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干部化”

时间:2022-09-21 06:29:31

“单位干部化”

有个朋友来信,说他以四十八岁的高龄当上了“中层副职”。不知道这个“中层副职”是个什么意思。朋友来信给我启蒙:事业单位不是公务员系列,也不能算官场,但是也像官场一样运作;“中层副职”属于“管理层”,有资格参加领导干部的例会。

于是我回信表示祝贺,不小心打错字,把“中层副职”打成了“中层富职”,对方以为我是蓄意挖苦,责我孤陋寡闻,并对我进行二次启蒙:他那个区区不足七十人的单位,“中层”共有四十多人,除了老弱病残,几乎全是主任、副主任!这就是所谓的“单位干部化”。人人要做官,层层封官加爵,盖幢办公大楼,一人一间,没几年就全坐满了。然而肉少狼多――不好,还是说“僧多粥少”算了,怎样才能“富”呢?

我于是打听了那个单位的事。新所长上任,第一件事是把“所”字换成了“院”字,自己当上了院长。我脑子木,那个“所”字在汉语中用得比较多的是“研究所”、“厕所”、“看守所”,称他所长,一般是不会误把他当做“厕所所长”的,他为什么会嫌“难听”?“院长”就一定中听过瘾吗?恐怕不一定――我胆小,不敢举例了,说出来有人会怨恨我。

既成了“院”,下面就可以设“处”、“办公室”以及“中心”。特别是“中心”,名目繁多,如“××研究发展中心”,还有什么“××开发中心”、“××评价评估中心”等等,我不想再了解了,知道这些东西也不难,找家单位沿着走廊数牌子,够你抄一页纸。

但是一个六十多人的“院”,有四十多人是“中层”,还剩二十人分别是“上层”和“下层”――或曰“基层”,甚或“底层”,真是很有趣的事。几十个主任、副主任,吃饭要挤三、四桌;外单位有人来找个人,问不清楚,只好在走廊上喊一声“×主任”,几个办公室都有人把头伸出来。

主任多了,都想创造政绩,于是就生事。一是没完没了地开会研讨、没完没了地“视导”、“验收”,没完没了地总结评比;二是动不动就编各种“论文汇编”、“交流文选”,定价一般五、六十元,本系统人手一册――几十个“中层”,形成七、八个团伙,各自都编书,都要往下摊派。虽然是“垃圾级印刷品”,可是毕竟能把钱刮上来。南京有位老人对我说,各单位派发给他的书刊,他每顿饭便撕几张铺在桌上,“吐鱼骨头”;后来越送越多,他受不了了,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要吃下多少鱼才能把这些“经验总结”和“论文集”用掉啊!

二十年前,听西北某单位一干部说的事,和今天听到的故事差不多。那家研究所的干部实在太多了,所长、副所长、主任、副主任一大群,结果单位的木匠和锅炉工反而走俏:椅子坐坏了,不给木匠一包烟,木匠就推说忙得不得了,不给换新的;如果不“孝敬”锅炉工一点什么,就别想喝到真正的开水――现在好了,单位后勤社会化,不愁找不到价廉物美、老实听话的农民工,当个“中层”也不怕被勒索了。

有点烦,不说了。欢迎对号入座。

【原载2009年6月26日《新民晚报・世象杂谈》】

题图/康诗垒

上一篇:不会说话就别说 下一篇:只有银行是一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