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永川”的“集结号”

时间:2022-09-21 12:35:21

“森林永川”的“集结号”

森林工程与精美城市战略相结合,提升城市形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充分唤起全民添绿的积极性――“三结合”吹响了建设“森林永川”的“集结号”。

森林进城

最近,与永川临近的四川省泸州市一位领导在驱车前往重庆主城的途中,发现成渝高速公路永川段两侧宽阔的景观带很是养眼。

他立马改道从永川新匝道驶下,满目葱郁的景致,让这位外来客傻了眼――100米宽的大道,竟有60米的森林景观带,银杏、香樟、天竺桂、广玉兰等竞相舒展,市民或漫步其中,或安坐于木椅上休憩……

回到泸州后,他立即组织了一个由泸州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到永川取经。

慕名前来的不仅仅是泸州。

永川区林业局副局长戴军几乎每周都要客串导游,为外地来的参观考察团讲述“森林大道”的故事。

2008年4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永川区委书记胡际权,带领多个部门负责人,赴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江浙等地的城市干道,都有大量的绿化带,让考察团印象深刻,也给他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这里很宜业,很宜居。

就在此时,永川城内,以成渝高速公路永川新匝道口为起点,一条南北走向的新城市干道――兴龙大道,正紧张建设中。

其时,市委书记已多次提出建设“森林重庆”,刚从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转任区委书记的胡际权知道,市委正在积极筹备召开三届三次全会,建设“森林重庆”将正式写进全会决定。在考察中,胡际权寻思,永川能否先行一步,在“森林重庆”建设方面率先破题?

能否将在建的兴龙大道,打造为森林景观带?在考察团的内部会议上,这一提议被全票通过。回到永川,经过科学论证,区政府决定在原来20米的基础上再拓宽40米,全部建森林景观带。

“为了这多出的40米,政府追加投入1.2亿元,但这笔账是算得过来的。”戴军说,环境打造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还有经济效益。这条10公里长的绿色大道,几乎贯穿整个永川新城。除了吸引外来投资,森林大道两边的地价也大幅升值,原来三四十万元一亩的地,现在已经涨到100万元一亩。

森林大道仅仅是个“开场白”。随后,一场“绿色”城市基础建设,在永川拉开大幕。

其实,精美城市战略提出以后,永川人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体现“精美”二字。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坡生动阐述了绿色的魅力。如果扩大到一座城市来考虑,一抹绿色、一排绿色、一片绿色,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苏州、连云港,还是华盛顿、多伦多,凡是生态环境美好、自然景观独特的地方,对游人对客商的吸引力就强,经济社会发展就好,城市就富有生机与活力。”胡际权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

而戴军的想法则有点“专业”:“为什么在高度工业化的环境里,得忧郁症的人特别多?这与一座城市的绿色覆盖面积不够,人们缺少散步、放松的场所有很大关系。”

就在永川人陷入思考的同时,2008年7月召开的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正式发出“五个重庆”建设的动员。在“五个重庆”建设的号角下,永川决定让森林进城,让城市自由呼吸。

如今,永川正一点一滴地激活绿地的功能。三大人工湖泊――兴龙湖、神女湖、凤凰湖,将以超速的扩绿速度“横空出世”,而散落其中的若干公园,将被森林大道串联起来。

进入“三湖时代”的永川新城,绿地率将超过45%,好比一个开敞的公园城市,市民可开窗见绿,出门踏青。

点“绿”成金

一片林,对城里人可能是一片风景,对林农则意味着一个“绿色银行”。

永川区双竹镇大竹溪村,耿生富笑呵呵地守着他的宝贝们――100亩速生桉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最高的长到了4米多高,放眼望去,一片翠绿。

2008年3月,他雇来挖掘机,忍痛挖掉葡萄树和柑橘树,全部改种速生桉。

耿生富并非心血来潮瞎折腾。种植速生桉,技术要求不高,管理难度不大,加上区委、区政府对种树有补助,他敏锐地发现,致富的机会来了。

说做就做,耿生富把经营钢管生意赚的钱全部投入到速生桉的种植上。从苗圃基地引进1.2万株种苗,政府免费提供1万株,落实了苗木,他又请来了重庆金三维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种植、管理。

“按照现在的长势,5年就能全部收回成本,5年之后的收入全部都是利润。”耿生富算起了一笔绿色账,5年时间,1棵桉树能长到250公斤至450公斤,按照每公斤0.4元钱计算,1棵树至少能卖100元,2万棵树就能卖到200万元,除去成本,5年时间能净赚100万元以上!

