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炉料条件下高炉低硅冶炼技术应用

时间:2022-09-21 06:22:43

浅谈经济炉料条件下高炉低硅冶炼技术应用

【摘 要】为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国内多数钢铁企业的高炉都在实施经济炉料冶炼模式,针对其高炉操作的不利影响,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有力保障了生铁成本的持续降低。

【关键词】高炉;经济炉料;生铁成本

1.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以及国内钢铁市场的不断恶化,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都处于亏损的边缘,为应对这种不利局面,降低生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国内多数钢铁企业的高炉都在实施经济炉料冶炼模式,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手段,实现了高炉经济炉料冶炼模式的顺利推进和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主要指标不断优化,生铁成本持续降低。

2.经济炉料条件下高炉低硅冶炼的主要技术障碍

2.1高炉入炉料综合品位低,渣比高,高炉炉缸的透气透液性降低,高炉炉缸的受风能力变差。

2.2经济炉料中SiO2及Al2O3含量较高,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上升,Al2O3渣系的粘度升高,热稳定性变差,高炉被迫提[si]保物理热(铁水物理热≮1500℃),以确保渣系的良好流动性。

2.3高炉入炉经济料种多而杂,冶金性能差别大且不稳定,不利于炉况的稳定。

3.经济炉料条件下高炉低硅冶炼技术突破方向的选择

改善高炉动力学条件,实现高风压大风量操作,活跃炉缸,减小炉缸死焦堆空间体积,扩大炉缸有效容积的利用率,是低品质经济料资源高炉高效低耗冶炼技术方向的唯一选择,也是经济料下实现低硅冶炼的前提条件。大型高炉正确的操作理念应为“以顺行为基础,以炉缸为核心,以风量为生命线”,依据操作理念确定低品质经济资源下高炉操作的技术路线如下:以热力学条件为基础,以动力学条件为突破,以炉况的精细、精准管理和系统的可靠性保障为支撑,合理选择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做好上下部调剂的配合,实现高风压大风量操作,逐步建立起低品质资源下大型高炉稳定、低耗、低成本冶炼的技术体系,最终实现低品质资源下的低硅冶炼目标。

4.以济钢1750高炉为例,经济炉料条件下高炉基本操作制度的选择

4.1高炉送风制度

选择合适的基本操作制度为实现大风量操作创造条件。

4.1.1送风面积和风口布局:以实际风速V实际≮250m/s为标准选择,目前送风制度暂不变,S总=0.266m2,风口布局为600*120*18,580*120*3,600*110*3(铁口侧),斜5度。当风力达到3450 m3/min时,实际风速达到250m/s。

4.1.2风温:恒定1220℃使用,进一步攻关风温至1250℃。

4.1.3富氧:稳定5500-6000m3/h,以加风提冶强为主。

4.2高炉热制度

以铁水物理热1500±10℃为标准,[si]=0.5±0.05控制,满足物理热的条件下逐渐降低硅素。

4.3高炉造渣制度

渣中MgO=12±0.5%,R2=1.10-1.2, R3=0.9-0.95。

4.4高炉装料制度

为适应经济料,选择目前大矿批中心加焦的基本装料制度。矿批55吨左右,料线1.2/1.3m,双尺打料,矩阵C42239.5237234.5231.52 28.52126O42339.5337334.5231.5228.51基础微调。

5.经济炉料条件下,济钢1750高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在原燃料条件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济钢1750高炉基本保持炉况稳定顺行,未出现较长时间的炉况失常,焦比、煤比等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总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原燃料条件优化产生的收益大于指标下滑造成的损失,保证了生铁成本的稳定降低。

由表1可知,济钢推行经济炉料方针后,1750高炉燃料消耗比推行精料方针时有所上升,但剔除原燃料条件对燃料消耗的影响,高炉的燃料消耗呈降低趋势,生铁成本大幅下降。

6.结束语

经济炉料条件下大型高炉低硅冶炼是一项系统工程,改善高炉动力学条件,实现高风压大风量操作,是经济料低硅冶炼核心技术的关键,一旦实现风量目标,同时优化好各项操作制度,高物理热下的低硅冶炼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钢铁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高炉炉况的改善,高炉炉况的改善又以各项操作制度的优化来支撑。

上一篇:电子文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 下一篇:广电设备系统中UPS应用常见的故障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