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启示

时间:2022-09-21 07:14:59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启示

金融危机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吸取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加强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对各类风险的全面管控能力。

一、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1.金融危机加剧了商业银行资金回收的困难。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国外进口商的偿付能力下降,货款收回的风险加大,加剧了资金回收的困难。尤其是对危机的严重程度没有准确预测的企业,生产的大批产品出口无路,库存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资金回收更加困难。

2.金融危机引发了货币政策的调整,利率的调整增加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

由于受到经济下行风险增加的影响,我国央行从2008年9月16日开始下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来看,利率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不对称的存贷款利率变动直接引起商业银行净利差减少。二是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影响。货币市场资金面的日趋宽松降低了商业银行各项资金业务的盈利预期。

3.金融危机产生的大量坏账,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由于经济下行长期持续,企业坏账增加明显,偿债能力下降,资金普遍缺乏,信用状况脆弱,容易造成由点带面的违约风险的发生。对居民来说,一旦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失业现象大量增加,购房者的收入水平下降,还款能力得不到保证,于是借款人的风险转为抵押风险,同时经济衰退使得房价急速下跌造成房屋的变现能力下降,抵押风险进一步转变为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或损失。当这种现象大量出现时,巨额的住房抵押贷款演变巨额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由经济下行引发的贷款违约率上升将对商业银行资金的匹配产生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一般都不超过五年,大都是短期性的,而对于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资金运用业务,如住房抵押贷款、建设项目资金贷款等,期限多则十年、二十年,这种在发放长期抵押贷款时的短存长贷行为,降低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产生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的兑付能力。

二、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启示及对策分析

1.明确风险管理的战略定位。

商业银行需要将风险管理纳入全行发展战略规划之内,在商业银行治理层面建立符合战略定位的科学、完整、高效、可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与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组合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对银行内各种类型风险的全面有效管理;通过创新先进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最终实现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2.商业银行应注意采取多种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加强风险管理。

(1)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首先要加强行业分析和研究,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防范有关行业信贷风险。其次加强贷款管理,从源头控制信贷风险,周密分析企业或集团之间是否存在互相提供担保情况,防范企业或集团资金链断裂风险,维护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贷后管理,通过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动态研究,判断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否发生重大变化,实地察看贷款抵押物的保管情况和有无发生较大的价值变化,检查贷款用途有否违背原有贷款合同中的安排,综合以上情况分析企业违约风险的变化情况,采取措施降低违约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不良贷款,应该加强不良贷款的催收管理。

(2)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首先,商业银行应注意发挥和培育人力资本、客户基础、协同销售、投资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在个贷、理财及其他中间业务上的金融创新步伐,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打造中间业务品牌,努力形成发展中间业务的良性机制。强化营销,加快发展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资产托管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促进银行经营水平的持续提高。其次,积极应对利率波动加大给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带来的压力,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尝试把贷款预期损失与预期投益率的计算与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相联系,建立能更好地反映信用风险的基本属性,实现贷款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于信用评级的风险定价模型。最后,加强货币资金市场研究,建立利率变动预测模型、提高利率变动预测的准确性,降低资金业务的风险并增加市场收益。

(3)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应提高流动性的日常管理水平,加强存、贷款资金的流量监测和融入、融出资金的流量管理。注意均衡安排投资,以实现支付安全和较低的备付率水平,将流动性风险和效益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尝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回落,准备金率、利率或汇率的调整,房价波动、股票市场波动等约束条件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警性的压力测试以及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以提高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

(4)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密切关注和前三种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的发生,完善内控合规管理,确保业务运营安全。商业银行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完善风险管理的体系,并对已有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更全面的审视,从而通过发现并解决经济下行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更好地促进持续稳健经营。

3.制定应急处理方案,防范于未然。

商业银行不仅应采取各种风险计量方法对在正常市场情况下所承受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还应当通过压力测试来估算出现一些极端不利的情况时可能对我行造成的潜在损失,并制定极端风险情形下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减少银行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银行声誉可能受到的伤害。

4.进一步加强全行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

各种风险控制方法最终都通过相关人员如实际操作得以实现。所以现阶段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让经营人员和风险管控人员了解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让员工真正意识到当前经济形势下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予以高度的警惕,提前做好化解风险的各项准备工作。

(作者单位:南昌商业银行)

上一篇:我国采掘企业存货管理的改进 下一篇:着力创新审计思路锤炼精品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