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专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力的培养之我见

时间:2022-09-21 11:00:06

论中专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力的培养之我见

摘要: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化学学习要以实验为基础,并在科研生产和教学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在分析传统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弊端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化学实验教学使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键词:中专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创新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旺都离不开人类的创新能力,因此,国家将创新教育,即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化学实验作为对学生创新能力有独特优势的学科,其有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单调枯燥和应试教育的思想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寻求中专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成为必然。

一、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缺陷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一)过于重视实验结果而忽略了实验过程;

(二)过于重视操作实验的技术而忽视了化学实验的实际应用;

(三)一些地区的学习在组织实验教学时过分强调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对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应有重视。

在思考和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导致这一缺陷的原因一方面是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评价考核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受教师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致使其在组织教学时缺乏创造性。

二、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其培养的缺乏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对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促使学生创造能力得以培养势在必行。

(一)“集约型”实验教学代替“传统型”实验教学

在设计和组织化学实验时,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操作实验要点、描述实验现象及得出实验结论,反而忽视了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应有关注,致使学生的产生“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的会遭受毒害,实验室内有毒物质排放入周围环境是合乎情理的”有误意识。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实验处理废气废液废渣的方法、对尾气吸收的设计、对实验装置及反应原理的选择等方面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比如:在做利用CO对CuO进行还原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对实验过程进行预习,并提出以下问题:

1、CO还原CuO时所需要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2、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是什么尾气,其能否向空气中直接排放?

3、对该种尾气如何处理才能充分利用?

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结合自身现有知识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小组讨论,最后学生可能提出这样三种方法:1、利用袋子收集废气;2、用酒精灯烧掉废气;3、将整个实验在封闭的装置中进行,一方面可以节约实验所需热量,另一方面还能防止废气排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后,通过对比让学生选择既科学又方便的处理方法。这样在“集中型”的化学实验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探索性”实验替代“验证性”实验

传统化学实验往往是教师首先进行化学相关知识的理论讲解,然后再通过化学实验对其进行验证。比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教师首先告诉学生氧气能够跟非金属物质进行化合反应等性质,然后通过氧气与硫的实验进行验证。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因而学生的思维只能处于“输入—反应”等低级发展阶段。运用探究型实验,则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

1、氧气能跟金属物质进行化合反应,它能否跟非金属物质进行反应呢?(如硫);

2、这个实验应该如何设计,即该实验的步骤是什么?

3、这一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和思考,同时在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在亲身演示中通过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真正的实验”中奠定今后发明创造的基础。

(三)“开放性”实验代替“封闭式”实验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化学也不例外,其发展是无止境的。因此,教师要意识到人类认识化学问题的阶段性,鼓励学生对不完善化学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比如:化学实验中通过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实验中收集到红色的氧气,很明显,这一颜色并非氧气的本色,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实验中怎样改进才能改善这一现象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提供了展露才华、开动创新思维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进行碳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学生对产生的其他是雾还是烟难以定论,这时教师如果坚持让学生认为是烟,学生不容易服气。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验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进行证明,通过开放性实验,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激发;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完成知识的增进,在同科学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同时,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小制作、小发明融入日常生活

化学实验要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还要在结合教材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和新增,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兴趣的激发促进其不断学习。比如:在学习完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后,结合其不能燃烧的性质,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自制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让学生根据其还原性和助燃性进行有关生活用品的制作。通过这些小活动,在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其学习化学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通过对中专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将“集约型”实验、探究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引入化学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实验化学知识的增进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秦友.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2]韩小平.浅谈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2008(03)

[3]王晓丽,王喜贵,徐爱菊.改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04).

上一篇:浅谈地方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对策 下一篇:浅谈心理暗示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