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时间:2022-09-21 03:55:18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摘 要: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前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因此本文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读图 能力培养

一、注重观察图的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观察。刚入学的孩子们看图的随意性很大,目的性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不断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然后进行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都有什么图案,各有多少?……从而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二、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和读图方法的指导

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极强,开始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9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6只蝴蝶,右边有3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花上有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4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如在讲授一年级上册第121页第11题时,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5=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总之,通过这样不断的练习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越来越进步,学习成绩也将不断提高。

上一篇:浅谈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小学语文如何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