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的美学教育

时间:2022-09-21 04:27:43

论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的美学教育

摘 要:本文就高职类院校建筑类学生美学素养较低的现状提出关于提高高职建筑专业学生美学素养的三点方法。

关键词:高职建筑专业;美学素养;提高

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的优秀毕业生,近些年来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各项教学改革措施的研究和推行中。以我校建筑学院为例,我院大力的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成果,通过暑期实践和一切其他的机会让我们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工作项目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行业的认知,积累实际操作经验。通过实训或者第三课堂等机会将学生安排到建筑装饰企业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近年来的企业用人需求调查和就业生跟踪回访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现我们建筑装饰专业的毕业生和企业所要求的设计师的能力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综其原因,主要存在于我们学生的美学素养的缺乏。学建筑的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呢?这是每一届大一学生上我的《素描》课程的第一节课我提出的问题,也是我首先给同学们所讲述的内容。建筑是存于我们三维空间中的庞然大物,它的使用年限让它具备了相比其他事物更加长远的存在性,它的空间感、质感、色感、线、形、体、光感等构成了建筑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会习惯性的赞颂优秀建筑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诗”,可见,建筑与美,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达到提高美学素养的教学目的呢?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可以收到一定的成效。

一 校园坏境——营造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美氛围

作为一所大学,学校历史和校园文化非常的重要。说起北大,我们就会想起未名湖,那是北大燕园的风景中心。说起武大,我们就会想起樱花园,每年吸引无数人前来观赏的樱花节。那么在我们的校园,是不是也应该营造属于我们学校自己的特色和景观呢?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校历史,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比如说,我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我校坐落在长江旁,巴河边,校园门前那长长的堤坝、排列整齐的成片的防护林何尝不是我们的特色,不是我们特有的景点?将美学艺术教育的内容寓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校园环境之中,通过活动的进行,营造浓厚的人文、艺术氛围,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品德修养、人格塑造及心理保健等具有特殊的功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思维和激感。

二 学科美学联营教育——将美学思想贯彻到各门课程当中

学生美学素养的提高不能单单依赖于我们前期的美术基础课教育。我们前期所设置的一些基础课程,比如说素描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形体的比例、造型、明暗、线条、体积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形体美;比如说在色彩课程的学习中只要是通过色彩的配置、组成、色彩搭配和色彩表现等方面让学生掌握色彩美;《手绘表现》、《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里,主要是在在各项技能传授的过程中、作品讲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审美理念,引导学生欣赏和动手表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在增强他们的审美修养。但是,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我在10级建筑装饰的学生刚入校的时候,带他们的《素描》、《色彩》、《手绘课程》,这几门课程是分段上课,一般来说在大一的时候这些课程全部完成,而且在期末考核的时候,学生的掌握程度还是很不错的,到了大二下的时候,我又带了该年级的《家具陈设与设计》课程,这个时候再让学生手绘家具的效果图的时候,发现学生的手绘能力、配色能力大不如前。我总结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大二的上学期里,他们上的是建筑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没有再动手进行美学方面的训练了,就对之前的知识生疏了。我认为,想让之前上的课程不白费,应该把美学思想贯彻到我们的每一门课程当中,比如说计算机辅助设计,它并不是单纯的把形体绘制出来就行,在绘制的过程中,也讲究比例、形态美感、色彩搭配等,那么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不能单纯的让学生会操作软件,而是达到通过操作软件达到创造美丽形态的教学目的。只有将美学教育贯穿始终,在每个环节都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才能达到美学素质教育的目的,仅仅靠某一门或几门课程是没有办法把此项教育顺利完成的。

三 校外写生——合理分配写生时间、提高审美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建筑类专业的教学计划里,一般都会有2-3周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写生计划。一般安排的地点都是一些有着悠久历史、风景优美并且建筑特色鲜明的地方。写生实习下来,每个学生大概有15-25张的作业。通过两到三周的集训,我们回到学校的时候,学生的技法都提高很多。可是,我常常在思考,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提高手绘表现能力是我们写生实习的唯一目的吗?我认为不是,每个地方的建筑特色、历史脉络和人文风情都是不同的,那么研究建筑特色、地域风情,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不是也应该是我们写生实习的重要任务呢?高职建筑类教育不同于本科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时间只有三年,我们的学生只有一次外出写生实习的机会,所以每次带着一个任务去完成就行。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一次的机会就非常重要了。我觉得要达到既要提高学生手绘能力,又要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话,需要在我们原有的写生习惯上做一些调整。比如说两周的写生时间,我们的学生不应该只是下乡,还应该进城。下乡感受乡土人情,体验历史带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提高手绘能力;进城感受中国经济的腾飞,各式建筑带给我们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这种古今对比,通过教师的讲解,更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受到启发,这两周的时间才真正的被最大限度的使用,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像细雨润物一样悄然无声,逐渐积累。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方法,期待同行和专家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期能用更好的方法提高我个人的教学能力,并且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美学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顺华,企业对高职建筑类人才的素质需求探析------以建筑装饰企业为例,四川建筑,2010年第2期。

[2] 李顺华,美学素质在高职建筑类专业素质培育中的作用探析,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上一篇:家居市场回暖乏力?“金九银十”促销战提前打响 下一篇: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