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9-21 08:50:03

对新时期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若干思考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如何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新焦点,笔者试就这一议题发表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以求达到抛砖引玉、集思广益、促进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目的。

一、ECFA后签署两岸文化合作协议的议题已提上日程

主政3年多来,两岸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突破大发展,昔日剑拔弩张的台海紧张气氛已为今日热络的“大三通”所取代,初步步上和平发展的轨道。随着ECFA的签署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两岸经贸关系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了机制化发展的新阶段。

后ECFA时期,人们不约而同地将两岸关系下一个发展重点指向了文教交流与合作。这一是因为ECFA确立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大框架,虽然后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阻力有待克服,但毕竟已迈出关键步伐,翻开新的篇章。二是因为两岸政治谈判问题受制于岛内政局、国际因素及大陆内部因素等,一时尚难以提上议事日程。故相比较而言,文化议题的争议性不大,可深可浅、可大可小,是可以着力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交流扮演着连接情感、沟通思想、凝聚认同、弥合分歧、重建共同记忆的基础性作用,“经贸与文化是连接两岸的两大桥梁,缺一不可”,在全球金融风暴下的此刻,当重新审视两岸关系的未来时,“我们意识到两岸关系是否能持续且长远地发展,是否能在不远的未来产生实质性的更大突破,文化平台上的沟通、往来与融合是问题解答的一个关键所在。”

台方最早提出商签文化交流协议的事,得到大陆的积极回应,但后来台方又缩了回去,对商签文化协议一事踩了急刹车。2010年9月,台“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表示:“两岸间文化合作还需要时间讨论,需要积累经验,因为文化范畴比经济更广泛,谈出架构协议不容易”。2011年1月台“文建会主委”盛治仁声称,目前不需要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倾向于从个别议题人手,自然形成交流机制”。台“教育部长”杨朝祥建议两岸签署教育ECFA。今年6月1日,刘兆玄再次表示应先搞交流,“由易而难,累积经验,发觉问题,再坐下来谈,有需要时再签,这样比较有完整性”。由此可见,两岸均认为应加强文化交流,但对于是否应开始商签文化合作协议缺少共识,时机尚不成熟。

不论签或不签,两岸对于总书记所说的“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和孙亚夫副主任提出的“不断为商签两岸文教协议积累共识、创造条件”的建议,应无异议。

二、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可粗可细

两岸文化协议之所以难签,除了时机条件因素外,可能与文化议题“范畴比经济更广泛”、更为庞杂、也因而更难签有关。如果说经济层面的交流主要是为了实现两岸经济资源最佳配置、创造最大的互惠利基、满足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文化交流则兼有沟通观念、密切情感、增进共同认同、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多重作用,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工程,重要但不急切。

广义的文化形态似乎可以分为三个面向,即观念的、行业的和产业的。观念形态的文化特指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主张及根据这些观念设立的制度规范等,它是人们的社会存在暨生产生活方式在观念及法制上的反映,对人们的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行业形态的文化指的是从事精神文明活动、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或与文化事业有关的社会职能部门,例如教育、科技、文艺、宗教、体育、卫生、出版、传媒等界别。产业形态的文化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泛指通过设计制造销售文化产品来赢利的国民经济部门。

文化的庞杂性决定了它不太容易谈成一个一揽子的综合文化协议,特别是在两岸政治和意识形态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人们很难签订一个规范观念交流的文化协议,因为观念是附着于人的头脑之中的,无处不在,只要有人的接触交往,有事的交流合作,就会有观念的自然沟通、碰撞与相互影响,不需要也没必要用一纸协议来规范观念的交流。再如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也是千头万绪,短期内难以理出思路来。

但这并不是说两岸不能也不需要签文化交流合作协议。毕竟协议可以是宏观抽象的原则,也可以是微观具体的规定;可以提纲挈领,也可以像实施细则一样面面俱到;ECFA就是关于两岸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台方称为“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两岸文化合作协议不是能不能签,而是愿不愿签及何时签的问题。台方认为目前商签时机不成熟,两岸先就具体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商签交流合作协议也无不可,例如有关方面提出的商签教育EC―FA、影视ECFA、出版传媒ECFA等。

三、从具体议题入手加强文化交流合作

事实上,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一直秉持“先易后难、先个别后一般”的规律在推进。例如:早在执政时召开的国共第三届经贸文化论坛,即提出了“积极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7项建议。2009年执政后召开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6大类29项“共同建议”中,促进两岸文教、文创产业和新闻交流等的内容就占了5大类26项。两岸签署ECFA后召开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22项“共同建议”中有10项涉及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内容,均为具体议题。

