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血压性大面积小脑出血26例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1 11:27:59

急性高血压性大面积小脑出血26例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高血压性大面积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6例患者均行小脑脑内血肿清除后颅窝减压术。结果:治愈16例,显效6例,死亡4例。结论:高血压性大面积小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高血压大面积小脑出血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发病率不断增多,高血压性脑出血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致死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尤其是急性高血压性大面积小脑出血,死亡率高达90%以上,2002年2月以来采用手术治疗急性高血压性大面积小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7~72岁,平均63岁;病程2~7小时。左侧10例,右侧8例,蚓部8例;出血量15ml 8例,20ml 15例,25ml 3例,昏迷20例,昏睡状6例,所有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均行头颅CT检查证实小脑出血,血肿量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得出,手术证实。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小脑脑内血肿清除后颅凹减压术,破入脑室及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加做右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必要时加用甘油氯化钠加强脱水治疗。

结果

并发肺部感染12例,消化道出血6例,肾功能不全16例,气管切开5例,2例因患者年龄高,同时合并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家属放弃抢救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6例,死亡4例。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50.6~80.7/10万人,高血压脑出血70%~80%发生于基底节区,其次是脑叶的白质、脑桥及小脑,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小脑出血好发于小脑半球,多数表现为突起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肢体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多在48小时内因急性枕大孔疝而死亡[1]。

急性高血压性大面积小脑出血手术治疗适应证、禁忌证 应根据患者出血量、发病时间、年龄、病情进展快慢以及有无合并重要脏器疾患等情况综合判断。①适应证:小脑出血血肿超过15ml或直径超过3cm,有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第三及侧脑室扩大、或出血破入第四脑室。②禁忌证:对已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或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者不宜手术。

手术时间的选择:很多学者主张对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行早期或超早期(6~8小时)手术。但也有学者认为超早期手术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增加死亡风险[2]。经验是脑出血发病6小时内有可能出血未停止[3],虽然手术有增加再出血的风险,但24小时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坏死,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加重,压迫脑干导致枕骨大孔疝,所以提倡尽量在6~24小时内手术。

手术要点:采取后正中线入路,后颅凹减压要充分,枕鳞部要充分扩大,枕大孔及寰椎要咬开减压,小脑内血肿要充分清除,硬脑膜采用脑膜补片修补以达到充分减压,第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要通畅,破入脑室及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加做侧脑室外引流术。其他术前给予甘露醇静滴快速降颅压,尽量避免枕骨大孔疝形成。

综上所述,急性高血压性大面积小脑出血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可能的早期手术,早期手术较非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大幅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黄友岐.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56.

2康桂泉,刘宗惠,李士月,等.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1):33—34.

3刘甲才,田宇,艾天贻,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病情转归的影响[J].中国医药研究,2004,2(6):9—11.

上一篇:细菌内毒素检测无法完全取代家兔热原法 下一篇: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两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