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87例体会

时间:2022-05-29 01:24:30

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87例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越性。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7例,应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情况、和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各种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比较发现,小骨窗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预后好、恢复快、死亡率及致残率低。结论: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基底节区颅内出血高血压性小骨窗手术

资料与方法

2009~2011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7例,男117例,女70例;年龄31~78岁;血肿量30~70ml,出血时间6小时以内106例,6~24小时52例,24小时以上29例;采用1981年中华医学会高血压脑出血四级病情分级[1]。1级53例,2级121例,3级13例。同期80例经典开颅治疗患者中,年龄构成、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发病时间、脑出血分级等与小骨窗手术治疗组没有统计学差异。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

入选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或发病时血压增高并排除其他原因的自发性脑出血;②急诊头颅CT示基底节区血肿量约30~70ml;③患者意识嗜睡、浅昏迷;④生命体征平稳,无脑疝或脑疝早期,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行全麻。以血肿为中心,避开重要功能区,作5cm长皮肤切口,在颅骨上用颅骨钻钻3个孔后扩大骨窗约3.0cm×3.0cm大小,如需减压则扩大至4.0cm×6.0cm,悬吊硬膜后十字切开,用脑穿针试穿血肿并以此作为方向引导。切开皮质达血肿区,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血肿清除时不可操之过急,不能过度牵拉脑组织。先清除视野内血肿,周围盲区的血肿可因压力关系推挤至视野下。寻找可能出血点,并电凝血。注意保护脑组织,减少出血。冲洗后可置一引流管,硬膜缝合,硬膜外不需引流。

疗效判断标准:术后评估,术后随访6个月,对存活患者依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进行评定。①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②Ⅱ级:部分恢复正常生活或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③Ⅲ级:家庭生活需要他人帮助,并拄拐可行走;④Ⅳ级:卧床不起,但意识清醒;⑤Ⅴ级:植物生存。其中Ⅰ级、Ⅱ级为疗效显著,Ⅳ级、Ⅴ级为严重致残。

结果

187例手术患者中,术后患者死亡13例,死亡原因为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严重脑水肿4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高血糖、消化道出血6例;植物生存14例。行显微镜下小骨窗经侧裂脑岛入路或皮层入路手术110例,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Ⅰ级64例,Ⅱ级26例,Ⅲ级9例,Ⅳ级5例,Ⅴ级2例,死亡5例。显效率81.8%,致残率6.4%,病死率4.5%。

行经典开颅血肿清除及(或)去骨瓣减压术77例,术后ADL评级:Ⅰ级25例,Ⅱ级12例,Ⅲ级15例,Ⅳ级5例,Ⅴ级12例,死亡8例。显效率48.1%,致残率24.7%,病死率10.4%。

行显微镜下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显效率、致残率、病死率与行经典开颅术式显效率、致残率、病死率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且逐渐趋向于年轻化。其治疗的要点是在尽可能微小的创伤下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损害,最大限度恢复脑正常功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面临的主要危险:一是血肿形成占位效应直接破坏脑组织、血肿畸形膨胀引起脑疝和机械压迫;二是血肿形成占位效应造成血肿周边的脑组织缺血坏死[2,3]。因为脑压板对深部结构的过度牵拉压迫,电凝对正常组织的干扰、吸引器对血肿周围组织的过多和盲目吸引,是影响手术质量的三大主要原因,而小骨窗手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创伤小,失血少,小骨窗开颅对正常脑组织的显露和干扰少;②时间短,1小时左右即可达到清除血肿、达到紧急减压的目的;③手术损伤小,减轻了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小骨窗手术定位精确,暴露的脑组织颅骨开窗小,减少了误伤及感染几率,并发症少;④对年龄限制小;⑤血肿清除彻底,不易再出血或加重脑损害。不仅解除了血肿造成的占位性压迫,还阻断了血肿溶解与吸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脑损害,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水肿。本组术后存活患者中,约60%的患者在术后6小时内清醒,12小时后能进食,足以说明此类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ADL评分结果较佳,佐证了小骨窗手术的有效性。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及时清除血肿降低颅压,从而降低患者的致死、致残率。但小骨窗手术也有其局限性,在清除血肿后有可能加重脑水肿,术前已有脑疝形成者,仍需行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术后发生的颅高压,抢救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其推广应用必将大大提高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段国生.手术学全集·神经外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02—307.

2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4—870.

上一篇: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技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络活喜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肾衰竭肾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