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29 10:42:32

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有发热病史,22例颈部疼痛,34例颈部触痛,38例甲状腺肿大,血沉增快,甲状腺吸碘率均低于正常,29例出现FT3、FT4增高,甲状腺摄碘率下降的分离现象,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甲状腺肿大及疼痛、血沉增快, 及FT3、FT4增高,甲状腺摄碘率下降的分离现象,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98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40例,男6例,女34例,年龄16~52岁,平均36岁。临床表现:本组病例由发病至就诊时间3天~3个月不等。以发热、颈痛就诊16例,以颈部疼痛就诊10例,以发热原因待查就诊6例,以甲状腺肿大就诊4例,以甲状腺毒症就诊4例。发病前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病史32例。本组病例均有发热病史,其中26人以发热为主要就诊原因,14例就诊时经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发热病史。体格检查38例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弥漫性不对称肿大22例,弥漫性对称肿大7例,单叶肿大9例。甲状腺质软3例,质中9例,质硬26例,34例有甲状腺触痛,其中22例以颈部疼痛为主诉就诊,12例在体格检查时甲状腺触痛或追问病史发现有甲状腺触痛史。

辅助检查:本组病例血沉均增快36~148mm/小时,TG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POAb(过氧化物酶抗体)有2例增高,FT3升高13例,FT4升高22例,hTSH降低29例, FT3、FT4降低1例,hTSH升高3例,FT3、FT4、hTSH均正常8例。本组病例全部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检查,均低于正常,甲状腺吸碘率最低为0%,其中29例出现分离现象(FT3、FT4增高,24小时甲状腺摄碘率下降)。甲状腺彩色超声波检查36例,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25例,提示诊断桥本甲状腺炎9例,提示诊断Greavs病甲亢2例。血常规白细胞升高22例,白细胞计数正常14例,白细胞轻度减低4例。

治疗方法:一经诊断明确,给予泼尼松10~20mg,3次/日,口服治疗。甲状腺毒症表现明显的给予普萘洛尔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有6例有一过性甲状腺正常功能减退表现,未给予特殊治疗。口服泼尼松治疗1~3天颈部疼痛缓解,体温也恢复正常。随着体温恢复正常、甲状腺及颈部咽部疼痛缓解,甲状腺变软缩小,泼尼松维持治疗1~2周后逐渐减量,8~12周停药。

结 果

泼尼松治疗后,本组40例病人的体温、甲状腺完全恢复正常,症状完全缓解。12周停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

讨 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是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De Quervain)甲状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性疾病[1]。亚甲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两种因素有关:①病毒感染直接引起甲状腺的破坏;②甲状腺对病毒感染的反应引起甲状腺的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损伤导致其贮存的甲状腺素大量释放入血,表现为短暂的甲状腺毒症。亚甲炎起病较急,病前1~3周可有病毒感染病史,患者往往有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甲状腺肿痛是其特征。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加之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增高和甲状腺吸碘率明显降低的双向分离现象是亚甲炎确诊的重要依据。不典型的病人需要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肿瘤鉴别。

甲状腺肿大,多为弥漫性,可达正常的1~3倍,或呈结节状,切面可见透明的胶质,中有散在性灰色病灶。光镜下可见较多的巨细胞与肉芽组织,伴有纤维化与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变与结核结节类似。亚甲性甲状腺炎又称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甲状腺炎等,使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病原因未明,但与病毒感染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有关,病程1~2周或数月,复发率高,整个腺体均可累及,有明显的碘代谢受抑制现象。发病年龄一般在20~60岁,以中年发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病人起病较急,早期可有发热恶寒,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伴有倦怠乏力,食欲减退,自汗盗汗,甲状腺部位肿,疼痛向额下、耳后、颈部放射,吞咽、转头时疼痛加重,腺体压痛,坚硬,起病初期可出现轻度甲亢症状,如手抖、心慌、多汗、精神紧张等。少数病人可有头痛、耳鸣、听力减退,还可有恶心、呕吐,大多数女性患者伴有月经异常,经量稀少。在疾病恢复期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如发音低沉、怕冷浮肿等。

中医认为本病是外感风热,疫毒之邪,内伤七情所致,由于风热、疫毒之邪侵入肺卫,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发热、出汗、咽干而痛、周身酸楚、怠倦乏力等,风热挟痰结毒,用之于颈前,则见瘿肿而痛,结聚日久易致气血阻滞不畅,导致痰瘀毒邪互结,气郁化火,肝火上炎,扰乱心神可见心悸、心烦,肝阳上亢,阳亢风动可见双手颤抖、急躁易怒等,肝失疏泄,冲任失调,故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经量稀少等。若反复不愈,病程日久者可出现阴盛阳衰之症,如怕冷、神疲懒动、虚浮等症。亚甲炎对症治疗效果欠佳,抗生素、抗病毒治疗无效。

亚甲炎的治疗主要是正确、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泼尼松为首选,避免减量过快,停药过早。亚甲炎病程中常出现甲状腺毒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临床表现,较重者可对症治疗[2]。随着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亚甲炎的所有临床表现均会消失。故对临床上不明原因发热、颈部疼痛、有甲状腺毒症表现,特别是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患者,应考虑本病可能。及时做血沉、甲状腺吸碘率等相关检查,有助于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3]。

参考文献

1 滕卫平.亚急性甲状腺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9-740.

2 刘超.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30-32.

3 杨明武.亚急性甲状腺炎69例临床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2):1107.

上一篇:介入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鳃裂瘘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