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及特点

时间:2022-09-21 05:05:42

资料与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亚急性(等密度硬膜血肿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39~81岁,平均53.3岁;从出现症状到ct检查时间为2天~1年;临床表现:头痛22例,偏瘫及肢体乏力、麻木15例,失语3例;15例有明确外伤史。

检查方法:均使用SOMATOM BALANCE全身CT机,以OML上缘为基线,向颅侧连续扫描9~11层,层厚及层距为10mm。

结 果

直接征象:①部位:均位于额、颞、顶部脑质层表面,血肿范围较多时也涉及枕部,其中右侧14例,左侧6例,双侧4例;②密度:CT值均与血肿下方的脑皮质相近,为35~41HU;③形态:新月形。

间接征象:脑池、脑沟消失20例;1侧侧脑室受压、变形18例,其中16例伴有侧脑室移位;中线普遍向健侧移位15例,局限性移位1例;灰白质交界线内移23例,其中10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合并脑内血肿。

讨 论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形成:硬膜下血肿的密度依血肿的溶解和吸收,由高密度经等密度到低密度,它出现的时间与血肿吸收速度有关。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形成于伤后4天~第3周,可分早期和晚期。早期出现细胞沉淀反应,即随着出血时间的推移,血肿可分为沉淀的血细胞成分及上浮的血清成分,CT表现为上半部的低密度和下半部的高密度。晚期(亚急性)血肿液血清成分代替,血肿完全成低密度。在血红蛋白溶解、吸收过程中,血肿密度逐渐降低,在伤后1~2周可变为等密度。但是根据CT的密度高低,不可能准确判断血肿形成的时间。因为血肿的密度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如果患者的沉淀血球容量很低或者出血与脑脊液混合,那么,即使是急性硬膜下血肿CT也可出现等密度,甚至低密度。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检查方法:等密度病变通常是指病变的CT值与正常组织相近,笔者拟定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值与正常脑组织的CT值相差≤6HU,运用窗口技术,仍隐约可辨认密度上的细微差别,对于可疑病例,则进行增强扫描。此时,增强的脑膜或皮质血管可被硬膜下血肿推挤,离开内板,从而辨认。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一般情况下不易直接看到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应从血肿的占位效应所产生的间接征象来进行辨认。①脑沟内移或消失:年老患者脑沟通常清楚显示,如果某部位的脑沟内移,甚至消失则应仔细应用窗口技术观察,力求发现或除外等密度硬膜下血肿。②灰白质交界面内移:正常颅脑CT显示皮质髓质交界面清楚,增强后则更清楚,如有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则交界面内移,向四周伸展的指状髓质受挤压,失去正常的指样张开模样,外凸的卵圆中央块受压、变平甚至内陷。③侧脑室受压、变形:单侧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可以使同侧的侧脑室呈均匀一致受压、变形及移位,其程度与血肿大小成正比,当有脑镰下疝时,患侧侧脑室前角后移,下角及后角受压前移,对侧侧脑室相对扩大,中线呈弧形向对侧移位;双侧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左右侧脑室成对称性变小,其体部呈长条状。左右侧脑室前角内聚,夹角变小,呈“兔耳征”。脑白质变窄塌陷。脑沟、脑回受压,向中线移位。④增强扫描:增强的脑膜炎或皮质血管被硬膜下血肿推移,脱离颅骨内板。注入造影剂后,皮髓质交界面显示更清楚,内移情况更易辨认。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是硬膜下血肿的常见类型,占15.7%~43.8%。本组病例均表现为涉及1侧或双侧额、额顶部的脑皮质表面的等密度病变,与脑质分界不清,伴有皮髓质交界面内移,中线向健侧移位,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增强检查时发现增强的脑膜或皮质血管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图像,进行仔细分析,运用窗口技术,必要时配合增强扫描,则不难诊断。

上一篇:176例肝吸虫病的声像图分析 下一篇:升阳散火法在治疗“口疳”中的运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