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21 04:42:38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64例病人进行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全部治愈,无伤亡、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颅内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安全有效,手术护理程序简单,观察方便,工作量少,危险性低。

【关键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4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23-02

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64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4例①高血压脑出血20例;②外伤性脑出血31例③自发性脑出血13例,年龄16-62岁,呕吐52例,瞳孔变化8例,偏身感觉障碍4例,病程1天-4天,全部经CT、或MRI扫描确诊。

1.2 手术方法 颅内血肿经CT定位后确定穿刺点摆好,常规消毒,局麻醉后用电钻将特制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透颅骨、硬膜进入血肿腔,拔出钻头,拧上盖帽。连接测管,用注射器缓慢抽取10-30,用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冲洗,并反复抽出,到血肿液变浅为止,留置穿刺针并接引流袋持续引流。

2 结 果

64例均一次穿刺成功,临床症状消失,住院时间7-12天,平均10天,无一例死亡,亦未发生脑损伤、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3 讨 论

3.1 术前护理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是项新技术,多数病人家属对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和效果不太了解,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应向其讲清手术目的,操作过程及优点,解除思想顾虑,取得合作,同时做好心电检查,剃头常规术前准备,准备2长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一套,电钻1把,治疗巾4块,换药碗3个,及20、10、5注射器个1具,引流袋1个,灭菌手套2付,2%利多卡因10ml×1支,生理盐水500-1000ml、消毒用品等。

3.2 术中护理 手术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有烦躁不安者加约束带,固定头部,要一次性穿透颅骨、硬膜。切忌过快抽吸或引流血肿,抽吸冲洗间隙关闭限速阀或折闭引流管避免空气逆行进入颅脑内。冲洗出一定量的血肿后,将注射器取下,抬高连结管,观察液面高度,如无液面,科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进行观察,手术结束后理顺管道不可扭曲,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坚持和病人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气氛。

3.3 术后护理

3.3.1 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状态反映病情的轻重,为护理的重点观察项目之一。除意识清醒外,一般将意识障碍分为嗜睡、朦胧、浅昏迷和昏迷四中不同的程度,正常瞳孔直径为2-5,对光反射灵敏。避免引流后再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1-2天之内,术后注意有无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变化,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头痛为颅内压增高最早期常见的症状,经常了解病人意识状态,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1],做好抢救准备。

3.3.2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装置严格无菌,穿刺成功后,应立即在无菌才操作下接引流袋,引流袋低于穿刺位并固定,防止引流液反流入颅内而引起感染,术后要保持头部相对固定,不可牵拉引流袋,以防止引流袋脱落。若引流不畅,应及时处理,若引流液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量较前增多,提示患者有二次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2]。改变头位或搬动时就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急剧变动和引流液逆流,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穿刺部位每天更换无菌纱布一次,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术后持续引流3-7天,复查头颅CT,如血肿消失拔除引流管以防颅内感染,拔针当天观察针孔有无渗血、渗液及时处理。

3.3.3 呼吸道管理[3] 清醒的病人鼓励并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昏迷病人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做痰培养+药敏试验,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新鲜,每日用臭氧机消毒,病房内湿度保持在50-60%。

3.3.4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尽早给患者进食,予以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每次鼻饲量200ml,温度38-41℃,严密观察患者大便、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应用洛赛克等药物,改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

3.3.5 基础护理 由于患者昏迷,卧床时间长或发热,因此皮肤口腔护理非常重要。应此要按时给患者翻身,骨突处垫棉垫,搬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推、拉等动作。保持床整、清洁、干燥、无皱褶,防止压疮形成。口腔护理每日2次,口唇干裂者涂石蜡油。

3.3.6 康复护理 术后24h开始行肢体功能锻炼,活动量应循序渐进,禁止过展、过伸、四肢内展屈曲的姿势[4],术后1-2周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者可鼓励自行翻身、站立及肢体主动训练,下床锻炼时由人搀扶以防跌伤,活动以不疲劳为度。语言康复,可配合实物或图像进行。从牙牙学语开始。指导患者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便秘。增强机体抵抗力。

4 小 结

颅内血肿以死亡率、致残率高为今本特征,自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来,我们紧密结合临床医疗工作,给予精心合理的护理,及时准确地清除了颅内血肿,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减少了血肿对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呼吸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地降低了死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治疗颅内血肿的安全有效的新疗法。

参考文献

[1] 陈素英,何巧媚,周秋荷,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3):210-212.

[2] 桂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8,6(4):436-437.

[3] 王艳艳.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3(6):531.

[4] 朱群仙.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12-13.

上一篇:接种A、C、Y、W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过敏反应... 下一篇: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合并感染发热的治疗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