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游戏的问题探究式游戏教学法

时间:2022-09-21 11:17:29

基于教育游戏的问题探究式游戏教学法

摘要:本文基于教育戏的特点对问题探究游戏化教学原理进行阐述,着重分析了问题探究式游戏化教学的教学过程,最后提出了问题探究式游戏化教学在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教育游戏;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的最好状态是能始终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以通过设计系列的任务或者问题,结合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或者任务,通过探索式地学习来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即任务驱动模式,

游戏里面隐含了大量的任务驱动,游戏者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任务,最终完成了整个问题的解决。问题探究式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教育游戏里的任务驱动机制,把学生要学的知识都设计在游戏的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游戏过程的相关任务,进行探索,获取知识问题情境和相关资源,让学生通过游戏,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问题探究式教育游戏学习模式分析

游戏的某些因素能够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游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具有较强的故事情境性和交互性,适宜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以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为例来分析问题探究式游戏化教学的学习模式。

孩子通常喜欢一些角色扮演类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模仿一定的角色,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往往有着与成人不一样的独特视角,孩子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来构建自己对游戏中出现的角色的形象,从而完成整个游戏的过程。如果把这个游戏的过程电子化,就是角色扮演类电脑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非常多,本文以其中 一款《阳光行动》为例,从故事背景、角色系统、事件系统、动机系统、奖惩机制和支持系统等六个维度来分析这类教育游戏的学习机制。

《阳光行动》这款教育游戏的故事背景是:地球上的人类受到了外星人的袭击,整个人类历经浩劫,所有文明毁于一旦。要想重新获得重生,必须完成一个任务,使在浩劫中毁灭的计算机使者复活。游戏的角色系统中,每个角色都具有各自的特性,游戏者选择了角色后,非常容易产生对这个角色的认同,从而形成游戏中的自我意识。游戏的事件系统是由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若干事件组成的。每一个事件里都设置了相应的任务,游戏者必须要完成这些任务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情境。为了激励游戏者继续玩下去,游戏设置了奖惩机制用于刺激游戏者的外部动机。但这些动机对一个初玩这个游戏的新手来说,还是无法正常完成游戏的整个过程,所以游戏往往都会提供一些攻略、剧本、资深玩家的心得体会等一些支持系统以鼓励游戏者顺利完成任务。

如果我们对这个教育游戏的系统结合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把故事背景换成学习情境,把游戏里角色换成学习者,把事件系统里的事件结合学习任务改成问题系统,这样,原来的游戏过程就变成了探索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

二、问题探究式游戏化教学的教学过程

那么,在实施问题探究式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哪些类型的游戏呢?一般来说,除了角色扮演类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冒险类或者策略类的游戏进行教学。随着游戏化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教育游戏的选择也慢慢多了起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供选择的教育游戏,如《大航海时代》、《三国志》、《模拟城市》等,可以结合地理、历史、语言等相关的学科进行教学。

问题探究式游戏化教学的整个过程如下:

1.选择适当的教育游戏

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关的教育游戏,特别是选出那些有利于开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把这一类的知识点归类成一个专题进行学习。

2.问题导向

教师应该从问题出发,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完成对目标知识的学习。

3.教师作用

跟技能操作式教学法一样,教师的参与在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在游戏结束后,甚至可以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例如小组分享、小组展示等,教师通过点评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深化。

4.阶段性总结

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游戏系统评价、学生自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等。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应该配合教师进一步发挥主动性,比如,组建小分队,团队合作、分享讨论,碰到问题的时候主动请教高手,随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归纳,小组之间可以经常性的讨论交流,可以把学习的过程形成一个总结性的报告,以成果的形式进行分享或者发表等等。这种基于任务的主动探索的学习对学生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果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将极大地提升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能。

三、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游戏进度的控制

游戏因其内在的动机机制和激励机制,容易让游戏者产生很强的沉浸感,如果不加以有节奏地控制,很容易让游戏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育游戏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手段,尽管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应多进行引导,控制好进度,把握好节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控制能力。

2.游戏的选择困惑

尽管目前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教育游戏,教师对游戏的选择比起过去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这些游戏毕竟还是良莠不齐,教师选择游戏的时候应该有所取舍,不适合开展教学的游戏,不能勉强为之,不能为了游戏化而游戏化,否则将陷入以“玩”误教的困境。

3.以专题形式教学

很多教育游戏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因此以单元或者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游戏提供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个专题,这样学习的学习较有针对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尽快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进.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J].中国教育学刊,2006(9).

[2]尚俊杰.“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上一篇:阳光体育环境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下一篇: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