这些议题包括:促进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鼓励和支持两岸青少年参加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加快推动两岸学历学位互认、两岸学生互至对岸学习研修,促进建立两岸高院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促进两岸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两岸奥委会、单项协会和各类体育组织及专业人员的交流;建立出版物交流合作规范,扩大出版物贸易和版权贸易;尽快实现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支持制定促进新闻交流与媒体合作的政策;完善两岸广播、影视、出版等业界沟通对话机制,加强两岸文创、数字内容、音乐产业的交流合作,支持制定规划及相关政策;推动落实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等。

几年来特别是重新执政后,经过努力,上述建议内容有许多已取得积极进展。例如:两岸文学艺术类的交流更加活跃,两岸教育交流取得突破(大陆宣布给台生以等同于陆生的平等待遇,台方承认41所大陆大学学历并开放陆生入台就学),两岸体育健儿共同参加一些大型比赛,两岸故宫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举办文物展览、合拍影视剧、合作出版图书音像作品,启动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共同推动商签智慧财产权保护协议等。

目前,两岸应重点就双方都有共识且都感需要的教育、新闻传媒和文创产业的交流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教育给文化以生机活力。两岸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交流,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教交

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目前两岸教育交流距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还差得很远,因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必须继续在教育交流合作上下大功夫。

新闻传媒扮演着沟通两岸信息、传递两岸民意、增进两岸理解的重要角色,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先头部队和铺路搭桥的作用,不可或缺。重新执政以来,两岸交流取得极大进展,但在新闻传媒部分却进展有限,或“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表现在两岸的报刊、电视、网络、记者驻点等仍被限制,“影响所及,主观,偏颇,甚至预设立场的新闻报导不但局限了两岸人民之间的信赖与解,严重推迟了两岸‘终极和解’的时间表,也给了根本就不希望两岸和解的‘有心人士’可乘之机。”

除外,两岸文创产业发展各有长短,大陆有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功底扎实的艺术专业人才、广阔的市场及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但文化产品的质量、文化服务的多样性和完善程度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在创意设计、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而台湾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研发、营销及品牌经营方面具备相当的优势和基础,但在人财物特别是市场方面不如大陆。因此,两岸在文创产业方面的合作完全具有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可能。

四、正视两岸在观念文化形态上的差异

毋庸置疑,两岸文化形态系出同门,均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的特色。例如:两岸人民都以汉族为主体,两岸语言文字相同,饮食服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等也大体相同。尤须指出的是,台湾自1945年光复后,在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主要是从大陆去的中国及其政权,教育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间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中华民族习俗,上世纪60年代末推动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对中华文化的整理保护与宣传做出很大贡献。这些不仅使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也使之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

正因为如此,两岸均认同:“中华民族能历五千年而不坠,端赖优秀文化的维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骄傲和精神支柱”和“两岸交流的基础”,也是“两岸真正的最大公约数”。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地理环境场所、历史经历等有所不同,中华文化在台湾已形成融海岛文化、移民文化、外来文化和西方文化于一体的自身特色。例如:崇尚自由开放,接受外来事物较快;尊重多元、包容不同、勇于创新,重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重友情讲义气,信奉“爱拼才会赢”;政治上效法欧美的政党政治、三权分立与普选制;经济上实行外向型的市场导向的自由竞争机制;社会治理向西方看齐,“公民”文化、志工文化及大众消费文化较为发达等。两岸在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尤需指出的是,两岸关系近百年的疏离和60多年的政治敌对以及受国际冷战格局的影响,近代分别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深深影响了两岸民众的民族情感,甚至造成了政治、身份认同的对立与统“独”对立,不仅给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造成阻力,也成为影响两岸建立政治互信的深层次原因。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两岸交流最艰难的障碍也在于文化”凹,签署文化协议、深化两岸的文化交流合作确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还需指出的是,决定一种文化形态本质特征的是民族和人,而不是其它。因为文化与民族不可分,文化“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两岸中华文化的不同特色并非两岸文化的本质区别,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中华各民族融合、继承传统、不断演化、自行发展并与外来文化相互影响下的结晶。

五、对待文化差异应从大处着眼、换位思考

由上述可知,两岸文化均属于中华文化体质、大同小异,需要探讨的是:两岸究应如何对待彼此的文化差异?经验表明,文化相同有助于两岸走近,文化差异又提醒两岸保持距离,其结果造成一种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欲近还离的混沌关系,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持久和平发展。

台湾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希望在经济上拥抱大陆,借助大陆求发展,但在文化上则自视“优越”,自认“唯有台湾,最有条件成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台湾经验应可作为中国大陆未来发展的借镜”。大陆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以台湾模式引领大陆发展,促使大陆和平演变,在此之前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

