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零加成”无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时间:2022-09-21 05:06:36

医药“零加成”无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公立医院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才能进入到良性循环的阶段。此外,需要从内部及外部多方寻找改革的动力。

一直处在舆论风口的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最近又前进了一大步。

7月1日起,北京率先在友谊医院实施“零加成”,超过1500种药品入列。统计显示,半个多月来,北京友谊医院的医保患者次均药费比照上半年次均药费下降了100.44元,降幅接近三成。与此同时,深圳也在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涉及2962种医保目录药品,药价是以前的“八五折”甚至是“七五折”。

对北京和深圳的老百姓而言,这显然是好苗头。医药费用的降低,意味着患者医药负担可以降低。如果这种举措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公立医院推广,将是我国艰难的医疗卫生改革道路上的进步。

但实际上,就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而言,这还是一个很小的“手术”,这种手术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因为它具有十分复杂的原因和背景,除了医疗资源紧张﹑分布不均和医疗腐败等具体原因外,医疗体制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要彻底解决牵涉到方方面面,并不是简单的医药“零加成”就能够奏效。

相反的,另外一种担忧是,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一些患者担心会再增加其他的负担,比如增加检查费用等。

为了规范医疗收费,北京市试点医院采取的做法是,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药品加成,设立阶梯定价的医事服务费,门诊分42元、60元、80元、100元四等;深圳也在逐步调整诊费价格。在药品取消加成后,此种调整诊疗费的做法可以解决医院的一些资金缺口问题,也不会给老百姓增加负担,但问题是,实行诊费阶梯定价却只能弥补公立医院的一部分费用。

公立医院出现的其他资金缺口怎么解决?药费降低了,可以以量补差。医院可以多开药,增加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如今,过度医疗本身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能吃药的打针、能打针的打点滴”屡见不鲜。有媒体曾披露,在某三级医院,一个医生一年针管、输液管等材料的回扣就高达一百多万元。如果医院找不到合理的出路,这些问题随之出现,那么医院医药费加成的取消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有专家指出,破题的关键是来自政府财力的支持。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公立医院的发展必须有政府财力的支持,只有政府财政予以积极支持,公立医院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才能进入到良性循环的阶段。此外,需要从内部及外部多方寻找改革的动力。

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现在一些大医院人满为患,而一些中小医院病员不足,这种现象就如同教育领域的重点学校、重点班一样,属于优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有待于医疗行政部门从系统内部加以改革与调整。而仅靠医疗系统自身的改革恐怕还很难奏效,这需要从整体上对医疗系统实施一些大的“手术”。引入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竞争主体,通过外力倒逼,就会为公立医院改革增添生机与活力。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要求,我国在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还要求各地要尽快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发展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这显然在政策层面上打开了我国医疗系统改革走向深水区的空间。

上一篇:计算机图形图像Photoshop教学中学生的元认知能...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