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或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护理

时间:2022-09-21 04:19:36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或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行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及相应护理,术前、术后定期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高于B组,A、B组术后定期随访时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3年时A组Harris评分优于B组,两组护理均满意。结论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且全髋关节置换远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护理难度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置换; 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何种假体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2005年3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6例,其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66~89岁,平均(73.2±0.1)岁。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全部按Garden分型,其中GardenⅢ型33例,GardenⅣ型23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病20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骨折类型、合并症、手术时机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院后给予患肢皮牵引,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合并内科疾病者控制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术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所有病例均采用后外侧入路,A组2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14例,非骨水泥型14例;B组2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水泥型14例,非骨水泥型14例。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24~48 h拔除伤口引流管,术后早期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根据术中假体的固定方式决定下地行走和负重时间。

1.2 护理 术前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安慰患者,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并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妥善处理,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术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戒除烟酒。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前午夜始嘱患者禁食禁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术后行自控镇痛(PCA)的患者,术前护士与麻醉师一起向患者及家属说明PCA目的及PCA泵的使用方法,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PCA泵。患者回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迅速连接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24 h出入量。注意观察伤口及引流情况,引流保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色和量,引流管连接无菌引流袋,固定于床旁,每日更换1次,保持伤口干燥,如有渗湿及时更换,防止感染[1]。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术前、术后6个月、1年、3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2 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高于B组(P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目前已成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首选方法。它能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彻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问题,并能早期下地活动,从而减少了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时间短、脱位率低,有利于老年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功能恢复,可以应用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难以承受较大手术的患者。但由于股骨头假体难以与骨性髋臼完全匹配,容易在骨性髋臼负重区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髋部及大腿行走时疼痛,长时间引起骨性髋臼的磨损,需要进行关节假体翻修。而全髋关节置换可以使髋臼假体与股骨假体达到完全匹配,提供一个更为稳定和不痛的关节,且关节假体间摩擦较小,可以减少术后髋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延迟翻修的时间[2]。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出血量多,对手术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其手术适应证为60~80岁,身体情况较好,平时活动量大,或合并有患髋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的GardenⅢ~ Ⅳ型患者,优先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在术后远期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较全髋关节置换组出现髋部疼痛及髋臼磨损的几率较大,髋关节功能亦较差。术前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术中尽可能选用偏心设计的双极股骨头假体,可明显降低髋臼磨损和股骨头中心型脱位的发生[4]。本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全部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全髋关节置换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全髋关节置换远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笔者体会:(1)手术时严格无菌操作很重要,以确保手术部位无感染。研究中曾有一例假体松动行翻修术,松动原因为手术深部感染所致,但排除在本研究组外。(2)对患者的介绍说明,医护人员应尽量保持一致,因为患者往往依医护人员的嘱咐为准则,若不留意的言语可能造成一种暗示,直接影响到术后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及镇痛效果。(3)要注意伤口有无出血,敷料浸湿或脱落要及时处理。保持床铺整洁干燥,保持腹部、臀部、会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湿疹及褥疮发生,尽量满足患者需要,协助患者更换,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必要时给予镇静药,做好晨晚间口腔护理。加强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痰多者给予雾化吸入,用从下至上扣背法协助患者排痰。多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5,6]。

参 考 文 献

[1] 陈小花,陈雪娥,张丽,等.髋部骨折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07,14(11):53-55.

[2] 张德宝,王铁军,谷贵山.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9):1651.

[3] 周来喜,许世存,王庆生,等.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742.

[4] 王 东,刘新房,张斌,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454.

[5] 方军,张凤清.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护理学报,2009,16(4B):49-51.

[6] 曹春雅.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2010,16(19):2346-2347.

(收稿日期:2011-10-15)

上一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距骨... 下一篇:以胜任力匹配岗位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