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师生情感创设问题走进多样化

时间:2022-09-21 01:05:2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师生情感创设问题走进多样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新课程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一、重视师生情感的感染与激励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创设提出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首先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要让学生感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注意难易适度,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过程,启发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尝试解决的办法,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还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可适当地进行点拨,并让学生展开讨论。这一过程又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过程。通过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经验,尊重学生的选择。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形成师生间的教学合作、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教学把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景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如我在上《升华和凝华》一课时,我先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四个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再让学生观察物态变化图表(其实并不完整),一些学生提出问题:物质能够在气态、固态间直接变化吗?有的学生说可以,有的否定,在学生争执不下急于求助时,老师顺利地引入新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充分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创造空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穿插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等来介绍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探索过程,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通过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举办游戏或竞赛,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和生生间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合作与交流营造了一种学生迫切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氛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通过相互提问与讨论、合作与交流,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提倡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分析数据,收集和处理信息,尝试改进探究方案,通过交流与合作的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是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初二物理开展了以"生命、环境、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性学习,投入到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去,尝试发现问题的方法,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体味获得知识的过程,"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敢于创新"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行动指南。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给学生及时的支持与鼓励,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课外探索实验、完成小制作、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考查和评议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凡是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不会做的事情,教师教会他们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探索、去感悟、去发现、去扩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用新理念指导的新课程、新教材给人以崭新的感觉,她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新课程,还只是刚刚起步,我愿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策略 下一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深化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