展,还能够是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前几年里多提折旧,在这一方面充分发挥了谨慎性原则的作用。

2.3无形资产的计价与摊销

无形资产的准则大致上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指定的,这样以来,就充分显示了谨慎性原则的特点,使得上市公司无法利用无形资产来粉饰报表。此外,无形资产准则着重规范了确认原则,即规定了无形资产的入账时间。无形资产的确认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由于确认原则与国家会计准则相同,并且重点强调了无形资产的控制权和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更好地对使用年限等重要影响因素做出了稳健的评估。

2.4确认收入

收入的确认包括提供劳务的收入确认和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并且准则有着严格的规定。国内外的会计准则在确认收入这一方面有着基本一致的规定。确认收入有着相当多的严格条件,若是一个重要条件没有满足,即使已发出商品或收到货款都不能确认收入。谨慎性原则将避免企业高估收入现象的发生。

三、在财产清查中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意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和风险也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性也逐渐提高。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重要的原则之一,企业以及会计学界应予以重视。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需要企业保持谨慎的态度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任何不确定因素做出充分的评估。以保守的态度,遵循谨慎原则来处理各种经济业务以及会计事项。合理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遵循谨慎性原则可以使企业充分考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谨慎性原则可以作为处理不确定性的约束因素而出现。其次,谨慎性原则还可以消除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的危害性。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往往导致企业资产出现虚盈实亏的现象,从而使企业做出错误经营决策。所以,谨慎性原则是提高企业的生存及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四、总结

《企业会计制度》当中有如下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必须建立财产清查的制度,在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之上,采用专门的财产清查方法,务必使得各项财产得到明确清查,账实相符。遵循谨慎性原则不代表企业可以设置任何的秘密准备和措施,此种账务处理不仅能够恰当地反映出谨慎性原则的优越性,还能满足客观性原则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宁艳杰,孟立革.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7(06)

[2]王珍兰.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探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3]蔡清福,李淑花. 试论高校财务管理[J]. 职业技术. 2007(02)

[4]谢秋玲.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6)

上一篇:浅析当前我国税制改革问题 下一篇: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