大陆的既定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挤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为此,希望先从经济文化入手进行自身的建设与两岸的交流融合,最终实现大中华的政治整合。因此,大陆对于台湾利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搞政经分离和文化渗透的做法颇为敏感,对台湾追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来对付中国大陆感觉不爽并保持一定的警惕。

笔者认为,目前双方立场之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均有可理解之处。台湾自视文化发展优越于大陆有其依据,两岸政治对立亦与制度观念形态的文化差异直接关联。大陆因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情况复杂、家底薄、发展不平衡等,不可能照搬台湾经验和西方发展模式亦很正常。要整合双方的立场,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能够良性循环,关键在于端正态度、换位思考和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假设双方都能以民族复兴为重,以民本(不是民粹)为宗,从实际出发,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许多问题就不难解决或者可逐步解决。

从大陆方面来说,应该“以大事小以仁”,率先展示祖国大陆的博襟与中华民族延续五千年文明的自信,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尊重包容台湾同胞的所思所想所为,承认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视台湾发展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虚心学习台湾的先进之处,通过交流合作逐步化解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误解和敌视,努力寻求重建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

从台湾方面来说,则应看到自身在自然条件、发展品质上存在着不足,看到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陆、两岸关系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应理解大陆“大有大的难处”,近代史上同样经历内忧外患的“悲情”,走过发展的弯路,付出沉痛的代价,渴望民族振兴、国强民富、再造中华文明的盛世辉煌,必须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应明确两岸人民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台湾的持久和平发展繁荣只有在中华振兴的大背景中才能实现和确保。

六、两岸观念文化的交流应尝试“相向而行”

香港《大公报》的社评认为,两岸关系的根本改善,千头万绪,离不开消除大陆与台湾之间50多年的隔阂与不信任,离不开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和谐相处。这就需要中华文化春风化雨的滋润和滴水穿石的工夫。以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智慧,完全可以成为两岸和平发展事业的动力和重要支撑。这

方面的交流合作,不仅有良好扎实的基础,有民意民心的支持,也有宽和的政策环境,这些都将为两岸和平发展软实力的培育和壮大提供可行性,创造有利条件。笔者非常认同这种看法。

所谓“相向而行”就字面意义理解,是说对立的两造应互以对方为目标向中行进靠拢。两岸在价值观上只有“相向而行”,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互利互惠和合,才可能使两岸关系永久走在和平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首先,两岸观念文化交流“相向而行”应建立“三个明确”的共识,即:明确两岸的历史、地理、血缘、文化密不可分,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台湾与大陆都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家园,两岸命运与共,谁也离不开谁;明确两岸都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两岸都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文化交流应秉持以人为本,以同胞为怀,以振兴中华、再造中华文明盛世为宗旨。

其次,“相向而行”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低中高级目标。

――低级目标是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地寻找并建立两岸在观念文化上的公约数,寻找并拓展共同话语,如以民为本、保护人权、完善民主、加强法治、惩恶扬善、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创双赢等。

――中级目标是求同化异,即在交流的基础上增进了解和理解,进行换位思考,尝试尊重、包容、借鉴乃至欣赏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与思想行为方式,逐步缩小彼此在观念和情感认同上的差距,化解并解决争议。

――高级目标是追求和谐,即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自然选择,进而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两岸文化的融合与再造,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盛世,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文明进步,树立新典范,作出新贡献。

最后,应把握“五不”原则。即:1、不做伤害或有损于两岸政治互信、伤害或有损于两岸人民共同利益的事情;2、不搞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所谓的“核心利益”的对抗;3、不操之过急、拔苗助长;4、不惟已独尊、固步自封、盲目否定和排斥一切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形态;5、不在交流中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换言之,在文化交流中应努力做到以诚相待、理性务实、互相尊重、求同存异、自然选择。

七、结语

两岸关系在经历了近60年的冷战对峙之后,终于在2008年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曙光,并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诸多历史性的大突破。在实现“大三通”、签署ECFA之后,进一步加强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的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现阶段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文化的交流要比其它任何领域的交流都更为深刻,更为长久”,那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长治久安、良性循环,就必须让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并重,让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将文化交流建设融合贯穿于和平发展的全过程,与振兴中华同步。

两岸虽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各有长短,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唯有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取长补短、相向而行,才可能实现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势互补,才能重建中华文明的盛世。应正视两岸在社会制度、价值观上的差异,正视台湾内部存在的政治与身份认同的分歧,正视统“独”之争,正视两岸重塑共识的问题与困难。现阶段应从具体议题人手加强交流,时机成熟时则应思考商签交流合作协议的问题

(作者单位:全国台湾研究会)

上一篇:“台湾共识”的本质是否认“九二共识” 下一篇:海峡两岸贸易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