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和税法中的体现

时间:2022-03-06 01:49:05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和税法中的体现

【摘 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保持应有的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预测和估计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以使企业在核算的过程中不得少计收入或虚报资产,也不得多记负债和费用,提高会计报表使用者和企业管理者的警惕性,以应对外部经济环境中的复杂的变化,另外也用以限制或者缩小风险的范围。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税法;体现

1.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要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的应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2.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和税法中的体现

2.1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体现

2.1.1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规定处理。但当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企业应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

2.1.2对于收入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对商品的销售收入规定了五个条件: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④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⑤相关的、已发生的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所以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上五个条件时才能够确认收入的发生,任何一条不满足,就不能对收入进行确认。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

2.1.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计价原则的修正。根据历史性计价原则,虽然可能会存在记账简单和验证性等优点,但是随着通货膨胀会计的出现和金融交易等业务的出现,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要,所以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且,明确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就不得冲回,避免了企业用此准则调节利润。

2.1.4加速折旧

企业在核算固定资产时,明确了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在加速折旧方法下,每年折旧与修理费用的总和比采用平均年限法平稳,防止高估资产低估费用,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因此允许一些行业、一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2.1.5或有事项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准则规定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预计可能发生的负债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预计负债,而对于或有收益,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外表予以披露。

2.1.6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进行补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部分;②债务人死亡,既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部分;③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确实不能收回的账款。

但是应该注意,下列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①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②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④其它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2.1.7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量的陈述为: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加以计量。

2.2谨慎性在税法和会计共同的体现

2.2.1在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的处理

关联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税法中不允许计提坏账准备,而在会计中则是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2.2.2对货币资金的核算

在货币资金核算中应禁止企业利用银行未达账项调节利润,其中当月清理不应超过3个月,涉及利润及现金流量收支应调整,在税法中可以允许企业间拆借资金,但金融法不允许企业间拆借资金。

2.2.3应收票据的核算

票据逾期不能收回应转为应收账款核算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在这个方面上会计与税法已统一,但有差异关联企业间准备税法不允许,会计不全额。应收账款的核算(会计依据账簿及税法依据申报表不同)。

2.2.4存货

外购存货价值构成,外购存货价值一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税金(如关税)、其他费用,但不包括仓储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存货不包括运费、挑选整理费等杂费(除关税可计入成本外仅购入价)。 及时收集存货损失证据,对已形成损失的存货查明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做好财产报损工作;禁止年度间调节利用存货损失指标(减少纳税风险)。

3.谨慎性原则对会计和税法的影响

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不协调,使企业因选择稳健而导致利润虚减。现行税法对税前列支的费用规定有别于会计制度,导致企业当期账面利润因准备金的提取而减少时,还需补交所得税,并直接增大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这使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3.1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解释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3.2在税法中的影响

现已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这方面为例,由于会计与税法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且更加复杂化,涉税风险也愈加扩大。企业如果不能准确的掌握这些相关差异,并采用合适的纳税调整方法,就有可能导致在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出现多缴税款,或少缴税款,或留下潜在的税务风险。税务机关如果不能正确进行税务审核,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因此,汇算清缴申报审核的核心就是把握和处理好税会差异,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对于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双方来说都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和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系统的税法知识和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汇算清缴的一定技巧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培养出应有的谨慎性,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汇缴工作,能够快速而准确的通过报表资料及其所记载的数据信息查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申报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而对于一般的会计人员,一定要遵循会计中的规定,培养好自己应有的谨慎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会计实务中做的得心应手,随时留心会计和税法中的新变化,从刚开始对会计和税法的死记硬背到慢慢形成自己的职业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把这些应用到会计和税法中可以我们自己可以发挥的地方。 [科]

【参考文献】

[1]戴德明.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杜春法,杜成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审核操作指引,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2010.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2010.

上一篇:YPN60-150D2T型滑动水口机构及耐火材料在100t... 下一篇: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