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21 02:40:49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数量达到3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GDP当中,有56%是中小企业所创造的,出口中占到62%,就业中占到75%,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占到全国的42%。因此,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和制约因素,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融资瓶颈问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主要是部分中小企业运作不规范,管理水平和经营状况欠佳,信用不高,缺乏必要的信用意识,信贷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贷款风险加大,这是影响金融部门对其发放贷款的根本原因。第一,规模较小且缺乏抵押物导致难以获得贷款担保。第二,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及信用观念淡薄。

(二)来自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1 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存在偏颇。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把信贷目标市场大多定位在国有企业,尤其是规模大、资本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许多国有商业银行激烈争夺少数大型优质客户,而忽视个体、私有和其他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简单以大企业为主要融资对象,后果是好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或贷款成本过高,而差的国有企业可轻易获取资金。

2 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国有企业产权的特殊归属性决定国有企业的行信用必然高于非国有企业。因此,国有银行在资金供给时也会尽可能地满足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信贷需求。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由于产权归属性的不同,国有银行不能顺利地将其风险转嫁给中央政府,借贷风险增加。所以,国有银行在发放信贷前,则会慎重地选择与甄别信贷对象,采取种种限制条款与防范措施,减轻信贷的逆向选择风险。在信贷发放后,国有银行则会加强监管力度,以防范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

3 金融服务水平低及缺乏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中,普通采取的是抵押、质押和担保等方式。尽管这几种方式具有贷款安全性高、风险小的优点,但对中小企业而言,这几种贷款形式的评估、论证时间长、环节多、手续繁杂、收费过高,使其贷款成本过高。这与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缺乏抵押担保品、自身实力弱的特点不相适应,削弱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金融部门的服务水平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现代化服务的品种少,服务层次低,缺乏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创新服务。

(三)来自融资环境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资本市场层次单一、发展缓慢、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资本市场作为经营资本的专门市场,面对具有不同的资本需求企业和众多投资者,理应具有较多的层次,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要求。但我国只有两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资本市场层次非常单一,并且资本市场的区域结构不平衡。如,目前东北地区尚无较大的区域资本市场。无论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证券市场的募集资金额,东北地区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这既弱化了东北地区的融资能力,又严重削弱了东北产业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抑制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1 必须增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归根到底还在于企业自身,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外界机构如何帮助,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是存在的。所以说首先要树立内源融资的价值观,认识到内源融资的重要意义。一个缺乏内部积累能力的企业,单凭外部融资就能获得发展是很难实现的。

2 必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市场风险大、经营不规范使得其经营风险难以估测;其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使得经营、资产状况模糊,财务状况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引进和培养信用评级专业人才;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3 必须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商品的不同,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二)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

1 必须坚持发展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来说,最合适最现实的融资方式是利用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但是大银行主要是为大企业服务的,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目前却没有相对应的金融机构给予支持。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缓慢,而且部分中小银行的发展定位不准确。它们并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而是争先恐后为大企业服务。这种现状应该改变,要由国家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确定资源的配置格局。

2 可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是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是创新型企业高速成长的摇篮。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公司在发展之初,都得到过风险资本投资,如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等。风险投资基金是发达国家融资工具的创新产品,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中小企业,以期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过程中获得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3 开辟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渠道。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没有直接融资渠道,只能是靠举债融资,而过度举债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制约着企业再融资能力,从而也就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渠道是我国各级部门应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美国有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设立的NASDAQ市场。此外,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建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上市的二板市场。

4 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我国的中小企业从整体而言,都具有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竞争力弱等劣势,融资极为困难。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与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条例和制度,用法律形式规范政府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主体的责任范围、权利义务、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明确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上一篇:个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存在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审计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