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共词分析法:高等教育研究的新方法

时间:2022-09-21 05:53:46

关键词共词分析法:高等教育研究的新方法

摘要:关键词共词分析法是一种较新的科学计量分析方法,它主要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对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生成

>> 关键词共词分析法:高等教育研究的新方法 共词分析法与传播学研究 基于共词分析的档案学关键词规范化研究 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的战略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共词分析法应用的规范化研究 基于词共现矩阵的项目关键词词库和关键词语义网络 基于关键词词频分析的档案法操作性定量研究 关键词记忆法的研究与应用 CNKI数据源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的现实方法 妈妈的关键词 贵族的关键词 马克的关键词 关键词的作用 财务分析的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国内用户研究主题探讨 基于词频g指数的共词聚类关键词选取研究 趣味:大学教育的关键词 关键词自动标引方法综述 关键词: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给出了包括上述软件在内的20种软件介绍和链接地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尝试使用。

(三)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和定性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更好解读研究结果

虽然热点知识图谱是采用科学计量法绘制出来的,但是该方法的使用并非完全依赖定量技术,其还依赖于定性分析技术。在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之后,对于各个种类及其所在区域的划分和命名均需要雄厚的专业功底。它就像采用因子分析之后,对于各个因子的命名需要结合专业知识来命名一样。因此,要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需要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够对计量结果进行准确、客观的解读。

(四)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时软件的选取也至关重要

虽然现在国内很多研究者,在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医学等研究领域对中文文献的热点知识图谱的绘制采用了陈朝美博士研发的CiteSpace软件,但是该软件的优势在于处理外文,尤其是英文文献上,对于中文文献的处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我们所介绍的Bicomb软件在中文文献的共词分析方面较有优势,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对中文材料进行科学计量研究时更多的采用此软件。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衷心希望能够帮助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关键词共词分析法有所了解,同时,也真诚的希望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投入到教育研究成果的科学计量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潘黎,王素.近十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八种教育学期刊2000-2009年刊载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J].教育研究,2011(2):47-53..

[2]王方华,陈洁,编著.数据库营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郭文斌,方俊明,陈秋珠.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的我国自闭症热点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1):128-132.

[4]郑日昌,崔丽霞.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1(6):17-2.

[5]郭文斌,陈秋珠.特殊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3):49-54.

[6]崔雷.专题文献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9(4):49-51.

[7]马妍春,黄可心.科技论文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的规范化[J].情报科学,1999,17(6):625-627.

[8]杨国立,李品,刘竞.科学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学的新领域[J].科普研究,2010,5(4):28-34.

[9]王凡.科学知识图谱视域中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8):23-26.

[10]崔雷.书目共现分析系统《用户使用说明书》[Z/OL].http:///browse.aspx/BICOMB.2012-04-13.

[11]李文兰,杨祖国.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J].情报科学,2005,23(1):68-70.

[12]安秀芬,黄晓鹂,张霞,等.期刊工作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6):505-506.

[13]马费城,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2):163-170.

[14]邱均平,马瑞敏,李晔君.关于共被引分析方法的再认识和再思考[J].情报学报,2008,27(1):69-74.

[15]迟景明,吴琳.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9):20-24.

[16]陈正昌,程炳林,陈新丰,等著.多变量分析方法:统计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241-299.

[17]张文彤,主编.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0-44.

[18]靖新巧,赵守盈.多维尺度的效度和结构信度评述[J].中国考试,2008(1).

[19]Law J, Bauin S, J.Courtial P, et al.Pol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 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Scientometrics,1988,14(3-4):251-264.

[20]冯璐,冷伏海.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2):88-92.

[21]崔雷,郑华川.关于从MEDLINE数据库中进行知识抽取和挖掘的研究进展[J].情报学报,2003,22(4):425-433.

[22]教育研究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R].教育研究,2007(3):3-16,29.

[23]汤汇道.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述评[J].学术界,2009(3):205-208.

[24]种艳秋,张晗,冷荣新,等.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聚类法研究心血管疾病知识结构的比较[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6):77-90.

上一篇:知行合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 下一篇:基于多面Rasch模型的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