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会计教改思索

时间:2022-09-21 03:44:11

应用型会计教改思索

一、应用型会计本科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10余所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大多数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应用型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学校根据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组织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根据对自治区部分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调查,认为应用型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工作中能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应用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技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不断完善自我的强烈意识。

二、自治区会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治区会计本科院校大多数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但是许多学校仍采用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脱节,达不到预期的培养效果。目前,自治区会计教学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应用型教师缺乏,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自治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存在一个阻碍其发展的瓶颈,就是应用型师资队伍缺乏。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着“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实践能力薄弱、青年教师比例过高、教师自身转型缓慢等问题。师资队伍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据一项关于会计教师队伍状况的调查显示,高达80%以上的会计教师竟然不会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也未从事过会计工作。甚至有将近38%的会计教师了解不到当时国家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会计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二)会计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自治区许多应用型会计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1.忽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最基本和必要的素质。自治区许多会计本科院校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部分学校少开甚至不开《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

2.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有的课程之间存在较多重复,例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决策等方面存在较多重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货币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存货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重复。

3.缺乏一些实务中非常需要的重要课程,如“企业内部控制”、“税收筹划”等课程。

4.由于教材建设的滞后性,造成有的会计教学内容略显陈旧,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教材内容多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三)课堂教学方法方面

自治区目前会计本科课堂教学中教师主体地位仍占主流,教学方法仍较传统。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顽疾尚未得到根治,“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较为盛行,而针对从业能力培养的教法运用得较少。即使在已有的能力培养教法中,也是对程序性知识关注的较多,而忽视了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被课堂束缚,缺少对自身专业知识更新的精力和动力,没有时间到企业去实践。

(四)实践性教学方面

1.教学计划重理论,轻实践。用人单位要求培养的会计人才一毕业就要能独当一面直接上岗。但很多会计毕业生刚到工作单位往往不知所措,实际工作需要他人指导,不能独立完成,其重要原因就是制定教学计划时重理论轻实践,人为割裂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由于实习基地匮乏,实习单位难找等原因,使得毕业实习环节也流于形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动手能力差,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

2.实验内容陈旧,动手能力培养不够。目前,自治区许多院校的会计实验课教学内容多年不变,实验内容较陈旧,已无法体现学科发展的主流,也无法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在企业和相关单位中得到较为合理的应用。另外,实践教学过程一般由实验教师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事先准备好实验所需基本资料,学生只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一些验证性的操作,不能够进行一些设计性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难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校企合作效果很不理想。校企合作是开展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要求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联系,人员能够相互往来,知识技能能够分享并且相互促进。但从目前自治区校企合作的现状来看,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参观学习的机会很少,会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和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也很少,企业中的实务工作者也很少到学校为学生授课,校企合作开展得很不深入。

三、对自治区应用型会计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自治区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师的素质

教育质量的提高重在教师能力的提高。有一批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治区的会计教育事业将会蒸蒸日上。现在高校引进教师的标准一般都是倾向于高学历、高职称,以至于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实战经验。要发展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首先要有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一方面学院可以聘请或邀请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参与会计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会计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业务实践,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比如,学校可以鼓励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或者到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兼职等。上述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弥补会计教师实务经验的不足,丰富教师实践知识,从而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精心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本科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部指定课程;二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三是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特点增设的课程。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体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合理安排专业核心课程。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经济法、税法等。对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计划的安排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学时充足,让学生有时间充分地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叠。其次,专业基础课程不可偏废。会计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应用数学、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经英语、ERP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等。这些课程对于奠定专业基础、扩展学生思维非常重要,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所以课程安排方面不能偏废。另外,根据各学校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还可开设资产评估、证券投资学、预算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理论专题、会计制度设计、审计专题等与专业核心课程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学方法要体现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通过不断拓展会计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实现会计本科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性。首先,可以通过加强案例教学,运用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例如可以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国的财务舞弊案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准则或制度出台的原因、背景、意义等。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网络为依托,通过制作和开发会计教学软件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案例分析、问题导入式教学等进行融合,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注重实验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实施的地点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在会计专业实验室开展,所以,首先要加强实验室建设。会计专业实验室主要分为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成本会计实验室、审计实验室以及税务筹划实验室等。学校要重视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学习和借鉴外校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经验,并不断完善实验室的师资队伍和软硬件等配套设施。其次,还要经常开展一些ERP沙盘模拟大赛,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实战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辨、勤于实验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的基础是互惠互利。从学校方面来看,校企合作可以给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搭建参与实践的平台。会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并不一定非要到会计部门。会计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作,会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要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准确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熟悉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不熟悉企业的业务是很难做好会计的。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会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不一定非要到会计部门,其实到企业任何一个部门实习都有助于提高学生未来从事会计实务的能力。会计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发展献言献策。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到学校为学生开展生动的互动性讲座和授课等方式了解学生,向学生介绍自己企业的文化,找到自己理想的员工,从而节省招聘和培养员工的成本。

上一篇:刑法信任原则及适用 下一篇:州长在环境保护安排会发言