耿生富的速生桉长成后,将被送往永川的另一个镇,那里的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将全盘接收。

这种自产自销的惬意,源于永川将发展农村森林工程与发展林业产业结合起来,实施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战略。

4年前,为了引进全国林业龙头企业――理文公司,永川区政府与之进行了多次谈判。当时双方谈得最多的,就是原料供应问题。

“理文投资15亿元的林浆纸项目,设计能力为年产15万吨浆纸,这意味着每天需要消耗近2000吨竹木原料。”理文公司厂务经理王德诚回忆起当初的顾虑。

“只要你来,我就能保证你的生产。”永川的领导拍着胸口保证。

对此,永川将理文公司竹浆原料基地纳入“森林永川”建设总体规划,明确除城市森林工程以景观树种为主外,其余的通道林荫工程、水系林带工程、绿色乡村工程等,主要营造以杂交竹和速生桉为主的速丰林。

经测算,1亩杂交竹年纯收益650元―1100元,1亩速生桉年纯收益350元―650元。此外,林农还可通过发展林下产业,如药材种植、特色养殖、休闲旅游等增加收入。调查显示,永川森林工程实施以后,200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200元。

管护容易,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速丰林很受农民欢迎。按照规划,到2012年,速丰林面积将迅速扩大到近30万亩,使永川的森林覆盖率增加9个百分点以上。

目前造纸用的原料需求,绝大部分都能从永川当地得到满足。就地取材的便利,打消了王德诚当初的顾虑。不仅如此,理文更是将投资追加到100亿元,上马了一批新项目。

一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头缓解纸浆原料供应的矛盾,扩大招商引资的战果,“森林永川”这根扁担,挑起了两个“金娃娃”,林浆纸一体化的林业产业链初步形成。

政企联手

永川庞大的森林工程,预计需要投入资金15亿元,不断攀升的绿地维护费用也是不小的压力。钱从哪里来?

按照预算,永川政府将投入9亿元,余下的6亿元将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来解决。

如何吸引社会资本,成为森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新命题。

3年前,永川火电厂下岗工人许林,在永川区永荣镇子庄村承包了1500亩坡耕地,栽的是造纸专用杂交竹。今年,他又新栽了300亩速生桉。

除了看好林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永川区政府的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也增加了许林大规模种林的底气。

“每种植1亩,政府补助1000元,这基本上能够解决采伐期前土地租金的问题,以及少量的人工费。”许林像是吃了颗定心丸。

为了调动社会各界营林造林积极性,永川区除了从资金上给予补助扶持,还从土地、税费返还等多个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比如,许林如果在农村坡耕地、荒山上投资造林100亩以上,就可以将其中10%的土地用于管理性用房建设;新建、改造的竹浆原料基地,从产出竹材起5年内,有关税费全部返还……

筑巢引凤,这些扶持政策不仅让许林这样的小业主投身林业产业,更引来了香港裕荣昌和重庆森阳、福永等十多家知名企业落户永川,协议投资15亿元,发展林业,同时围绕林业发展多种经营,投产后每年将实现林业产值8亿多元。这一条条“鲶鱼”,搅活了永川林业经济。

“置换森林行动”也是永川筹措社会资金的另一项新突破。

永川的办法是,凡在城市森林等公共绿地周边开发建设的项目,必须按项目建设占地面积规模1∶5的比例认建、认养公益性森林;所有排污、矿山企业每年认建认养森林3000亩―5000亩,开展生态修复……

政府搭台、全民添绿,政府、企业、个人,一个都不能少――这种探索,体现了谋划者的远见和智慧。?笊

上一篇:“智慧工程”关键在创新 下一篇:万盛的谢菲尔德式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